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日本之行落幕

A+A-

    接下来的半个月,陈东如同变了个人一般,在公司里不断出现,高晨总算能找到他汇报工作了。

    他每天的行程都被塞满,就连吃饭也都是带着任务去的,政要高层、商会老板、外国的考察人员,几乎来到上海办事的人都要先拜访一下这位盘踞上海的大佬,香港、东南亚的华人来投资之前,都会打听当地盘根错杂的关系,宝总的名字是避不开的。

    除了和这些人会见,陈东还在爷叔的指导下,把公司的人员梳理了一遍。

    雪绒集团经过新一轮融资,陈东的股份再次增多,如今彻底掌握了雪绒集团,另外三家倒是没什么意见,或者有意见也没用。

    现在雪绒的品牌被上海的雪绒总部控制,而爷叔已经和鄂尔多斯的牧民达成合作,无论是原料还是生产销售,雪绒集团的控制权已经彻底落在陈东里。

    不过陈东的能力有目共睹,他们除了控制削弱,剩下的全是好处,至少今年的分红足够让他们吃的盆满钵满。

    因为陈东的个人号召力,宝珠外贸和宝珍证券的招聘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作为商业第一人的陈东,有些优秀的高材生放弃了进入政府单位的会,毅然决然的加入了陈东的企业,为他庞大商业图开疆拓土。

    前往日本之前,陈东已经完成了东南和西南的商业布局,整个东南的制造领域,只要是陈东看上的,别人完全插不了。

    众所周知的地域保护也不起作用,因为现在的陈东就是一个聚宝盆,他把公司开在哪里,就意味着哪里将会成为资本的新宠,跟随陈东投资的资本不止是民营企业家,还有省里的政策倾斜。

    99年月,陈东带着一汽的技术组和陈珍下的高,一起踏上了前往日本的道路。

    做空股票需要找券商借入股票,陈东目标明确,当即找了当前日本最大的信任证券,得知陈东来意的日本人倒是毫不意外,虽然日本股市现在看起来有点惨,但是他们还是有信心股市会重新崛起的,现在不过是黎明前的黑夜罢了。

    嗯,这個想法一直持续到2世纪。

    陈东的3090备用信用证证明了他的实力,不需要另找银行,证券公司就允许他以此作为保证金借入股票。

    ()(e)  除了嘲讽中国人自不量力之外,他们已经做好吃下这笔中国人来之不易的外汇。

    在他们眼里,中国的股民就是乡下人,大字不识一个就敢来做空,笑话。

    东京这么多构都没有你精明吗?

    政府会看着股市陷入低迷而不救市吗?

    答案是,救了,但也没完全救。

    在后来的研究中,很多经济学家之处,日本政府是自己主动刺破这个泡沫的,泡沫之下看似繁荣,但是隐患太大,他们必须壮士断腕。

    至于股民和房地产从业者的死活,远不如泡沫膨胀到自己炸裂来的危险。

    99年开年,日经指数稳在三万多点,毕竟是新的一年,看涨的人很多,加上政府之前的表态,而且真的出台了政策,表现出对股市的关切态度,很多人都信心大增。

    然而真正的心思,只有政府自己知道。

    而陈东在这期间并没有大举进攻,而是让下的人熟悉日本股市的运作方式,为以后坐庄打好基础。

    果然,到了月2日,日本股市好不容易稳住的态势,开始以不可挽回的态势一泻千里。

    在股民的恐慌中,一股神秘的资金开始在股市兴风作浪,宛如一条准备给予最后一击的毒蛇,大量卖单让股民们再次对政府调控股市的希望瞬间消失,股市中恐慌情绪蔓延。

    半年的时间里,日经指数由3394点一路下跌,在6000点左右突然一个拉升至000点,最后再次下跌到4309点,几乎回到了95年的水平。

    东京街头每天都有“跳水者”一跃而下,摔在水泥路边。

    他们之前几乎是全民炒股的狂热状态,跟鹏城那些以为是去股市捡钱的人如出一辙,很多人都是把家里的存款全部扔进了股市。

    日经指数的暴跌,让市面上所有的股票都一路向西,朝着死亡的悬崖马不停蹄的跑去。

    当人们以为这就是结束的时候,政府在此宣布限制银行对房地产的贷款发放,许多一直靠借贷拿了大量土地的房地产企业纷纷破产。

    日本民众期待中的利好政策并没有出现,情况反倒更加恶化,在政府宣称征收地价税的那天起,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楼市暴跌65%。

    ()(e)  大量房地产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东洋崇光银行成为了二战后第一家破产的银行,在人们不可置信的注视下,经济的崩溃已成定局。

    而在陈东的指挥下,对房地产的与日本股市的做空已经接近尾声,而他也开始进行收尾工作,有些房地产企业里的土地,被他以不到原本一半的价格收购。

    若是在中国,或许陈东这样的行为只会让他堕入深渊,但是作为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日本,他们和美国类似,并不限制这样的做空行为。

    日本股市房市都已经元气大伤,换句话,已经没有下降空间了。

    对于背负大量债务的东京公司,他们面临的挑战便是如何苟延残喘,尽可能保证公司不至于破产倒闭。

    而陈东在完成对股市的收割之后,潇洒离场,转而开始接触东京的汽车制造企业。

    不过并不顺利。

    无论是三菱还是丰田或者本田,他们虽然都有一定程度的亏损,但是他们庞大的体量还是撑得住的。

    只有日产的情况有些严重。

    搞技术的日产,搞营销的丰田,进取的本田。

    这是日本民间的顺口溜。

    日产一直重视技术研发,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而借贷热潮中,抱着不借白不借的想法,这些钱大都是通过银行借贷得来的。

    随着银行对贷款的清理,他们的经营状况也无以为继。

    当陈东上门的时候,他们将之视为救命稻草。

    在信任证券支持下的做空计划中,陈东使用了十倍的杠杆,攫取了五十亿美金的财富。

    而他与日产的掌舵人讨价还价近一个月之后,最终以30亿美元购买了日产32%的股份,陈东以宝马汽车的名义,与日产组建了宝马日产联盟,合作的主要内容便是日产对宝马的人员和技术支持,尤其是他们的发动对于宝马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

    99年0月,在日本股民一片哀嚎中,陈东带着下再次回到了熟悉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