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赠字瑾瑜,郑平盛赞刘备

A+A-

    原本有疑惑的孔素,此时看向郑平的眼神,则多了几分钦慕。

    有条件的家庭,往往都会让家中女子读书。

    读书知礼,读史明理。

    使得女子对贤和德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在两汉都是屡见不鲜的。

    而如孔素这样的大家闺秀,有家族传承,对“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理解得更深。

    这是美德!

    虽然郑平提出将婚期延期三年,有悖于常礼。

    但若事出有因,也不是不能自礼法外给予方便的。

    而郑平推迟婚期的理由,是立志于解决青州士民黎庶的祸事。

    这在孔素的眼中,瞬间多了七分英雄气概。

    见孔融似有再言之意,孔素欠身一礼,嗓音如夜莺般妙曼:

    “郑君乃大丈夫,志存高远,岂能受缚于俗礼?今日肯诚言相告,足见郑君为人。”

    “三年虽长,但卓文君亦曾有诗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阿素愿等郑君三年!”

    “只望郑君莫效相如恃富忘了阿素。”

    孔素忽然开口,这让孔融酝酿了许久的话,全都搪塞回了肚子里。

    郑平凛然。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出自卓文君的白头吟,这是卓文君对相爱到老幸福的向往。

    但可惜,卓文君不曾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却在富贵后辜负了卓文君。

    孔素自比卓文君,这是向郑平和孔融表达态度。

    既然有鸾凤和鸣的情义在,那就不应该拘泥于礼法,而让英雄壮志难酬。

    但同时,孔素又隐晦的表达了内心的担忧,生怕三年后郑平会如司马相如一般,得偿了心中壮志但却忘记了故人。

    郑平迎娶孔素,目的就是为了孔融在官场的人望。

    名仕之子,又有平天下的大志,郑平的婚姻必然会跟利益息息相关。

    这一点,郑平很清楚。

    时代的规则,不会因为郑平是穿越者就会有改变。

    能否遇到德才兼备的贤妻,取决于郑平的运气。

    显然,郑平的运气不错!

    孔素虽然刚及笄,但思想境界远远超过了同龄女子,即便是后世,也少有人能比拟的。

    ()(e)  郑平肃然起敬,长揖一礼:“孟家有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阿素秀外慧中,德行才气不输男儿,有妻如此夫当惜,岂能负心学相如。”

    因为对郑平的志向钦慕,孔素下意识的忘了场合,这才当众吐露心意。

    此时见郑平这般郑重,孔素的俏脸儿瞬间红了,有些足无措,连忙起身回礼。

    但那双清澈的眼睛却是不敢再直视郑平。

    一旁的郑益,暗暗松了口气。

    偷偷的看了一眼孔融,见孔融轻捋美髯,眼神没有愠怒之意,郑益悬着的心这才稳稳落下。

    虽然过程波折,但这结果却是皆大欢喜的。

    “北海奇女子,孔氏阿素当为翘楚。”郑益吹捧了一句,向孔融行了一礼:“叔父,既然显谋和阿素都已互表心迹。侄以为,不如成人之美,以为佳话!”

    孔融捋髯而笑:“本相虽然尊礼,但也不是不明变通的腐儒。”

    “本相曾闻,显谋贤侄自负才略,立志将毕生谋略显扬于世,于是自取表字显谋。”

    “婚期可以延期,但显谋得替阿素留一表字。”

    孔素羞涩抬头,看向郑平的眼神,多了一丝期待。

    女子许嫁时,本就由夫家取字。

    孔融让郑平留字,是在变通礼法,这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

    郑平沉吟片刻,道:“楚辞九章怀沙有言: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意寓为品德纯洁高尚。”

    “素,又有本我之意,不如以瑾瑜表字,以显阿素高洁品德源自于本心。”

    对于世家女,德才貌德在前,才貌在后。

    称赞一个世家女的德行,远比称赞她的貌美更能引起共鸣。

    郑平以“瑾瑜”二字相赠,称赞孔素的德行,这让孔素钦慕郑平才学的同时亦如心中抹了蜜儿一般。

    孔融大笑:“显谋赠阿素以瑾瑜,恐怕阿素今后人在剧县,心就飘向高密了啊!”

    孔素顿时羞涩不已,起身跺脚,细语娇嗔:“父亲,别戏言女儿了!女儿得向母亲请安去了。”

    孔素转身向郑平一礼:“阿素谢郑君赠字,暂且告退,就不耽误郑君跟父亲商讨要事了。”

    ()(e)  待得孔素退去,孔融敛容而问:“适才阿素在场,本相不便多问。”

    “显谋有意推举新的青州刺史,不知是哪家雄才?”

    孔融不会愚蠢到认为郑平要推荐自己当青州刺史,否则郑平根本不需要提出婚期延期三年。

    郑益也是面带疑惑。

    郑平跟郑玄商议的事,并未告知郑益。

    对于郑平忽然要推举新的青州刺史,郑益惊讶之余,也有好奇。

    郑益深知,自家这个弟弟,自幼就有大志。

    名仕之家,受诗书熏陶,神童不少。

    但如郑平一般,一岁练习话,两岁练习写字,三岁诵读诗文,每日自律恪守如成人一般,郑益却不曾听闻。

    要知道,当时的郑玄受党锢之祸,被禁足在县狱中十四年,这期间,郑平是没有郑玄教导的!

    郑益三岁的时候都还在母亲怀中撒娇呢。

    但凡有大才的,心气都很高。

    而在郑益眼中,郑平又属于心气高不可攀的!

    能让郑平欣赏的青州刺史,郑益猜不出来这世间能有几人。

    毕竟连孔融,郑平都评价为“清谈高论,无益于州郡的庸碌之官”。

    郑平正色而道:“叔父可曾听闻涿郡刘备刘玄德之名?”

    “此人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故东郡范县县令刘雄长孙,亦是昔日征讨黄巾的中郎将卢植门人。”

    “弘雅有信义,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虽然位卑但不忘国忧。”

    “有雄才,甚得众心,麾下张飞和关羽,皆万人敌,能效死力!”

    “虽然对于时事的反应过于迟钝,往往错失良以至于宦途不顺,但刘备宽仁有度,品行坚韧,若能得一王佐之才辅佐,他日必能匡扶社稷,扶大厦于将倾,再现光武中兴盛世!”

    涿郡,刘备!

    郑益和孔融,纷纷睁大了双眼。

    尤其是郑益,在跟郑平谈论天下俊杰的时候,从未见郑平如此评价一个人。

    “这刘备,竟能得显谋如此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