第二百八十六章:一只死猫引发的风波

A+A-

    秋老太君淡淡道:「傻孩子,你们过去了,不过是瞧热闹。我过去,不定却是要镇邪的。」完早有人来回软轿已经准备好了。

    秋老太君便和几个孙子孙女儿一起出门,这里宣素秋就寻到螃蟹少年,声道:「做什么将这件事嚷出来?我知道你虽然性子跳脱,却不是那没有分寸的,今儿此举,必定是有你的用意吧?」

    螃蟹少年吐吐舌头,嘻嘻声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大姐姐,奇怪,你因何就能这样的慧眼如炬?莫非是因为跟着徐大人断了几次案子,从他那里他学了不少断案知识?」

    宣素秋翻个白眼,没好气道:「拉倒吧,你这明摆着就是司马昭之心,是人都知道,我就不跟着徐大哥学断案,你这点心思也瞒不过我,,到底为什么这样做?」

    螃蟹少年便不忿道:「哼!我就是不服。四婶就因为讨老祖宗喜欢,又管着这府里一半差事,不知惹了多少人眼红。她只为不让老祖宗和太太烦恼,背地里不知吞了多少苦水,如今却还有人这样欺负她,我实在是看不过去,我娘也妯娌间互相攀比埋怨是常事,但做到这个地步,可就过分了,这不该是咱们府里的行事作风。所以我索性捅出来,请老祖宗大驾去四婶院子里瞧瞧,顺便镇一镇这府里要抬头的歪风邪气。」

    「怪不得呢,我就你原本不是这样莽撞人。」宣素秋点点头:「难怪老太太要亲自过去,这是要给四婶一个法了。」

    螃蟹少年冷笑道:「自然,四婶也该有个法了。谁规定的?出力的,讨长辈喜欢,那都是个人本事,怎么就活该要让人压吗?我不这样想。偏偏这事儿七也不能为他母亲话,所以我就来替四婶讨这个公道,反正我平时也是这个混不吝性子,大家都习惯了。」

    姐弟两个着话,就到了四爷的院子,只见十几个下人在院中站着,四奶奶张氏正在那里训话:「我也知道你们未必会这样对我,只是这事儿非同可,我的院子里出了这样事,可不让人心惊…」

    不等完,忽见院门处涌来一群人,张氏先是一惊,接着忙迎过来,连声道:「这是怎么的?怎么就惊动了老太太?谁做的耳报神?叫孙媳羞也羞死了。」

    一面着,就落下泪来。又亲自扶着秋老太君下了软轿。宣素秋在旁边扶了老太君另一只手,一面量了张氏几眼。她印象中,这个四舅母是十分爽利大方的,又十足幽默,不然秋老太君这么多孙媳妇,怎么独独最喜欢她呢?且她还有才能,这么大一个家族,后院中事何止千头万绪?可她管的那一半,永远都是井井有条,随时随地拿出来,张口就能给你出个一二三。

    宣素秋一直觉着,张氏这样的女人,简直就是天生为大宅门而生的,绝对贵族中的赢家,却不料这样人,竟也是满腹心酸不能出来。

    思及此,不由激灵灵了个寒颤,更加想念徐沧那个祥和的院了。

    秋老太君进屋坐下,四奶奶亲自为她捧来茶水,老太君接了,也不喝,只淡淡问道:「可知道是什么人做的了?」

    「孙媳无能,还没查出来。况且这大节下,出了这样事也不是十分吉利,孙媳不欲大肆声张,若非有些疑惑,这事儿就该悄悄了了才是,所以如今只是在我院里下人们之间问了问,到现在也没问出个所以然。」

    老太君叹了口气,想了想道:「那猫儿在哪里?拿来给我看看吧。可怜见的,一个畜生,竟也平白无故地就丢了性命。」

    「老太太还是不要看了,那猫儿能得您这一句话,已是它几辈子修来的,这会儿形状凄惨恐怖…」

    四奶奶显是爱极了这只猫,不等完就又滴下泪来,却听老太君不容置疑道:「让你拿来你就拿来,素日这猫儿也常来我这里,看着它从不点长这么大的。」

    四奶奶无奈,只好让下人将那只死猫捧了过来。几个女孩儿忍不住声惊叫,纷纷后退,倒是秋老太君神色不变,深深看了眼那只猫,好一会儿才轻声道:「罢了,拿去好好儿埋了吧。」

    「且等一等。」

    从那猫被捧进来,宣素秋眼睛就跟掉在了它身上也似,都不会转了。绿玉和老太君身边两个丫头在旁边看的暗暗好笑,心道我们这位姑娘真真与众不同,别的姑娘看见这死猫,避之唯恐不及,她倒好,恨不能凑过去摸一摸似得。难不成如今不能检验死人,就有只死猫,也能凑合着过过瘾?

    正想着,就听宣素秋开口,绿玉这一惊非同可,正要阻止,却见秋老太君已经看了过来,一双老眼中精光四射,沉声道:「素丫头可有什么要的?」

    宣素秋知道老太太命人带了猫的尸体过来,应该就是想让自己帮着看一看,毕竟她是验尸官嘛,人的尸体能验,猫的尸体难道就不行?乡村里那些郎中都是既能给人治病又能给畜生禽兽看病的。只不过不知为什么,最终老太太却没开这个口。

    秋老太君的确是想让宣素秋看看,只是看到那猫儿已经僵硬的尸体,的确有些吓人,想到宣素秋做这个行当,已经受人轻视,自己若当众让她看看猫儿,传到那些下人耳朵里,她们不自己要正府中风气,所以较真儿,倒宣素秋不受自己待见,连这样下贱活儿都不让她避开,原本这孩子在府中就不是很开心,再听到这样传言,可不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到最后也就作罢。

    她却不知道,宣素秋对验尸,那是发自肺腑的热爱,不然当日她一个女孩儿,宣仁乡也是想好好供养她的,是她自己坚决不肯,宁愿一生孤独,也要继承父亲的验尸技术,宣仁乡是被她磨得实在没了脾气办法,这才不得已答应她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