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只一层窗户纸(五更)

A+A-

    长江之上,船只缓行。



    顾正臣站在船头,眉宇之间满是忧愁。



    严桑桑安静地看着顾正臣,没有丝毫打乱顾正臣思绪的意思。



    船只进入秦淮水道,顾正臣叹了口气,忧虑地:“江浦悬案,跨度之大,牵涉之多,令人唏嘘。从开国之前李大祥一家灭门案,到罗根夫妇案,前任知县王恩越一家三口案,再到驼子案、唐大案,还有现如今的李善长案!”



    “弄不好,还有一起镇国公案在暗处酝酿。我盘算来盘算去,也不知道他针对我的杀招在何处。咱家不可能出卢仲谦那样的人,只靠着只言片语,一张状纸,还杀不了我。”



    严桑桑拉着顾正臣的:“会不会是他们的威胁之词?”



    顾正臣摇了摇头:“一急覆韩,二急杀镇。覆韩的动作是何等犀利,杀镇的刀子不可能不锋利。这一场布局,一定是有所准备,甚至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公子才会拿出来作为命令下达。”



    严桑桑蹙眉:“现在事情基本上都查清楚了,他即便是要发动,那也无济于事了。证据在这里,哪怕有不利于夫君的事发生,陛下那里也清楚。”



    顾正臣明白这些,只是侧头对严桑桑道:“一起阴谋的背后,必有牺牲。我清楚陛下英明,不会信这些,可一旦事情发生,怕是会连累不少人。土豆、番薯都带来了,好日子就在前面,我不想再死那么多人。”



    严桑桑看向南京城墙:“夫君入宫吧。”



    顾正臣点头,上了岸,进入马车,换了朝服,大步流星地走入皇宫。



    早朝刚散,文武官员朝宫门外走。



    当看到顾正臣时,一个个官员目瞪口呆,尤其是督察院的邵质,今日朝会上刚弹劾了顾正臣,他娘的这人就到了?



    邵质脚向后移,生怕被顾正臣抓住来一顿胖揍。



    虽然这里是皇宫重地,可也耐不住这位国公凶猛。



    刑部尚书开济眯着眼,对一旁的工部尚书薛祥问道:“他怎么回来了?”



    薛祥摇头。



    自己也没收到半点消息,也没听皇帝召顾正臣回京。



    一个在山西主持移民大局的人,冷不丁在金陵现身,着实让人匪夷。



    顾正臣没心思与这些官员寒暄,对行礼的侯爵只是拱了拱,见到李文忠、常茂也在,上前对李文忠道:“曹国公不妨先不要走,我想陛下兴许会召见。”



    常茂问道:“我呢?”



    顾正臣冷脸:“郑国公请自便。”



    常茂甩袖:“顾正臣,你少自傲,早晚有一天你也会栽跟头!”



    顾正臣皱了皱眉头,问道:“所以,郑国公是打算杀了我吗?”



    常茂脸色一变,喊道:“你胡什么!”



    顾正臣目光锐利地看着常茂,一步步走去:“若是想杀我,那你最好是多做几准备,毕竟我不是那么好对付。”



    常茂后退两步,指着顾正臣:“我不与你一般计较!”



    完便匆匆离开。



    李文忠看着有几分狼狈之相的常茂,对顾正臣道:“何必便与他针锋相对,皆是国公,找个会你们两个坐下好好,毕竟勋贵一体,大家以和为贵。”



    顾正臣抬遮过额头看了看太阳,对李文忠道:“曹国公,大白天怎么起这种话来?”



    



    李文忠抓着胡须:“遇到了,总该劝两句。”



    “那我听到了。”



    “哈哈,那就够了。”



    李文忠也只是一,反正顾正臣只听不做,该有的场面话还是需要一下,见其他官员在议论声中走远,便对顾正臣道:“这个时候你现身,明事情有结果了,对吧?”



    顾正臣深深看着李文忠回道:“只剩下一层窗户纸了。”



    李文忠面色凝重:“这层窗户纸,捅破还是不捅破,陛下了算,你可不要强求,惹怒陛下。”



    顾正臣清楚李文忠的担忧。



    他认为自己性子强,是非分明,暗中的人一定暴露出来,且必须得到惩处。



    可到了朱元璋那里,这事就不只是案件那么简单,还需要权衡更多,甚至可能会——雷声大,雨点。



    这个结果,自己能接受吗?



    顾正臣不确定,也不想揣测。



    进入武英殿,行礼。



    朱元璋抬起袖子打了个哈欠,看着才沈勉送来消息,你在江浦杀了一个捕快。顾子,朕在金陵,你就在金陵门外,这点距离请示都来不及吗?”



    顾正臣抬起头,严肃地回道:“陛下,臣有罪!”



    朱元璋拍了拍桌子,带着几分恼怒:“一句有罪就算了?你啊,明明知道这种事不应该如此做,还非要去做,这种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径让朕为难,是让朕难堪!你只是负责调查办案,朕可没让你随意杀人!”



    顾正臣也没解释,就低着头不话。



    朱元璋拿顾正臣没办法,起身道:“你就不能服个软?”



    顾正臣面无表情地回道:“臣有罪。”



    朱元璋摆了摆:“滚起来,吧,你既然公开过来了,就明案件查清楚了,告诉朕,那个人在不在格物学院?”



    “在!”



    顾正臣坚定地回道。



    朱元璋走到顾正臣面前,神情凝重。



    顾正臣看到了一些发白的胡须,还有写满脸上的担忧,不等朱元璋问,便回道:“臣还未曾去格物学院,所以没有十成把握是哪个人。但据当下所得消息与情报,综合种种线索,当不是皇子。”



    朱元璋的老脸终于阴云散去,露出了几分轻松:“不是皇子,这个判断你有多大把握?”



    “九成九。”



    顾正臣认真地回道。



    朱元璋愣了下,哈哈笑了出来:“朕就过,皇子不会有二心。这些年来,朕不曾亏待、苛待过哪个儿子,何况太子稳坐东宫,这里没他们折腾的余地。”



    “既然不是皇子,那其身份你总可以出来了吧,即便是怀疑,也应该有那么两三个名字了,出来让朕听听。”



    顾正臣摇了摇头,侧身抬请道:“陛下,这种怀疑不能宣之于口。若是陛下想要知道真相,还请移步格物学院,到了那里,真相自会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