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日出

A+A-

    何大清下班回来就在中院支起了三口大锅。

    傻柱跟着在一旁打下,娄娥还没经历过这么多人熬腊八粥,搂着雨欣在一旁兴高采烈的在那看热闹。

    贾张氏悄咪咪的走过来,“柱子,一会给许家少装点,他家就没个好东西。”

    傻柱笑了笑:“张大妈,您这也忒记仇了吧,老许都躺俩月了,您还不忘初心啊。”

    “哼,他就是两年我也不爱见他。”贾张氏傲娇的斜了后院一眼。

    傻柱嘿嘿搁那乐,也不答不答应。

    一直熬到晚上八点多,傻柱跟何大清一人拿一个大勺开始分粥,刘大脑袋居然排在第一个,傻柱乐呵呵得夸了光天一句学习好,刘海中兴奋的差点找不到北。

    “柱子,给我家少打点,多给东旭添点。”易中海闷闷的道。

    傻柱连忙摆:“易大爷,没事,今儿个熬的多,我又添了点,加上院里的,这粥今天吃稠的”

    易中海也不多,应了一声,“行,你有数就好。”

    许大茂看了看耷拉着脸的何大清,又瞅了瞅傻柱,最后一咬牙,回家把海碗一放,让他妈来打腊八粥了。

    许母骂骂咧咧的走出来,“没用的东西,一天天的,就琢磨不了点好事。”

    傻柱看到许大茂回去了,他也有点心虚,毕竟那天自己气急了,把药师兜给的药偷偷下给许大茂了。

    第一次做坏事,还真有点不习惯,诚实可靠老实本分的傻柱憨厚的笑了笑,给许母舀了一大碗。

    大胖脸美滋滋的喝着腊八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四合院分粥,是不是过年时候还要一起分饺子?”

    秦淮茹有经验,回答道:“过年不分,过年时候要团拜,到时候一起在中院拜年,初一起来愿意动弹,还可以去串串门。”

    娄娥有些期待了。

    第二天,傻柱跟娄娥包的严严实实的到了韩家谭。

    傻柱一进厨房,就赶紧跑到炉子边上,周围已经围了一圈的炊事员,他们看到傻柱进来,都打了声招呼,傻柱笑着点头凑了过去。

    ()(e)  娄娥没来厨房,她这会在王姨办公室,跟个熊猫似的进屋也不脱大褂,直接坐在炉子那,把守放在炉子上空来回烤。

    王姨笑眯眯的看着她,道:“蛾子,今天不用上课了,中午吃完饭,有文艺团来演话剧,记得拉着柱子一起看看。”

    “话剧?”娄娥有点疑惑,她时候倒是跟着娄谭氏看过京剧,后来四九城乱了,她除了上学就只能在家听唱片,再后来就嫁给傻柱了,话剧她还真没看过。

    王姨笑着点头,“对,到时候看看就知道了,这次的艺术团演绎水平很高,是专门申请来演的。”

    娄娥的眼睛亮了起来,她急匆匆的跑到厨房,告诉了傻柱这個好消息,傻柱也愣了一下,这时候的话剧?

    中午,傻柱领着娄娥走到戏台侧面,周围一片姐姐打招呼。

    “何师傅,什么是话剧呀?”

    “娄老师,不用抓这么紧,何师傅又跑不了。”

    然后一片嬉笑声,娄娥伸着脖子仰着头,紧紧的抱着傻柱胳膊,像只骄傲的大白鹅。

    傻柱乐呵呵的跟姐姐们聊天,找了个位子跟娄娥坐下,等着看话剧。

    一阵音乐响起,老上海滩的感觉扑面而来,嚯,傻柱讶然,居然是日出。

    傻柱琢磨了下时间,看来这是要分几天演了,估计还要循环一遍,可能得演一周。

    娄娥跟周围的姐姐们一样,眼都不眨的盯着戏台,完全被剧情吸引,不知不觉的,一个时就过去了。

    迷茫,深深的迷茫。

    这就是周围姐姐们的神情,只演了一个时,分三天演完,然后再循环一遍,等最后再完整的演演一遍三个时的,正好一周。

    娄娥显然有点带入进去了,傻柱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难道更震撼的是后面剧情?

    他有点明白王姨的想法了,娄娥因为资本家姐这个身份能带入进去,其他姐姐们岂不是更有代入感?

    跟傻柱想的差不多,教养院里,姐姐们第一天是迷茫,第二天变成了痛苦,第三天就成了麻木。

    ()(e)  诉苦大会有点控制不住局面了,姐姐们争着要上台演讲,每一个上去的都显得有点歇斯底里。

    七天过去,教养院诡异的平静,姐姐们好像懂了一些事,又好像没懂,大家变得格外沉默,诉苦大会除外,诉苦大会更火爆了。

    娄娥也感受到了这种气氛,因为话剧表演结束后,她再讲课哭的就少了,姐姐们的眼神坚定了许多。

    白毛女讲完好几遍后,王姨安排娄娥开始给姐姐们扫盲,为了完美的完成任务,娄娥回去求着秦淮茹分享学习经验,帮忙备课。

    秦淮茹也很有兴趣,因为傻柱了一句,你教别人的时候,就能体会到老师的思路,对考试有帮助。

    秦淮茹一下子就上心了,她跟娄娥天天在家分析怎么教容易懂,还让傻柱给闫埠贵送了点白面,请教了不少问题。

    东直门,平安粮行。

    蔡全无最近比较烦,腊八节那几天,军管会来通知了新的税收方式,蔡全无一开始没在意,等他去交的时候就有点麻爪了。

    平安粮行的渠道商已经分了出去,现在只有三个业务,沪上的大米跟杂货,津门的白面,以及秦家村的养殖场。

    蔬菜跟食用油都停了,粮食也不再零售了,秦家兄弟每天跟着蔡全无去分配白面,徐慧珍在粮行算账。

    问题就出现了,白面跟大米是直接走的粮食部门,交易以及分配的是军管会,平安粮行就跑腿,记账,钱都不从粮行走。

    蔡全无去把这情况一,都有点没办法,最后一起研究了一下才发现,平安粮行是军管会直属啊,他家的税应该军管会交。

    等蔡全无接到通知已经愁了十来天了,然后大家摇身一变,从交税的变成收税的,平安粮行的人开始跟着军管会干事跑腿打杂,到处宣传新的税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