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节 复仇不过夜

A+A-

    听到史志超这么,花天任脸色铁青,紧闭嘴巴,无话可!

    “呵呵!”赵胜干笑两声道:“这是误会,孟七郎和史统制岂是那种人!”

    “告辞了!”赵胜拱道。

    “请!”孟之祥也拱,彬彬有礼地道。

    马蹄声响,江陵府的兵马向前前进,史志超呸了一口道:“想占我们的便宜啊!没门!”

    “老史,我和你打赌,你江陵府的兵马会进攻鞑靼人吗?”孟之祥问道。

    “不可能!”史志超道:“你呢?”

    “我他们也不可能!”孟之祥不假思索地道。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来自自家的军马毫无信心。

    赵胜率江陵府军马尾随鞑军,实际上是蒙古汉军后队三千人,宋军二万人的大队,却不敢向鞑军发动进攻!

    张柔的三千军,看着后方的宋军,步伐不乱,队形整齐,稳稳向北而行。

    赵胜踌躇不前,他想发动进攻,但又心忧失败,他很清楚鞑军的厉害,即使兵少,往往能战胜兵多的宋军。

    最终,他只能望着鞑军顺利离开,扬长而去。

    心中叹息,如果能够强制命令孟之祥和史志超打头阵,若孟之祥和史志超胜利,赵胜就能抢功劳,若他们失败,赵胜接应他们,也有功劳,可惜他们的后台太硬了!

    唉,都怪他们!

    孟珙一边派兵猛攻鞑军营寨,一边对他们发动政治攻势道:“你们的塔察儿和张柔部队都已经撤退,你们没有援兵了!”

    失去了援军希望的鞑军军无斗志,纷纷溃逃,气得苫彻拔都儿和察罕破口大骂塔察儿和张柔该死,居然丢弃他们,太过分了!

    苫彻拔都儿和察罕骑虎难下,越是想守住,越是守不住,到了下午,宋军攻势如潮,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鞑军大败!

    见势不妙,苫彻拔都儿和察罕乘夜遁,逃之夭夭。

    回去后与塔察儿和张柔有嘴上官司,两将向宗王口温不花、国王塔思控告塔察儿和张柔贪生怕死,抛弃友军,导致南下失利,塔察儿念着与孟珙的兄弟情,张柔顾虑着孟珙的救命之恩,不敢、不肯与孟珙交战,延误军!又指责张柔管理工场不力,导致工场被焚,造成军队不能渡过长江,后果严重,恳请两位殿下严惩塔察儿和张柔。

    ()(e)  但塔察儿和张柔则以当时的战场形势来辩解,即苫彻拔都儿和察罕公然他们包打孟珙军,因此塔察儿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就同意由他们对付孟珙,而塔察儿与张柔,则要对付京湖制置司的兵力,那里的兵力不少,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对付他们。

    如今两边战事打下来,塔察儿和张柔的兵力犹存,苫彻拔都儿和察罕损兵折将,可见两将的无能,导致已军损失,要求殿下追究他们的责任,严惩不贷!

    气得苫彻拔都儿和察罕暴跳如雷,他们打得这么辛苦,还被反咬一口,这世上还有天理吗?

    斗嘴的双方各有来路,宗王口温不花、国王塔思就和稀泥,最终处罚是张柔没守好渡河木筏工场被罚羊五百只,就此了结此事,实际上就是不了了之!

    察罕十分愤怒,但口温不花私谓他道:“不要再争了,军队以战绩来话,你们损失兵力这么多,什么都没用!”

    察罕明白了,蒙古诸军以勇武和战绩话,斗嘴皮子从来都不是蒙古人的表现,如果他消灭宋军十万,塔察儿消灭宋军一万,则他能怼得塔察儿哑口无言!

    现在他是败军之将,诚如口温不花所言:什么都没用!

    鞑军大部队的撤退,一路退回了襄樊和汉江以北的邓州、唐州与蔡州。

    此时,江陵府都统制赵胜接到了京湖制置司的命令,要他们停止前进,任由孟珙部队收复汉江以南的土地。

    江陵府军官们十分恼火,到的功劳飞了!

    如今战局明了,鞑军力不可支,宋军前进收复失地,谁抢到地盘就是大功!

    赵胜更是失望,他是宗室出身,原为御前诸军都统制,军权赫赫,但倒霉的是端平二年(235)五月初三,降冰雹,军民交相哄闹,结果赵胜削夺三官,罢免,枢密院根据官家的旨意,下令由韩昱代替他。

    之后赵胜起复,升到江陵府都统制,当然不如御前诸军都统制的好,他想继续升官,却被史嵩之阻住。

    这是之前得罪了孟之祥与史志超的原因吗?

    赵胜心中愤怒,但无计可施,甚至还要约束下,不要让他们骂得太过分。

    这是文官的天下,史嵩之不是个良善之辈,又握大权,得罪他可没有好果子吃。

    这孟之祥与史志超虽然年轻,却睚眦必报,太过分了!

    ()(e)  别看赵胜宗室出身,天潢贵胄,实际上赵官家防武将、防tj,还防同姓的宗室!

    朝廷限制宗室子弟随便出京,五服以内的宗室必须居住在宫城,出入宫廷需要进行提前报备;其次在五服以外的宗室可以住在宫内,也可以住在宫外,但是不能随意进出都城,若是想要出京城,也要提前报备。

    再有就是限制宗室子弟与外臣来往,如若违背,御史即行弹劾。

    孟之祥与赵贵禄交好,是因为赵贵禄以殿前司高官的身份来“指导”孟之祥,方能得上话。

    朝廷限制宗室子弟入朝任实职;宋朝的宗室子弟都是有着爵位傍身,而且还特意规定宗室子弟在年满岁后,都会进行赐名和授官,但是这个授予的官职是宋朝的一大特色,即只是拿工资的俸禄官,也可以称之为闲散官,属于没有任何实权的官。

    英宗之前的宗室子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也不能到地方担任任何官职,必须在京城提前过上养老生活,禁止宗室子弟担任军方职位,这个做法让宗室子弟的野心只能化为乌有。

    话回来,也有一些宗室子弟掌握实权,如赵贵禄、赵胜等,相对受到官家的信任。

    还有禁止宗室子弟到边疆地区担任官职,不允许担任学官和考试官,禁止宗室子弟担任宰相之位,能参加朝会的宗室子弟没有话的权力,只能在旁边当吃瓜群众。

    很多很多的规定,宗室子弟在宋朝,还真的是大怨种,赵官家当防贼一般地防着他们。

    真要是皇家宗室子弟与文官争斗起来,很可能是宗室子弟吃亏!

    没错,孟之祥与史志超还真的向史嵩之提过此事,他们都给史嵩之写信,汇报自己的情况,向史嵩之问安,每月一封信,例行公事,如有要事则增发书信。

    史嵩之是孟之祥的大恩主,孟之祥礼节到家,毕恭毕敬,除了书信往来,逢年过节,大礼包送上。

    但两人都是高傲的人,只据实话,并不多进谗言。

    史嵩之让赵胜不得擅动,不仅仅是史嵩之对赵胜的打击报复,还涉及到朝廷对孟珙的重重封赏,史嵩之必须给孟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