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刘大夏

A+A-

    汪直了解完情况后马上就心动了,郑和下西洋麾下数万大军,简直风光至极!

    而且还为皇家赚取了数百万两银子,就算自己弄的少点儿,给皇帝上交几十万,自己再留个几十万应该不成问题吧?

    皇帝得了银子肯定高兴,到时候压过高铭当不在话下,不定还可以挑战下怀恩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成为真正的内廷第一人!

    这种既有里子还有面子的好事哪儿找去啊?

    确定了目标,召集下商量一番,汪直便找了个会,向朱见深进言,他先极尽溢美之词称赞了永乐皇帝的诸多功绩,其中尤以编纂永乐大典和下西洋为甚。

    听得朱见深眼里满是向往,大有尝试一番的打算。

    “陛下,这几年建州女真又不安分了,西边套虏也是越来越大胆!朝廷理当派遣大军征伐,可现在朝廷也不宽裕,恐怕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奴婢愿为陛下分忧,效仿郑公公率船队下西洋,为陛下带回银子供大军使用!”见此汪直又给天平上加了一块砝码。

    朱见深刚刚亲政的时候,建州女真三卫犯边,朱见深命李秉、赵辅兵分三路出征,结果大获全胜,并在战后处死了被拘于广宁的董山。

    其后建州三卫不断报复大明,朱见深便准备再次派兵出征。

    套虏则是入居河套地区的蒙古人,他们以此为中心往陕西西部、宁夏、甘肃一带抢掠,然后也被大明打跑了,但是近两年又有部落迁徙到此处,同样需要派兵解决。

    听闻郑和每次下西洋都能为朱棣带回百万两白银,朱见深也非常心动,有了这些钱他不仅可以派兵解决边境问题,还能效仿朱棣修永乐大典,开始编纂自己念念已久的文华大训。

    于是他立刻给兵部尚书项忠下旨,让他把存在兵部架格库中的郑和海图找出来,他要拿来研究一番再做决定。

    项忠便让人进入架格库搜检档案,然而却怎么也没找到。

    ()(e)  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是车驾郎中刘大夏得知消息后,赶在负责搜检的吏员之前把相关文书都藏了起来。

    项忠询问原因,刘大夏理直气壮地答道,“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旧案虽存,亦当煅之。”

    郑和下西洋是花了钱,可赚的更多,不然朱棣修建京城、七征漠北的钱哪儿来的?怎么能于国无益呢?

    不过大明的文官就是这德行,刘大夏还算是好的了。

    早些时候于谦打赢了京城保卫战,朱祁钰给他升了品级,马上就有文官上书劝谏,于谦又没啥功劳,凭啥升官?许长生听到这话的时候人都傻了,还能这样睁眼瞎话?

    项忠也跟刘大夏一个想法,于是上奏朱见深,海图找不到了。

    没多久,消息就传到了许长生这儿,许长生当即冷笑,“依大明律,凡弃毁制书及起马御宝圣旨,起船符验,若各衙门印信及夜巡铜牌者,斩!他刘大夏有几个脑袋敢烧海图?”

    “何况妥善保存档案文书乃是兵部的职责,他们句找不到就完了?”

    “就算京城兵部架格库找不到也不要紧,当年这套海图可是抄录了好几份,南京兵部那边也有,派人去取就是!”

    许长生摆摆,让人把这些话带给汪直!刘大夏也就忽悠下汪直这样不了解情况的,可骗不过他去!而且他上还有王景弘的赴西洋水程呢!要是南京兵部也抵制,那就让王景弘的后人把书献上来。

    把人打发走,许长生回想起刘大夏的资料来。

    这个人非常复杂,从大明文人乃至百姓的角度来看,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官,品行正直、为官廉洁、也有真才实干,他被罢官的时候,当地老百姓流泪相送。

    然而后世却将他称为华夏民族的罪人,他烧掉了郑和的海图,让华夏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e)  客观来,这口锅太大刘大夏背不起,错过大航海时代是多方因素的共同结果,而他也没有烧掉海图,原因就是许长生刚才的,烧这些东西是要杀头的,而且海图不止一份,只烧京城的没用。

    郑和海图实际上也流传下来了,明末茅元仪的武备志里就有相关图纸,如果真被刘大夏所烧,茅元仪又是从哪儿弄到这些图纸的?

    这口锅不能全怪刘大夏,另一个贻害后世的责任则铁定和他有关,弘治六年,黄河在张秋堤防决口,朱祐樘派遣刘大夏为前往治理。

    刘大夏干得不错,在黄陵冈疏通贾鲁河,又疏通孙家渡和四府营上游,以分水势,从胙城经过东明、长垣到徐州修筑长堤,共三百六十里长,水灾得到根治。

    但是他这么一搞也把黄河北流的河道彻底堵死,让黄水全部向南流入淮河,黄河入淮,通常不是一条河道,往往漫流为巨大的扇形行洪区,使得淮北生态雪上加霜。

    清朝的孙嘉淦直接大骂,“自刘大夏筑太行堤二百余里逆水性而祸民生,亦可谓拙于谋矣。”

    刘大夏对黄河的破坏,差不多都快赶上当年挖开黄河的杜充了,这个责任他甩不掉。

    简而言之,这是个道德无缺,顽固保守,目光短浅,一心觉得自己是做好事,却贻害无穷的官员,类似这样的官员,大明实在是太多了。

    要是选个历史人物做对比的话,杨广倒是挺合适的,杨广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刘大夏则是正好相反,当世功臣,千古罪人!

    收回思绪,许长生提笔开始写信,刘大夏就交给汪直去对付吧,只是下西洋一事阻碍重重,光靠汪直一个人肯定搞不定,必须发动更多人的力量才行。

    此前许长生一直都是打闹,尚未干涉朝廷的大政策,这次正好拿下西洋来试试。

    一个时辰后,一群信鸽先后飞上天空,朝着不同的方向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