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积极请战
这个时候不赶紧乘胜追击,那就真是傻子了,付昀冲顾清池使了个眼色,于是顾清池清清嗓子,正色道:「可汗陛下,刚刚我给您分析过留下我们的弊端,现在我再帮你分析分析送我们回去的好处。」
「不劳费心。」多罗可汗一声冷哼,却见顾清池急忙道:「哎!你别这样啊,我和你,你不送我们回去,非要报我们的死讯,结果不但不能得到我们的帮助,不定还要招来大夏的报复,你这是得不偿失…不,是连得都得不到,结果还失去了天大的机会,这个真的是…哎哎哎…」
多罗可汗一挥手,就有左右护卫押着顾清池和付昀出去了,沈明珠一看:得!男女授受不亲,今天把可汗陛下刺激成这样,还没让他动杀心就不错了,自己也赶紧见好就收吧。
于是眼看鞑子护卫走到自己面前,她就连忙举起手道:「不必劳驾,我自己走。」完跟在顾清池和付昀后面,施施然出了大帐。
…
「北面的战事终于结束了,据成国公所言,西夏那边也差不多快到极限,最长半年,最快两三个月,战事就可平息。如今所虑,唯有南海之争。谁能想到这番邦的船只火器竟会如此厉害,我杭州水军纵横海上,从未逢过敌手,就算如今远去琉球吕宋作战,不占着天时地利人和,可总比那佛郎机远涉重洋要好的多吧?竟然胶着到现在。」
御书房内,皇帝看着面前像是老了十几岁的英国公和龙傲天,心中长叹不已,面上却一派严肃地和两个军方将领讨论南疆之战,半点也不提起顾清池沈明珠付昀等人。
「皇上,虽然北匈臣服,可是经过这三场战争,国库只怕也耗损的差不多了,实在不行,依照老臣之见,吕宋琉球那边不如放弃了吧。」
英国公许是失去了两个儿子的缘故,话间完全没有了精气神儿,先前威风凛凛的三军元帅,竟然没了半点儿进取心,出这样令皇帝惊诧的话来。
「国公爷此言差矣。」倒是龙傲天,虽然也因为付昀的死魂断神伤,但身上那股军人的不屈之气始终未倒,闻言立刻反驳,沉声道:「如今皇上发展海贸,国内商人和百姓齐齐逐利,农田日渐减少,桑树林却是与日俱增,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夺取一块富足之地为大夏粮仓,我看了一些吕宋琉球的数据,认为再没有比那个地方更适合存粮的,所以此地万万不可失去。」
他到这里,便顿了一顿,认真道:「更何况,皇上,这场战争虽然残酷,却也不是没有收获。一直以来,咱们的水军纵横南海未逢敌手,难免生了骄傲情绪,如今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日后训练该当更加刻苦用心了。二来,这足以证明皇上当日开放海贸之策乃是高瞻远瞩的英明之策。如果始终固步自封,不知那些番邦发展,最后难免要成为自大的夜郎,那个时候再被人家从海上过来,后果只怕就不妙了。如今有了这样一场战争,足可以给朝臣们警醒,那些当日反对海贸的臣子,当也明白自己是如何鼠目寸光,从此后在此事上,皇上再无掣肘。」
皇帝欣然点头道:「爱卿的没错,都置之死地而后生,破而后立,如今中原遭遇了千百年未曾受过的冲击,天幸我朝君民一心,定能渡过此难关。从此后,何愁不能四海升平,国富民强?」
话音刚落,就听外面有咚咚脚步声响,皇帝这眉头还不等皱起来,就听一个太监扯着尖厉的嗓子大叫道:「回皇上,南海大捷!」
「什么?」
书房中三人不约而同站起身来,就见一个太监满面激动兴奋地进门,手中高高擎着一份奏折,还不等跪下行礼,就见皇帝竟亲自从龙案后走出,不由分一把将他手中奏折夺过,只看了几眼,便哈哈大笑道:「天佑中华!天佑我中华啊!这些番邦蛮夷终于被我们的儿郎败了。」
一面着,就将奏折递给了英国公和龙傲天,呵呵笑道:「你们看看,南海大捷,朕这心中大石算是落了地。」
英国公和龙傲天连忙凑在一起将奏折看了,皇帝在那里不住踱着步子,忽听龙傲天道:「陛下,如今北疆已定,南海也是平定在即,臣请命前往西夏,助成国公一臂之力。」
皇帝叹了口气,沉声道:「爱卿保家卫国之心,朕皆知晓,不过你在边疆苦寒之地守卫数年,如今又经历了一场残酷大战,正该休息,你就在京城好好儿将养吧。」
「臣无病无伤,有什么可将养的?求皇上准许臣之所请。」龙傲天单膝跪下,冲皇帝抱着拳头,一脸坚定。
「皇上,你就让他去吧,不然这子在京城无所事事,也只是惹事。你是不知道,京城这些勋贵纨绔现在都被他揍得不敢上街了。」
英国公在旁边笑着帮腔,只听皇帝哈哈笑道:「罢了,既然你如此执着,那朕就准你所请。哼!纨绔?那些不争气的东西,也着实该教训教训。」
龙傲天连忙谢恩,一双拳头紧紧握了起来,心中炽热,暗道:付昀,你等着,待西夏平定,我定要亲自率军,踏平北匈每一寸土地,我要将那些狠毒凶残的匈奴人的痕迹彻底从草原上抹去,让他们全部灭族,全部。
皇帝和英国公对视了一眼,只从龙傲天的目光中,他们便已明白对方所想,不过这事儿没法劝,别龙傲天,就是英国公也有这个念头。
正在此时,就听太监又在外面禀报道:「回皇上,礼部洪大人求见。」
「宣洪爱卿进来。」
「是。」
不一会儿,五十多岁的洪成走了进来,先拜见了皇帝,接着又和英国公龙傲天分别见礼,之后方出自己的来意,原来就是为了北匈之前投降后所提出的谈判条件,礼部在皇帝的授意下已经拟定了一份对匈政策,此时正要请皇帝示下。
英国公和龙傲天原本想要告辞的,此时听见是从此后大夏对匈奴的政策,他们便不肯走了。
果然,皇帝看完后就将奏折递给了英国公,沉吟道:「两位爱卿都是熟悉北匈之人,尤其是龙爱卿,且看一看这条陈,还有什么可取与不可取之处。」
龙傲天立刻凑到英国公身边,只看了第一条,便断然道:「战败之人,还想霸占着肥美草原?做他的春秋大梦去。皇上,此条不能答应,必须着得力人手立刻监督匈奴人北迁,将他们赶到极北苦寒之地,让他们从此后再也无力南侵。」
完见皇帝不语,他便拱手道:「如果皇上没有合适人选,臣不才,愿请缨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