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墙内开花墙外香
第5章墙内开花墙外香
李琳用“石头”一锤子将刘昕武闷在当场,老刘满脸失落,与喜上眉梢的李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用石头丶剪刀丶布来决定发表权的归属,是不是有点儿戏啊?”
刘昕武心里的想法被谢大钧了出来,他是最早被淘汰的,在一旁看着李琳这麽轻松的就拿到了发表权,越想越觉得吃亏。
此话一出,李琳笑容收敛,满脸警惕的看着谢大钧,顺便警了刘昕武一眼“你们俩不会想反悔吧?”
她问完这句话,扭头对林朝阳:“朝阳,刚才你可都看到了,我可没强迫他们俩。”
刘昕武乾巴巴的笑道:“输就输了,入验师就让给你们收获了。”
李琳非但不感激他的故作大度,反而道:“什麽叫让的?这是我赢的!”
实惠没占到,嘴上便宜也没占到,刘昕武和谢大钧对视一眼,脸上写满了郁闷。
入师的发表跟他们没关系了,两人也不想在这个伤心地久留,跟林朝阳打了个招呼就要离开。
一出门,两人便互相埋怨上了。
“你你,出什麽剪刀啊!”
“我好歹坚持到最后,比你强。#039;
“两个大男人,被一个女同志给灭了,唉!”
“燕京作家的稿子,被沪上刊物拿走了,唉!”
两人来时针锋相对,信心满满,走的时候怨声载道,唉声叹气。
正是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琳这个渔翁当然是于华通知来的,他这两年跟收获走的非常近。
年收获发表了“先锋文学专号”,刊登了一系列青年作家所着的先锋文学作品,其中就包括了于华的四月三日事件。
这次“先锋文学专号”让几位于华丶格非丶苏童丶王硕丶马原他们这些先锋文学作家名声大噪,之后于华又收获发表了两篇。
刘昕武和谢大钧走后,李琳这才松了口气,内心无比庆幸自己刚才的运气。
于华在电话里把入师吹的天花乱坠,她心里除了欢喜之外,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好奇。
拿到稿后,她生怕夜长梦多,当即告别林朝阳,往场出发。
稿交出后,林朝阳无事一身轻,订了张票就准备回香江。
在场候时他买了张报纸,人民日报上一篇我国个人住房价格将实行双轨制的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
根据报纸上的法,今年开始住房改革会执行新动向,从过去试点的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给予职工发放补贴的发券提租,转向单位以优惠房价出售公房过渡。
燕京几个试点单位向职工卖房,房价在200多元平方米,相当经过折旧的土建费。
看到文章,林朝阳的第一反应是房价要大涨,第二反应是二春同志要赚麻了别看单位向单位出售房产,房价才200多元,可那是经过折旧的,不折旧是多少钱?
一旦公房可以买卖,市场活跃起来,就是由市场决定房价了,这麽多年燕京可一直都是人多房少。
正当林朝阳看的认真时,登的提示音响起,他将报纸折好放在椅子上供下一位乘客阅读,走向登口。
抵达香江后,林朝阳打了个的士回到家中,却发现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等了半个多时,陶玉书姐妹俩和保姆阿娣才带着孩子回来。
“你回来怎麽也不一声?正巧我今天带着他们去看房子。”陶玉书。
“看房子?哪儿的房子?”
“深水湾。”
林朝阳微微惊讶,“那有房子卖?”
“是啊,要不然我肯定等你回来一起看。”
到香江的富人区,半山区属于传统富人区,而深水湾则是近二十年才受到富人追捧的。
963年,李嘉诚花了65万买下了深水湾9号别墅,自那以后生意一路顺遂,
成功发迹,所以许多富豪就认为深水湾是香江聚宝盆,齐齐入住。
这麽多年下来,深水湾成了香江的又一富人区,并且含“豪”量比半山丶浅水湾还要高了不少,皆因在这里住的都不是一般的富豪。
深水湾6号的主人是中电集团嘉道理家族丶号的主人是船王包玉刚丶9号的主人是首富李嘉诚丶0号的主人是中建集团主席许世勋-
这帮人身家没有一个低于百亿港元的,俱是香江如今的顶级富豪。
顶级富豪扎堆,注定了深水湾的房子必然要成为香江富人阶层的抢资源,
每一套豪宅出售都会引起一次富豪阶层的争抢。
“要买的人挺多吧?”林朝阳问。
陶玉书笑着:“可不是嘛,恒和珠宝的陈圣泽丶爱高美的刘銮雄———”
她了几个人名,均是近几年香江商界冒头的新晋富豪。
新钱要想普升为老钱,除了资产规模的攀升之外,最关键的是很多隐形资源的积累。
入住深水湾豪宅,对于很多新普富豪而言,有很强的象徵性。
所以这些年来每当市面上出现深水湾豪宅,香江的新富豪们拼抢总是最积极的。
林朝阳夫妻俩的实力比陶玉书提到的这几个人强了一些。
最近深水湾新出的5号别墅产权为嘉道理家族所持有,事实上最早深水湾别墅区便是由嘉道理家族开发的,至今他们家族中仍有几套别墅。
除了这次要出售的深水湾5号之外,深水湾0号丶2号也由他们家族掌握。
深水湾5号物业占地面积达到惊人的24万平方吹,建筑面积也高达6万平方帜。
除三层高的别墅主体之外,还建有花园丶泳池等设施,别墅因为在低谷中耸立而起,四面观景,不愧豪宅之名。
当然了,价格也很好,5号别墅要价3500万港元。
同样是豪宅,陶玉书奖励周星驰的那套半山豪宅2000也才450万港元,3500
万港元几乎是周星驰那套的倍之巨。
“你里的钱够吗?”
陶玉书问林朝阳的时候在观察着他的神色。
“正好够。”
见林朝阳神色轻松,她又问:“那你还有钱给玉墨买房子吗?”
“凑一凑也差不多。”
陶玉书听着这话,忍不住打趣道:“我要是再让你拿出2000万来,你划拉划拉户头是不是也能凑出来?”
装穷的话术被拆穿,林朝阳面露难色,“真没了。我又不是财神爷,还能凭空变出钱来?这都是我辛辛苦苦攒的!”
“光是赞的?你税丶稿费有这麽多?”
林朝阳犹犹豫豫的:“也有炒股赚的,也没赚多少。”
陶玉书笑了笑,没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跟林朝阳阐述起了她想买这套房子的原因。
“爸妈他们年纪也大了,让他们搬到香江来他们肯定不愿意,但一年来短住一段时间是没问题的。
深水湾这套房子面积足够大,家里人全来了都够住。
以香江现在的经济形势,深水湾的房价涨势比一般的楼盘还要猛,就相当于是投资了。”
听着陶玉书的话,林朝阳点了点头。
家里人来住这一点暂不,深水湾别墅这种豪宅大部分时间都是有价无市,
堪称这个港口城市最为稀缺性的顶级资源。
到后世的2020年左右,深水湾豪宅区随便拿出一套别墅的价格都已经飙到25
亿港元以上,房价涨了数十倍。
即便如此,也依旧受到了富豪们的追捧。
“你决定就好,我没意见。”
林朝阳把决定权交给了陶玉书,她又思考片刻,便下了决心。
深水湾5号潜在买家众多,既然决定了,就要赶快下,省得被人先下为强。
第二天一早,她便联系房产经纪人签合同交定金,合同刚签完,房产经纪人就接到了恒和珠宝陈圣泽的电话,可惜他晚了一步。
“恭喜林生丶林太!”
嘉道理家族的人向来深居简出,深水湾5号的出售全程都由房产经纪人经,签完合同双方握了个,道了声恭喜。
接下来就是过户,然后缴纳房款和税金了。
香江的房地产税有5项,分别是物业税丶差饷税丶印花税丶遗产税和房地产买卖利得税,林朝阳夫妻俩过户需要交的仅有印花税。
根据9年4月港府颁布的新规,深水湾5号的物业价超过50万港元,印花税为房产价格的25%,接近百万港元。
光是一项印花税都够普通香江人家买套千吹大屋了。
花了两天时间,付出了3600万港元后,林朝阳夫妻俩终于拿下了深水湾5号的产权。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陶玉墨变成了家里最忙碌的那个人。
深水湾5号房龄二十馀年,房屋情况保持的非常好,但即便如此,房子买来了,还是有不少需要收拾的地方。
陶玉书要操心公司的事,林朝阳则是懒得管,事情自然就落到了她头上。
“哇哇哇!”别墅三楼的超大阳台上,张曼玉疯疯癫癫的大叫着,最后来到阳台栏杆处,举目远眺,满脸亢奋。
“我的天啊!我这辈子什麽时候才有会住上这样的房子啊!”
她激动的感叹一声,没等陶玉墨话,又指着远处大叫起来,“那个是深水湾高尔夫球场,那个是谁家?李超人吗?还是包船王?”
陶玉墨拍掉她的,“行了,你收敛一点。”
“收敛不了一点!”张曼玉的语气夸张,表情更夸张,“几千万的豪宅啊,
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进来呢。”
“你平时去的那些酒店丶商场哪个不是价值上亿的?”
“那能一样吗?酒店丶商场就跟公交车一样,谁都可以去。但这里不同,注定被人独享—”
张曼玉着这话时,眼神微眯起来,眉头还忍不住挑动了两下。
明明长了一张女明星的脸,却浑身猥琐气质,像个抠脚大汉。
跟男人聚在一起话题的肆无忌惮差不多,女人聚在一起同样如此。
见陶玉墨露出嫌弃的表情,张曼玉忍不住一把抱住了她,模仿着电视剧中采花大盗的语气和表情。
“哇哈哈!真恨不得我现在是个男人,把你给娶进家门,一辈子不用奋斗了?
张曼玉的自然是林朝阳要送陶玉墨一套千万豪宅的事。
陶玉墨挣扎着推开她的咸猪,呵斥了两句,张曼玉才老实下来。
“你以后跟超人丶船王做邻居,我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陶玉墨不理会她的阴阳怪气,记录着家里需要改造的地方和添置的东西。
忙了大半天时间,见时间差不多了,她叫着张曼玉离开。
临出门前,张曼玉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这栋上万的超级豪宅,充满留恋的:“我这辈子是没希望住这麽好的房子了。”
完这话,她又想起了一旁的陶玉墨。
一下子搂住闺蜜的胳膊,狠狠地蹭来蹭去,“玉墨姐姐,以后你的千万豪宅里能否给妹留张床?”
陶玉墨作势勾起了她的下巴,意味深长的:“这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女子定当——
张曼玉媚眼如丝,正演的入戏呢,路上突然驶过一辆汽车。
两人被吓得一个哆嗦,立马遮脸掩面。
等汽车走远了,两人才松了口气,连忙上车离开。
可不敢再皮了,差点社死当场。
傍晚,陶玉墨刚回到家中,阿娣告诉她,有燕京的电话找她,
“谁啊?”
“你您的同学,姓郭。”
“我您不在家,让她晚点打过来。”
陶玉墨点了点头,心里大致有数了。
同学,姓郭,肯定是郭剑梅,只是不知道她突然给自己打电话有什麽事。
这两年燕京开通了20条香江丶日本双向话路,打国际长途比以前方便了很多她看了看时间,电报大楼是如今燕京为数不多24时工作的单位,想来晚点郭剑梅还会再打电话。
过了约莫半个时,家里的电话响起,陶玉墨主动去接。
“剑梅,你怎麽想着主动给我打电话了?”
“什麽?”
陶玉墨刚接起电话时还是笑模样,可听电话那头了一句话后,脸色骤变,
面有悲戚。
“怎麽了?”正逗着孩子的林朝阳问她。
“好,我知道了。”
陶玉墨声音低沉的挂断了电话,望着林朝阳,“海升去世了!”
“谁?”
“查海升,我同学,我们俩还是政法大学的同事,写诗的那个。
陶玉墨一口气出这些话,与其是向林朝阳明,不如是服自己接受这个现实。
她还这麽年轻,父母健在,第一次经历熟悉的同辈人离开,心里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3月26日下午,在山海关至龙家营的一段慢行铁轨上,笔名海子的查海升卧轨自杀了。
铁轨旁,摆放着他随身携带的4本书:圣经瓦尔登湖孤筏重洋
康拉德选。
陶玉墨回想着郭剑梅在电话中的话,脑海中仿佛有种巨大的轰鸣声,让她无法思考丶无法言。
陶玉墨她们这一代大学生,同学之间的感情都很要好,况且她还跟查海升做了三年同事,相处无间。
骤然接到这个消息,她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过了好半响,她看着茶几上白雾袅袅的茶杯,才逐渐缓过神来。
“姐夫,海升卧轨自杀了。”陶玉墨又重复了一遍这个消息。
“知道了,太可惜了。”
“你他那麽有前途,好端端的,怎麽会自杀呢?”陶玉墨的眼睛里满是不解。
“大概是天妒英才吧。”林朝阳安慰道。
自从查海升毕业后,就跟林朝阳断了联系。
最后一次见面是3年他和陶玉书一起送陶玉墨去昌平上班,那时查海升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查海升是个天才,无论是从智商还是从才华来都是如此。
5岁从安徽怀宁的农村考入燕大,他是真正的寒门贵子,他在诗歌创作上才华出众,在学校时便已显露,但这恰恰也是问题所在。
他太年轻了,还没来得及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丶价值观和人生观,便已被八十年代如潮水一般涌来的新鲜知识与事物冲击的失去了方向。
在他的身上,汇聚了纯洁丶简单丶偏执丶敏感这些大多数诗人都有的性格问题,但这些都不足以使他失去生命。
查海升自杀后医生对他的死亡诊断是“死于精神分裂症”,政法大学也是据此处理他的自杀的。
一个好端端的高材生,天资横溢的诗人怎麽会是精神病呢?
原因很简单,查海升练气功。
他最早练气功是因为听朋友这东西有助于写作,可以给人以超凡的感觉,
有一回他信誓旦旦的对好友西川他开了周天。
然后他开始出现幻听,总觉得有人在他耳边话,又觉得自己的肺已经烂掉了,各种身体上的幻觉让他饱受精神折磨。
自杀前,查海升曾写过几封遗书,称同事是道教败类,有人要害他,让父母为他报仇。
在最后一封遗书里,他又“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后世很多人把查海升的去世浪漫化,将原因归结到性格和外界的精神打击上但修炼气功罹患精神疾病,这个事实却是不容辩驳的,也是导致他自杀的最直接的原因。
陶玉墨絮絮叻叨的了许多以前在学校时的一些经历,言语间满是伤感。
完这些话,她决定回内地,去参加一趟查海升的葬礼,以尽同学之谊。
陶玉墨走的第三天,李士非突然跑到香江,一脸苦相的出现在林朝阳面前。
“朝阳,你怎麽能干出这种事呢?”
李士非的表情痛心疾首。
自从入师的稿子给出去后,他就知道李士非肯定要找上门。
“咱们这麽多年的关系,入师要在收获发表的消息,我竟然是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的!
要发表,你怎麽不找我们花城啊?”
“这事啊,来话长。”林朝阳敷衍道。
“那你长话短。”李士非不依不饶。
林朝阳不理他的虚张声势,转移话题道:“我让琳姐用完稿子后,给你们寄过去一份,你收到没有?”
闻言,李士非面露焦急,“什麽时候的事?你怎麽也不跟我一声?”
他立马借林朝阳家的电话联系花城出社,告诉编辑部的人一定要留意沪上收获寄来的信件,再三交代之后才挂断了电话。
被林朝阳这麽一打岔,李士非兴师问罪的心思淡了下去,但还是忍不住埋怨几句林朝阳不够意思。
接着他又跟林朝阳聊了聊入师故事情节和创作经历,心中对这部充满了期待。
“对了,你那个日本文学研究会写的文章花城这个月转载了,反响相当好!”
李士非的是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会刊上发表的那篇八十年代中后期许灵均创作风格之流变。
转载外国文学作品丶文学热点事件或评论一直是花城的一大特色,也是他们创刊后之所以能在国内诸多文学期刊当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几年林朝阳跟花城出社的合作关系亲密无间,他们对林朝阳作品在海外的传播也很关注。
时不时的就会从海外一些文学刊物上淘换到关于林朝阳作品的评价或反应,
然后毫无心理负担的翻译转载到自家杂志上。
这类文章在发表后通常都会受到许多读者的好评,不仅是因为林朝阳的读者众多,更关键的是读者们的民族情感在作。
后世为啥很多老外能吃“我爱中国”这碗饭?
不就是抓准了国人的这种心理嘛。
不过相比后世抖阴塑造的那种虚假的“友好”氛围,林朝阳作品的受欢迎要更真实一点,毕竟这年头夸中国作家或者中国作品可没钱赚,
八十年代中后期许灵均创作风格之流变发表后,除了在读者群体受到了欢迎,也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
在林朝阳旅居香江后所创作的三部作品中,寄生虫在内地的口碑相对是要好一些的,楚门的世界和大时代在评论界的口碑就没那麽高了。
楚门的世界出后遭遇了“虚假叙事”“脱离实际”等指控,同名改编电影在海外斩获大奖,口碑立刻回升。
相比之下大时代就惨多了,一直被评论界认为是“通俗”,是林朝阳创作生涯中的一次滑铁卢。
而文学界之所以会注意到这篇文章,主要是文章中提到了“香江三部曲”这个概念。
不管是在文学界还是在其他领域,逼格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怎麽塑造逼格,一个很有效的段就是先塑造概念。
比如“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这名号出去谁听了不是虎躯一震?
可实际上呢,这样的禁军教头北宋军中有500个,就是个从八品的不入流官职。
当然了,林冲本人还是牛的。
流变一文提出“香江三部曲”这一概念也是一个道理,感觉一下子就把林朝阳这三部的逼格给拉了上去,连带着原来评价不太高的大时代也变得高级了起来。
再比如“梁山一百零八将,三十六天罡星丶七十二地煞星”,你别管里面是不是混进了施恩丶孔明丶孔亮这些废柴这名号一报出来,哪个好汉不立刻神气?不受人敬仰?
同样的道理,“香江三部曲”这个概念被日本人率先提出来,国内的那帮评论家也犯合计了。
咱们之前对这几部作品的评价是不是太苛刻了?人家日本人看了都好。
中国人自古提倡谦虚,这是个极坏的观念。
你做得好,别人夸你,这本是好事。
你偏要面上谦虚,心里却受用,这样做大致会导致两个结果。
你可能真的会变成一个谦谦君子,但这种概率极低,毕竟道德圣人从来就不多。
大概率变成一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丶不分好坏的糊涂蛋。
所以为什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呢?
因为你表里不一,不分好坏,人家外来的和尚没那麽多顾忌,了真话,他的可不就成真理了吗?
反观你这个“谦谦君子”,就成了丑。
“香江三部曲”这个概念的出现,正应了那句“墙内开花墙外香”,让评论界和读者对这三部作品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聊完了流变一文引发的反响,李士非见没事了,就打算回广州。
林朝阳却拉住了他,让他晚上在家里吃顿饭。
晚上李士非在家里吃饭,顺便跟陶玉书聊起了漫画王这几个月的发展情况。
如今国内虽引进了器猫铁壁阿童木等日本动画,但日漫还未引进,漫画王现在拿港漫当主打,对国内的连环画产业无疑是降维打击。
2月单期销量突破30万册后,漫画王的销量表现没有任何滞涩,一路狂突进。
到今年3月份,最新一期的销量已经突破了0万册。
看样子,突破单期百万份就是这两个月的事。
听到这样的消息,陶玉书眉梢尽是喜色。
“看来漫画单行本的事可以提上日程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