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李衡:从今天开始虹吸人口

A+A-

    “这如何卖得过去?”薛良更加疑惑,“粮食可是这个世间最宝贵的。”

    “粮食确实是最宝贵的,但那是对我们来,对于一部分人,粮食是可以随时浪费,甚至他们家中粮仓里的粮食堆在那里都能烂掉!”

    薛良震惊地看着李衡,觉得他的这话匪夷所思。

    李衡叹了口气,古代的社会是分层的,豪强是绝不会允许平民知道他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

    否则张角就不是一个个出,而是一窝窝的出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业,你且不必顾虑这些,按照我的去办便是。”

    “喏。”

    陇右有五郡,虽然常年战争,总人口至少还是有十万上下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魏国金融体系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

    当年董卓进洛阳,为了搞钱,就肆意铸钱,结果五铢钱体系崩溃。

    此后中原、河北一直在打仗,粮食成了硬通货。

    后来曹魏官方有尝试过重新铸造货币,也就是重造大汉的五铢钱。

    奈何好几次都失败。

    失败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常年战争的社会里,人们对货币没安全感,粮食就是大爷;二是曹魏的地盘确实大,可铜矿并不多。

    这两点就造成了什么局面呢?

    货币造出来了,但不多,导致货币价值极高。

    货币价值极高对其他产业并无甚影响,但对粮价却是毁灭性打击。

    大量的权贵用货币强行买粮食,导致谷贱伤农。

    最后曹魏官方不得不叫停。

    最最后的局面就是,曹魏地盘大、实力雄厚,但是商业却处于躺平的状态。

    反观季汉,截然不同。

    当年董卓搞钱的时候,刘璋是入蜀的道路给堵住了,钱只流通到长安一带,就没有继续南下。

    季汉的铜矿也比较丰富,刘备、诸葛亮执政的时候,就分别铸造过大量货币。

    对于地盘、人口少的季汉来,商业是其重要财政收入之一。

    这反而给了李衡后面大展身的会。

    当然,眼下给陇右卖纸,肯定是没办法收钱的,连洛阳那种地方都大面积钱荒,更别陇右了。

    收粮食!

    没错!

    收这种硬通货!

    到了傍晚的时候,董宏回来了,他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但他依然站立得挺直,脸上没有一丝不满的表情,可疲惫却掩饰不住。

    ()(e)  “明公,一共三十三户人家,每户五十亩田,都登记完了。”

    李衡接过来一看,顿时有些惊诧:“你腿没跑断?”

    “我让他们测量的。”董宏解释道,“其中有三个人是读过书的,会写字,只是逃难到渭南来,他们协助了我,我打算让他们来当吏员,申报我会提交。”

    “你安排好就行。”

    李衡心里嘀咕着,董宏看起来一板一眼,但做事的时候倒是灵活变通。

    “明公要不要见一见?”

    李衡笑道:“我不见了,你觉得可以的人,那一定可以。”

    董宏倒是有些惊讶,没想到李衡这人这么相信自己。

    这时,王富贵急匆匆赶来。

    这一次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他们一家子都来了。

    “郎君,郎君。”

    “你还有何事?”

    “多谢郎君为我们置办田,多谢董公帮我们置办田。”

    王富贵完,让他的妻将一把蒲扇呈递上去,道:“我们没有其它的财物,为郎君编制了一把蒲扇,请郎君不要嫌弃。”

    “多谢多谢。”李衡连忙接过来,“你们费心了,我都是在按照丞相的吩咐办事。”

    李衡看见王富贵身边站着两個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都身形消瘦,显然是营养不良。

    这要是放在2世纪,绝不是这样的。

    王富贵道:“不瞒郎君,我之前在陈仓县城外的时候,那里还有一些流民,而且许多百姓怨声载道,若是郎君能施仁政,必然会有更多人前来归附。”

    李衡立刻问道:“百姓因何而怨声载道?”

    “一是乡里有恶霸,无人管,经常欺扰百姓,收取口粮;二是陈仓县的粮税收得太高,到了六成,只要郎君施行仁政,百姓必然愿意过来。”

    董宏道:“想必之前司马懿知道我们要来,命下面的人准备军粮,下面的人压榨了一部分。”

    “王富贵!”

    “在!”

    “你去告诉那些人,就来我这里种地,粮食五五对分,犁来我这里领!”

    “好好,我这就去!郎君可真是青天!”王富贵大喜,但随即又问道,“若是人来多了怎么办,郎君的田分得过来么?”

    “你放心,来多少人,我给多少地,不存在不够的,犁也管够!”

    与王富贵一家人道别后,薛良感慨道:“这些人比郎君还着急,人人都想要有一个安稳的地方过日子。”

    ()(e)  一边的董宏却露出了冷笑:“明公,万一明日突然来了数百人,你的犁头够么?”

    “不够就造!”

    “哪里来那么多铁呢?”董宏瞥了他一眼,下巴又翘了起来,“做官最需要注意的是慎言,若是想通过信口开河将人骗过来,非长久之计也!”

    “田老伯。”

    “郎君,何事?”

    李衡问道:“你铁匠铺的铁从何而来?”

    田猛犹豫了一下,延伸突然变得有些闪躲。

    “田老伯,这事若是成了,知道你能得到什么吗?”

    田猛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李衡。

    “现在王师在前,丞相要在渭南大肆开田,需要多少工匠,需要铸造多少武器,你可知晓?”

    田猛摇头。

    “现在就是用人之际,伱也不想你的儿以后一辈子打铁吧?”

    这话一下子就到了田猛的心窝子里,他之所以这么积极,其实就是想依靠李衡,谋一条路。

    田猛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道:“我知道后山那里有铁矿。”

    看着田猛憨厚的样子,李衡确认他没有谎,也不是信口开河。

    后山?

    渭河南岸的平原南面的山,是太白山延伸出来的山峰,属秦岭。

    李衡脑瓜子飞速转动起来,他摆了摆,让薛良和董宏都过来。

    “凑近点。”

    几人凑过来。

    “后山有铁矿。”李衡盯着董宏道。

    董宏眼睛立刻亮了。

    “不要报上去,万一被杨仪知道了,你知道后果吧?”

    董宏呵呵冷笑道:“你能想到,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那就好,我们组织人,去踩铁矿,薛良和田猛都会打铁,我们先把农具批量造出来。”

    薛良道:“好!郎君,这事交给我,你放心!”

    “你造纸,田老伯打铁。”

    董宏却道:“别怪我没有提醒你,现在不仅仅是划田这么简单,过一段时间人多了,粮食不可能马上长出来,他们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