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好久不见(6)

A+A-

    姜宏和郑以恒从前的那档子破事,唐令仪作为臭味相投的闺蜜,大抵也是知道始末并依稀沾了点边儿的。所以当她隔着玻璃看见了郑以恒,下意识就扭头看向了姜宏。

    只见后者神情漠然,淡淡地收回视线,静静地继续解安全带,视对面走来的三人如无物,平静得很。但若真被姜宏这副表现混了过去,唐令仪就不是唐令仪了,那才是真正枉她俩做了这么久的闺蜜。

    姜宏其人,得顺耳些,性子内敛安静;得时髦些,那就是傲娇了。如果姜宏真的像面上那样心无波澜,怎么可能一声不吭,又怎么可能在那天晚上仅仅用“家长”二字就搪塞过去?

    等等——

    想到这一茬,唐令仪的嘴突然张得如同鹌鹑蛋般大——多年不见,郑以恒的孩子竟大得足以让他来参加家长会了?她们家姜姜我的老娘舅哟,Z市那么多学校,实验一那么多班级,为什么偏偏要把孩子送到姜宏的眼皮子底下?

    唐令仪跟着姜宏一路从停车库走到书院门前,总觉得这一路静得近乎诡异了。正当她思忖着该怎么开口探探姜宏的口风,再顺着杆子安慰安慰。哪想还没走到书院门口,远远地就瞧见刚才那三人并排走进了浅草书院。

    瞧他们那步伐迈得,忒坚定,忒从容,让人想要怀疑他们钻错门了都不行。

    “……姜姜,你看,他们好像就是来书院的耶。”唐令仪尴尴尬尬地破了沉静。

    “恩。”姜宏淡淡哼了声,“你在国外待了这么久,可能还不清楚书院经常会有外客,这不奇怪的呀。”

    “……这也是巧了哈哈哈,不过姜姜你也不用太当回事。毕竟人这辈子,谁没在爱情这件事上翻过车呐。只是没想到他的孩子竟然在你班上……”

    罢,唐令仪再心底暗骂一句,渣男。这么算算,他这个放在姜宏眼皮子底下的孩子还真就是姜宏与他断了的时候出生的。

    姜宏自然知道唐令仪话里的这个“他”是谁,笑着回应:“是他的侄子,很可爱的一个正太,学习也很认真。”顿了顿,姜宏略提高了声,谑道,“令仪,你不会觉得我还把他放在心上膈应自己?”

    唐令仪:“……”

    她竟然忘了既然她能看透姜宏,反过来,姜宏也是能够看透她的……这下她还能什么呢?什么都不了吧……

    “不过……我们还是等等再过去吧,不要扰学姐他们了。”见四人仍戳在书院门口,姜宏拉着唐令仪放缓了脚步。

    唐令仪心道:看吧看吧,我就知道你还是在意的;口不对心,真不可爱。

    报社来人,顾亭作为书院负责人不可能不知道,所以算了算时间就迎了出来。

    顾亭本就长得温婉大气,再加上自幼学习古琴,周身氤氲出了一股浓浓的古典气质。这么些年独自在省城创业,支撑着偌大一座书院,身上也沉淀出了一份干练强大的气场,令人不容觑。她今天穿着一身水青色国风长裙,仅仅是静静站在书院门前,在往来行人眼中,就成了一道美景。旧居美人,两相辉映,如何不美?

    “董老师,您早啊!”见到来人,顾亭走出了书院正门,对着带头的中年男人招呼道。

    中年男人笑了笑,亦客套回应:“顾老师,久仰大名啊。”着,侧过身子,向顾亭介绍身后的两位年轻人,“这两位是随行的工作人员。呐,这是我徒弟郑,郑以恒。原先和您联系的还有一位记者,不巧今天有些事,所以我就带着姑娘来了。别看她才刚毕业不久,报道写得很不错。”

    几人彼此寒暄了几句,远远看见三人后头的姜宏和唐令仪,顾亭又朝着三人笑道:“可巧了,那两位是我的学妹,也算得上是跟着浅草书院一起成长起来的元老了。”

    一路磨磨唧唧的姜宏和唐令仪,看着面前齐刷刷突然射过来的四道目光,满头雾水。

    姜宏:“……”

    唐令仪:“……”

    “你们好,我这儿的法务负责人唐令仪;这位是志愿老师姜宏。”迎着四人的目光,唐令仪硬着头皮周旋道,姜宏配合着点点头。

    圆脸姑娘年纪尚,气场弱,在刚才的谈话中几乎被忽略了去,眼下见来了两位与自己看着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就怯怯地自我介绍道:“顾老师,还有唐老师姜老师你们好,我是《新侨报》的新记者文茵,作文的文,绿草如茵的茵。”

    顾亭笑着颔首:“文茵,真是美好的名字啊。”

    姑娘愣了愣:“?”

    站在一边的姜宏在心里将姑娘的名字默默念了几遍,突然就琢磨出文茵二字的意思了。抬头看见董老师和姑娘迷茫的神情,心下定了定,准备开口解释。

    “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这时一直默不发声的郑以恒突然出口道。

    姜宏一噎,将舌边的话又吞了下去,狐疑地瞟了郑以恒一眼,却见郑以恒回过头来,朝着他笑了笑,姜宏下意识地点头回应。

    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语出《诗经·秦风·戎》,指代车中的虎皮坐褥,原本并不是一个多么美的意向,但是放在姑娘的名字里,却生出了一股外柔内刚的味道。别的不提,至少比她那个男女不辨的名字强多了。但令姜宏生疑的是,《戎》并不像《蒹葭》《桃夭》《氓》那样广为传颂,如果不是对《诗经》的兴趣所致,连她这个正儿八经的中文系学生都不会知道,郑以恒从前只是摄影系的学生,这样对诗词歌赋毫不通窍的人又怎么会了解得这么清楚?

    为首的董老师看到两人之间飞来飞去的眼风,开口奇道:“哟,郑,你和姜老师认识啊。”

    郑以恒闻声回头,笑着了声是。姜宏也只能朝着董老师点头应了。

    董老师自以为捡了大便宜,朝着顾亭哈哈笑道:“这可真是太巧了,今天把你带来可真是对了。”

    文茵:“……”又被忽略了啊……

    一行人迈进了书院的大门的时候还不到上课时间,姜宏和唐令仪也不太好意思当着顾亭的面撂下老脸走人,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四人后头。

    姜宏原以为郑以恒不过是来书院采访做报道的,但跟在顾亭和董老师身后穿过垂花门,进了二进院,这才有些听明白了。

    原来十一月底Z市汉文化协会将举办文化创新论坛,借着东风,连带着把市内的报业集团等等数一数二的文化机构都拉了进来。因为论坛的侧重在于经典传统,因此如今在Z市有名气的浅草书院也就成了合作首选。

    郑以恒供职的报刊,本就以文化休闲为主题,跟着来到恕里与顾亭洽谈论坛合作,再自然不过。

    二进院后是顾亭前几年辟出来的“汉风馆”,过厅是书院的大厅,而东西厢房里则布置了古典的家具摆设,是交流会客的场所。

    一过垂花门文茵就被院中的景致迷住了,脚下的步子便不知不觉渐渐放慢,落到了姜宏身侧;隔了檐廊瞥见挂在东厢房里的汉服和一应摆件饰物后,更是挪不开眼。唐令仪看着忍俊不禁,揽住姑娘的肩笑道:“怎样,汉服是不是很美?以后有空可以常来这儿串串,姐姐带你认认咱们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这里头的学问可多了呢。”

    文茵仍有些羞涩,只觉那些被称之为汉服的衣饰精美而又繁复,或仙气飘飘,或端庄典雅,仅是匆匆一眼,就已令她眼花缭乱,不免心生好奇与向往,匆忙点点头:“唐老师您真厉害!”

    “这有什么,你旁边的那位姜姐姐,对古礼和汉服形制都有研究,如果你真有兴趣,可以去旁听她的课。”

    姜宏:“我带的基本都是朋友,不过你可以来成人班呀,找顾学姐一声就好。平常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

    文茵眨巴着星星眼:“恩恩。”

    趁着文茵不注意,唐令仪悄悄向姜宏比了个“V”的手势,姜宏朝她挑挑眉,心道:真是卖得一手好安利。

    “姜老师!”这时候突然有朋友从垂花门窜进来,直接从身后抱住了姜宏的腰。书院到底不必学校,氛围轻松闲适,朋友们也不像在学校那样拘谨,很喜欢黏着姜宏。姜宏被熊孩子扑得措不及防:“嗳呀,你来了呀!今天怎么这么热情呀?”

    不等姜宏把话完,她的身子却因为惯性不由自主向前扑去。眼看着就要吻上祖·国的土地,一直走在三人面前的郑以恒却像在脑袋后长了双眼睛,突然转过身疾步拦腰抱住了姜宏。

    姜宏:“!”

    唐令仪&文茵:(⊙o⊙)

    熊孩子:“……”

    姜宏:“……谢谢。”

    男孩似乎被眼前的突发状况吓到了,蔫蔫站在一旁等着挨骂。看着熊孩子突然耷拉的神情,姜宏正想上前几句,郑以恒却赶在她之前在男孩面前蹲下:“以后好好走路,听见了吗?”

    “……恩。”

    揉了揉男孩的脑袋,郑以恒又站回了原先的位置。

    大概是因为郑以恒身上的气场,以及对陌生成年男性的畏惧,男孩的神情更紧张了。

    见状,姜宏无奈笑了笑,弯下腰,将手轻轻搭在男孩肩上,柔声安慰道:“要听叔叔的话哦。对啦,你还没有回答姜老师呢,今天怎么突然这么热情呀?”

    “……因为今天姜老师好看。”

    姜宏:……所以平常的我就不漂亮不可爱了么!

    呼出一口气,姜宏直起身:“走吧,和姜老师一起去教室。”

    看着姜宏往三进院走去的背影,想起姜宏与朋友周旋时的神情,文茵悄悄问唐令仪:“刚才您姜老师是志愿老师,那她是干什么的呀?”

    “老师,学语文老师。”不等唐令仪回答,郑以恒脱口道。声音淡淡,不辨情绪,只是那双漆黑的眸子里,此刻却闪着熠熠的光。

    作者有话要:  姜宏:熊孩子突如其来的热情真是令人消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