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不聊刀了的事(五更)

A+A-

    远航水师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被勋贵塞进去的将官,压根就不是水师的人,是人家用钱财换来的镀金会。



    虽然这笔钱被方美盘点之后送给了朱元璋,压根没存到定远侯府。可勋贵不管这些,收了钱你就得办事,没办好事,那就是你顾正臣的问题,这亏不能白吃。



    金朝兴、周德兴、傅友德、赵庸等人都吃了亏,毕竟名单上人多,回来的人少。



    不过这些人没有直接找顾正臣的麻烦,毕竟为了这点事得罪顾正臣不划算,何况人家还是办事了,没全部留下,当时交易的时候顾正臣还进行过无责明,过不保证都回来。



    当时听着以为这些人可能死在路上,结果竟然是留秦国了。



    这怎么看,顾正臣的也没错



    何况还是带回来一些人了的,尤其是送亲儿子去了的,大部都跟着探索美洲了,这功劳是铁定的,找顾正臣翻脸,等儿子领封赏的时候,这事不好看啊。



    可问题是,有一个人没儿子,名单没送出去,反而被关了禁闭,有一个有儿子没舍得让儿子去冒险,一口气塞过去十五个义子,结果所有义子都没回来。



    这两个人,损失最是惨重。



    冒出来人弹劾顾正臣,顾正臣有准备。



    但周召这个人,明面上并不属于常茂,也不属于蓝玉,而是宜春侯黄彬的人。而黄彬塞给顾正臣五个人,顾正臣一个也没少,全都带在了水师里,甚至在探索南美洲时,还有三人跟着支队深入过美洲。



    按理,其他人有怨气弹劾顾正臣有情可原,黄彬这样做,那就有些过了吧?可偏偏周召跳了出来,没怨还跳出来,那弹劾才显得更有杀伤力。



    顾正臣摇了摇头,迈步走了出来:“陛下,臣无德无能,不能领水师左都督,周指挥佥事有大才,远航途中也是尽心尽力,表现良好,臣保举周指挥佥事接替微臣,提领水师整训、惩戒、征伐诸事。”



    周召错愕不已。



    我在这里弹劾你,你竟然保举我?



    什么情况?



    顾正臣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朱元璋眯着眼看着顾正臣,见顾正臣嘴角带着笑意还点了点头,沉吟了下,顺水推舟地:“既然是你保举,那就这样定了吧,由周召接替定远侯,任职水师左都督。”



    周召傻眼了。



    我去!



    我就站出来弹劾了下,就直接官升水师大都督了?



    激动!



    太激动了!



    娘啊,算命的就我水命,果然,这出航一趟回来,终于迎来了我的光辉时刻。



    水师左都督啊,这官职以前想都不敢想!



    周召赶忙跪下,喊道:“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负所托,誓死效忠陛下!”



    李文忠看了一眼汤和:“看来水师大都督府要热闹了,就是不知道会不会牵连到你。”



    汤和翻了个白眼。



    这个周召是白痴啊,也不想想顾正臣是什么人,这你也敢接?



    



    这他娘的不是保举,而是想要弄死你啊!



    水师上下多少人是靠着顾正臣吃军功的,那么多人知道你将顾正臣给顶下去了,他们怎么想?



    要知道远航的功劳可都没下发呢,大家翘首以盼,突然听有人欺负定远侯,还来了水师大都督府,站在了大家的头顶上作威作福,你一个连大福船船长都没混上的家伙,坐在左都督的位置上,底下的人能服气?



    邓愈暗暗叹了口气,啥也没。



    周召是个不开窍的,领了左都督之后还不罢:“陛下,定远侯的罪可不只是摘了左都督官职能宽恕的,当将其治罪啊。”



    文官见状,纷纷顺着周召的话弹劾顾正臣。



    朱元璋一甩袖子,沉声道:“弹劾到底是捕风捉影,一时之快,还是握证据,据实奏报,朕还是分得清楚!诸位若是想继续弹劾,朕希望多找点证据,没有物证,哪怕是人证也好啊!”



    “比如这周召周左都督,那可就是跳出来的人证!你们中有什么证据,拿出来再,若是没个证据,满口空话,朕今日惩治了定远侯,改日轮到官员无凭无据弹劾你们时,朕要不要惩治你们?”



    这话一出,压下了所有声音。



    文官也明白了,皇帝要看物证、人证。



    物证不好找,谁也不敢去定远侯府翻找妖书、火器去,人证那还是可以找一找的,出航了那么多人,找出来几个作证,总没问题吧?



    没人话了。



    顾正臣开口:“陛下,臣有本奏。”



    “讲!”



    朱元璋沉声道。



    顾正臣肃然道:“臣归航时,遇到倭寇袭击商船。倭寇再犯,朝廷应发雷霆之威,震慑宵。只不过为了表示大明威仪,彰显大国之风,在派大军征讨之前,臣以为当派遣使臣去一趟日本国。”



    “一来告诫日本南北两朝,当约束子民,勿令其下海。二来告诉他们,太宰府的京观没了,大明不介意换个地方再垒一些京观。若朝廷没有任何动作,反而可能让倭寇下海之势越来越大。”



    朱元璋点了点头:“定远侯所言极是,你认为该派谁出使日本国?”



    顾正臣呵呵一笑:“这种时候派去的人官职低了,没什么威慑作用,臣原本想要亲自领兵前往,既然臣在水师都督府没了官职,当应该由周左都督代之。”



    朱元璋深深看了一眼周召,对顾正臣道:“言之有理。”



    周召踏步而出:“臣愿往!”



    朱元璋站起身,厉声道:“朕累了,今日朝会到此为止。”



    群臣恭送。



    李文忠、汤和、邓愈走向顾正臣。



    汤和直言道:“你没事,底下的水师将官还能安静,现在你的左都督都被人拿走了,水师诸将怕不会无动于衷,他们一旦反弹过来,这朝堂之上又是一场风波。这个时候,何必呢?”



    李文忠目光锐利:“信国公,他这样做可不是为了惹出新的风波,也不是退缩了,而是图谋甚大。这子想要那块地想疯了,只是定远侯,你想过没有,一旦这样做,你如何给陛下交代?”



    邓愈心头一惊,恍然地看向顾正臣:“你是想要借刀——”



    顾正臣直摇头:“什么刀不刀的,今日不聊刀了的事。周召这个人跳出来,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今日那些人为了避嫌,可一个都没来上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