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我没那么害怕离开这个世界了

A+A-

    第54章我没那么害怕离开这个世界了



    来美国半个月,多数时间陶玉书都在忙工作,闲暇之余夫妻俩也会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人在异国他乡,哪怕是陶玉书这种天生卷王,也会不自觉的慢下脚步。



    傍晚,林朝阳夫妻俩从餐厅出来,租来的车子停在半条街之外的街边。



    一路散步上了车,去年自驾去德州,林朝阳被芦安瓦尔特抱怨了一路,回香江后考了个国际驾照。



    车子启动,一路往西走,随着车流穿过好莱坞的中心。



    一直往西,走下日落大道,沿着落日的光辉来到安静清凉的比弗利山,



    沿着山脚向上盘旋,可以看到远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园建筑的灯火,向北舞动,直到贝沙湾。



    想什么呢?林朝阳问。



    没什么。我在想,我们是不是要在这里买栋房子。



    嗯?林朝阳没想到她刚才一直没话,考虑的竟然是这个问题。



    有美国林氏在这,以后我一年恐怕至少要来上一两次。你偶尔也会来,买栋房子方便一点。



    以夫妻俩现在的条件,在好莱坞买栋别墅当然不是什么问题。



    况且,有时候豪宅也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尤其是在好莱坞这样势利的地方。



    ‘买房子倒是没问题,不过既然西海岸都买了,东海岸是不是也该买?



    



    有道理,那就买两套。陶玉书认真思考后,觉得很有必要。



    林朝阳笑了笑,行,正好用我的稿费。



    上个月,克瑙夫出社刚刚给林朝阳结算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税。



    上市3个月,舌尖上的中国连续2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冠军,销量高达95万册,如此巨大的销量也为林朝阳带来了近20万美元的税收入。



    算上之前梵高之死楚门的世界等热门在美国出的税,



    林朝阳仅在美国获得的税收入就超过了600万美元。



    用你的稿费干嘛,用公司的资金就行了,还能省税。陶玉书。



    有钱都花不出去。



    林朝阳心想,看来以后的税只能都投到股市里去了。



    兜了一圈风,车子滑下狭窄的长街,一直到比弗利山酒店的门前,将车钥匙交给门童,夫妻俩径自上楼。



    洗漱一番,正准备睡觉,电话铃声响起。



    陶玉书接起电话,!喂?



    林太太,我是西德尼波拉克。



    听到这个名字,陶玉书脸上露出笑容,波拉克先生,好久没见了,最近怎么样?



    还不错,就是有些想念洛杉矶的阳光。东海岸这边的天气,总是让人提不起精神来。



    西德尼波拉克是96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那一年楚门的世界在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西德尼波拉克也因此跟林氏产生了交集。



    乔西尔沃和美国林氏的合作,就是由西德尼波拉克牵线搭桥的。



    他既是导演,也是演员,成就不凡,最近正在纽约拍伍迪艾伦的新片丈夫、妻子与情人。



    寒暄了一阵,西德尼波拉克才明了打电话的意图。



    这周末派拉蒙影业的斯科特鲁丁家有个聚会。



    周末?恐怕不行,我得陪着我丈夫参加活动,那个时候可能已经在别的城市了。



    西德尼波拉克的声音里带看几分微妙的语气,林先生没办法出席吗?



    他要请的是我丈夫?陶玉书略感意外。



    是的。西德尼波拉克如实道。



    陶玉书心中思考斯科特鲁丁邀请丈夫的原因。



    短暂的沉默后,她道:那我先问问他,等下给你回电话。



    挂了电话,陶玉书将斯科特鲁丁的邀请告诉了林朝阳,他也有些纳闷。



    不过斯科特鲁丁的大名后世他是听过的,二十八岁就成为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制片部门总监。



    但真正让他大放异彩的是加入了派拉蒙影业之后,亚当斯一家糖衣陷阱修女也疯狂血色将至革命之路社交络——



    经他制作的经典影片层出不穷,巅峰时期的他,与韦恩斯坦兄弟恶斗不休,几乎瓜分了奥斯卡金像奖。



    莫非他要拍楚门的世界?后世金凯瑞楚门的世界正是被斯科特鲁丁挖掘并一促成的。



    先别管为什么邀请你了,周末的聚会你有时间参加吗?



    当然不行。我已经答应了人家,那个时间我应该在德州。



    林朝阳来美国是为了作品宣传参加活动,之前这些天一直陪看陶玉书克瑙夫出社和兰登书屋的活动一早就已经安排好了时间。



    那好吧,我告诉他一声。



    陶玉书着给西德尼波拉克回拨了电话,跟他明了情况。



    这样啊—西德尼波拉克的语气沉吟。



    他如果有要紧事情商谈的话,我们可以约个时间,在我丈夫参加活动的途中聊聊。



    好吧,我明白了,我会转告他的。



    翌日,洛杉矶郊区的帕萨迪纳,弗罗曼书店。



    这家开业于94年的书店是整个南加州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独立书店。



    5月的加州阳光明媚热烈,棕榈摇曳,往日里宁静的弗罗曼书店门口此时正排着长队。



    早在多日之前,就有书评纽约客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



    等报刊预告了林朝阳将在美国几座城市举办签售会的消息。



    弗罗曼书店是签售会的第一站,今天一大早就有提前得知消息的热心读者聚集在了书店门口。



    林的号召力可真不像一个中国作家!



    芦安瓦尔特望着书店门口甩出去的长龙,语带惊叹。



    中国作家?即便是一般的美国作家也没有这样的号召力,他实在太特殊了!



    朱迪斯琼斯脸上闪着骄傲的神色。



    怎么个特殊法?



    你不觉得很神奇吗?他的作品总能抓住读者的胃口,我指的不只是那些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而是更大众的读者,但又丝毫不给人流俗之感。



    他写‘梵高,多么容易曲高和寡的题材啊,偏偏写的那么有新意,充满了想象力。



    我至今都记得布什内尔烈火焚身的那一段。



    还有梵高站在美术馆里,望看一百多年后人们对他的作品和才华顶礼膜拜热泪盈眶的场面。



    写被囚禁一生的楚门,奋不顾身的冲破牢笼,让我有时候觉得他是个自由主义者,比很多美国作家写的内容还要契合我们的价值观。



    但你要他是刻意迎合也不对,舌尖上的中国写的完全是完全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写的也是人类的共同感受。



    听着朱迪斯琼斯的赞叹,芦安瓦尔特也认可。



    林确实有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也许这就是伟大作家的魅力。



    朱迪斯琼斯却摇了摇头,这跟‘伟大没关系,萨特、波伏娃不伟大吗?当年他们来美国时,受到的欢迎可比林还隆重。



    就像我的那样,林的读者并不只涵盖了知识分子,他的读者群体更广大,这才是他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根本原因。



    芦安瓦尔特付度片刻,也不得不承认朱迪斯琼斯的话很有道理。



    但这不妨碍他的伟大。



    当然!朱迪斯琼斯的眼神看向林朝阳的方向,他已经被读者们团团围住,看着吧,站在他身前的作家只会越来越少。



    舌尖上的中国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两部作品相差不到三个月在美国出,兰登书屋和克瑙夫出社本就是一家,因此在联系宣传资源和策划活动上两家自然要通力合作。



    今天两家公司不仅派来了朱迪斯琼斯和芦安瓦尔特两个编辑,还有负责发行和宣传的工作人员,一共5个人,只为林朝阳服务。



    而兰登书屋和克瑙夫出社之所以愿意如此耗费资金、大费周章,自然是因为在林朝阳身上发掘了足够多的利益。



    舌尖上的中国出4个半月,如今销量已经接近0万册,成了今年上半年美国图书市场最大的黑马。



    尽管许多出人都料到了这部书出后的销量肯定会不错,但这样的成绩还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让林朝阳在短时间内收获了大量的读者,所以当他的新作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只相隔不到3个月就上市的时候,立刻受到了读者们的热烈欢迎。



    舌尖上的中国连续霸占纽约时报畅销榜2周时间,接棒的冠军正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上市首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便以62万册的销量登顶纽约时报2



    日畅销榜此后几周,这部的销量不降反升,万册、5万册、05万册



    一个多月时间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接续舌尖上的中国的势头,以无可匹敌的姿态横压畅销榜,并且至今仍旧无人超越。



    两部作品连续霸占纽约时报畅销榜冠军宝座,林朝阳也在不知不觉之间为美国图书市场创造了一个几乎难以被打破的纪录。



    毕竟能成为畅销榜冠军的作品本身就是凤毛麟角,更何况是两部作品的出时间紧挨看,同时登顶呢?



    时间慢慢到了中午,弗罗曼书店外排队的人群不仅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反而还变多了。



    尽管东海岸的知识分子在提到洛杉矶时总会不屑一顾,认为它一直就是一件商品,会有人做广告来推销它,就像卖汽车、卖烟草、卖漱口水一样,



    把它卖给美国人。



    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连那些高傲的东海岸知识分子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洛杉矶在流行文化的发展上确实已经不逊于他们,甚至犹有过之。



    当然了,如果有谁提到洛杉矶知识分子这样的称号,还是会引来人们的发笑。



    在洛杉矶这样被烈日烘灼的平原上,任何知识分子的理智都会被毁掉。



    



    不过现在的洛杉矶确实要比以前有文化多了,最起码林朝阳签售会来了几百上千名读者,这在一般的美国城市可做不到。



    我觉得关键还是林的号召力,跟洛杉矶人爱不爱看书可没关系!



    啃看热狗,芦安瓦尔特坚守看他身为纽约人的骄傲,对洛杉矶不屑一顾。



    得了吧,芦安,收起你那莫名其妙的高傲。看看你们纽约,现在除了堵车和流浪汉还有什么?



    出身洛杉矶的发行人员皮特看不惯芦安瓦尔特,毫不留情的回敬他。



    两人你来我往的互相挖苦了几句,朱迪斯琼斯道:行了。你们俩吃完饭了,不如去给林送点吃的,他一上午就喝了点水。



    我给他送,他也没空吃啊!



    芦安瓦尔特朝被读者围得死死的林朝阳那里看过去,皮特,你们洛杉矶人可真爱凑热闹!



    皮特:尼玛!



    几人着话的时候,林朝阳仍在卖力的签着名字,一个上午没休息过,



    他记不得自己签了多少本书。



    反正现在他两眼发花,嘴唇干裂,肩膀酸疼,指沉重,感觉比码了两万字都累。



    一想到接下来几天都将是这样水深火热般的生活,林朝阳就感觉到绝望太受欢迎了,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他正暗暗抱怨的时候,一半削好了皮的苹果递到桌上,温柔的声音响在耳边,累了就歇歇吧,吃点东西。



    他抬头看了一眼陶玉书,算了,再坚持坚持吧,一顿不吃又饿不着。



    嗯。



    见他坚持,陶玉书没也什么,顺从的退到了一边,眼神中即有心疼,



    又有自豪。



    心疼的是丈夫的劳累,自豪的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丈夫竟然有如此大的号召力。



    想着想着,她的眼眸忍不住朝书店外的长龙看过去。



    白、黄、黑、棕,作为移民国家,美国的人口成分驳杂,书店外的读者队伍仿佛就像是美国社会的微缩形态。



    看着这些读者宁愿顶着洛杉矶热辣的阳光也甘愿排队,陶玉书的内心被的骄傲充后着这些年来她在商场不断取得胜利,经常也会陶醉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



    但那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远不如这一刻的感受,



    陶玉书甚至忍不住想到了百年之后,到那时候有谁会记得什么林氏、明报啊!



    可丈夫的那些作品和他的名字却可能被人们永远铭记。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也许算不得经国之大业,但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自传于后,何尝不是一种不朽的伟大呢?



    时间一晃到了傍晚,夕阳沉沉,霞光满天,弗罗曼书店门前人流渐少。



    林朝阳提着已经酸疼难耐的膀子,勉力为读者签名。



    这一天下来,他至少签了上千本书,在今天来的读者当中有不少人都是他的忠实读者,很多人拿了不止一本书让他签。



    对这样的要求,林朝阳自然无法拒绝,但也因此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谢谢!林先生,我和我太太都非常喜欢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这部,听它是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的?



    是的,主人公的真实名字叫作罗恩伍德鲁夫。



    看了您的这部,除了阅读上的享受,也让我们对hiv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消除了很多因为未知而产生的恐惧。



    能让你们对这样的疾病多一些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我的荣幸。



    签好了两本书,面前的金发中年男人跟林朝阳攀谈了几句,这样的情形在这一天时间里不断重复发生。



    读者就是上帝,林朝阳主打的就是个热情服务。



    又送走了十几个热心读者,见队伍仅剩下几个人,他不由得松了口气,



    总算是可以休息了。



    心情轻松下来,林朝阳签名的动作都快了不少,没过几分钟,终于只剩下最后一个读者。



    林朝阳特地写了一段祝福语送给眼前的伙子,打算做个完美的收尾,



    恰好在这个时候,一个二十多岁的棕发女郎挎着一只大购物袋,匆匆跑进了书店。



    女士,你的时间掐的可真好!林朝阳停下拧笔帽的动作,和棕发女郎开了个玩笑。



    谢谢,真是幸运的一天!



    棕发女郎笑容灿烂,将大购物袋里的书全都掏了出来。



    你是把家里的书房都搬空了吗?



    书店里就剩下这一位读者,林朝阳也不着急了,跟棕发女郎聊起了天。



    我父亲是您的忠实读者,这些书都是他的收藏。



    林朝阳翻看着书,发现里面不仅有他在美国出的书,还有在别的国家出的,法文楚门的世界、德文渡舟记-里面甚至有日文闯关东。



    看来你父亲很喜欢旅行和读书,请替我转达我对他的感谢。



    谢谢,他会开心的!



    棕发女郎的眼中藏着几份悲伤,林朝阳这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问题。



    你父亲——



    跟棕发女郎聊了几句,林朝阳才知道她叫弗雷娅麦金尼,今天是特地开车从盐湖城过来的。



    她的父亲叫安杰洛麦金尼,是盐湖城犹他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



    安杰洛教的是艺术学,因而对林朝阳的梵高之死甚为喜爱,他生前在各国旅行,搜集了不少林朝阳的作品。



    这些书其实也看不懂,但他认为很有纪念意义。弗雷娅麦金尼有些伤感的。



    每到一处旅行,都会搜集自己的作品,这要算死忠读者了。



    林朝阳听着弗雷娅的话心中也有些发堵,他郑重的在每一本书上都写下一段话,最后留下自己的名字。



    很遗憾没能跟你父亲见上一面,我为有他这样的读者而感到荣幸!



    谢谢!弗雷娅麦金尼感动的道。



    送走了弗雷娅麦金尼,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林朝阳站在书店门口有些出神。



    陶玉书来到他的身边,问他:在想什么?



    文章千载一知己!



    林朝阳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念了句诗。



    眼神交汇之间意念相通,陶玉书笑容温柔,这大概就是签售会的意义吧。



    林朝阳点了点头。



    芦安瓦尔特几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不仅这样认为,甚至拍了几张照片,多么好的宣传素材啊!



    忙碌而辛苦的一天以满足的感动收场,在洛杉矶休息了一晚,林朝阳一行人又来到了德州的达拉斯。



    这里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主人公原型罗恩伍德鲁夫的家乡。



    在这里举办签售会,宣传的象征意义更强一点,兰登书屋还特地联系了罗恩伍德鲁夫。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完稿之后,林朝阳第一时间送了一份给罗恩伍德鲁夫,整部以他与绝症抗争的经历为蓝本。



    虽然没有刻意歌颂罗恩伍德鲁夫,但这毕竟是他的经历,中描述的与病魔顽强斗争的不屈斗志和反抗社会不公的种种举动,完完全全的将他塑造成了斗士一样的人物。



    罗恩伍德鲁夫如何能不满意?



    因此哪怕今年他的病情不容乐观,可他还是拖着残躯出现在了签售会的现场。



    他不是为林朝阳站台,而是想让更多人知道他,知道他的故事。



    一见面,罗恩伍德鲁夫就跟林朝阳炫耀了起来。



    嘿,林,知道吗?这段时间我接受了三份报纸、一家电台和一家电视台的采访!



    看来你成名人了!林朝阳打趣了一句。



    对于身患绝症的罗恩伍德鲁夫来,被更多人知道他的故事,已经是他的执念,也是他活下去的动力。



    见罗恩,伍德鲁夫满脸灰败之气,林朝阳礼貌的关心了一下他的病情,



    可他却并不想谈这个话题。



    反而兴奋的聊起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出后受到的欢迎。



    林,你觉得这部时候什么时候能卖到530万册?



    这可不是个能轻易达到的数字,现在出了一个多月,累计销量3万册,如果单纯算美国销量的话,可不好。



    不过这个月就在中国上市了,我觉得中美两国加起来,两年之内达成这个数字应该不成问题。



    要是其他译本能够快点出的话,时间还能——



    哈哈!咳咳



    在林朝阳神色认真的分析着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以后销量的时候,罗恩伍德鲁夫突然笑了起来,笑得放肆而畅快。



    哪怕剧烈的咳嗽也无法阻止他的笑声。



    林朝阳平静的看着他,过了好长时间,罗恩伍德鲁夫终于停了下来。



    他望向林朝阳,欧美人特有的立体五官让他的眼神显得格外深邃。



    谢谢你,林。



    不需要谢我,这个故事是你写出来的。林朝阳。



    罗恩伍德鲁夫笑了起来,快意、苦涩、悲伤——-林朝阳没见过情绪那么复杂的笑容。



    谢谢,谢谢你,我没那么害怕离开这个世界了!



    牛仔生性放荡不羁,他这一辈子从未像这么认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