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

A+A-

    



    第5章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



    夜深,宿舍。



    陈奇深夜工作一般不喝可乐,会喝浓茶。



    他知道这种习惯不好,但仗着年轻可劲造。他上一世年轻的时候,大吃大喝、熬夜打游戏、泡吧、约嫩模,没半点健康作息。



    重来一世就会改么?



    不一定,因为这样真的很爽。



    此刻,陈奇在看韦家辉写的一份电视剧梗概,是港剧常见的套路:一个家族里,哥哥正直仁厚,弟弟狡诈残忍,再加上几个女人,展开了一段爱恩情仇。



    他觉得这个故事很熟悉。



    历史上,韦家辉在tvb做过一部名剧叫义不容情,黄日华、温兆伦、刘嘉玲、邵美琪主演。温兆伦演个坏蛋。



    这个故事有义不容情的影子,却又不完全是义不容情。



    韦家辉跟着他混了,很多事改变了。



    陈奇仔细看了看,认为可以做,与亚视合作,关礼杰、吴振宇、刘青云、周海媚、叶玉卿都可以塞进去。



    他把提纲放在旁边,又琢磨警察故事的事。除了春晚,他还想把上映的场面弄大点,多找些明星助阵,办一场0年代风格的首映。



    粤省顶在最前沿,受香港文化熏染最深。



    起来颇有故事。



    改开后,广东部分地区的老百姓经济状况好转,买了电视,但内地电视台节目太少了,便发挥主观能动性私装鱼骨头天线,插在楼顶指向东南方,就能收看到香港节目。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种鱼骨头天线。



    而当时正赶上“排除精神污染”活动,粤省成了众矢之的,被公开批评:“香港电视每分每秒都在放毒!广州已经完全香港化了!”



    那自然要整改啊,开始强行拆除天线。最搞的是每当有大领导莅临,位于东莞某地的一个大功率干扰电台就会施放出强烈的干扰信号,以制止收看香港电视。



    但粤省外商多,外商非常有意见,你们连香港电视都不让看,能让我们有信心投资吗?



    直至93年,一位大领导来视察。



    当地官员把所有的电视频道打印成表,放在宾馆房间的电视旁,连续几天,大领导都没提出什么意见。于是乎,鱼骨头天线顺势解禁。



    所以粤省的老百姓对香港电视剧、音乐很熟悉的,电影就差了,这会录像带才刚兴起。



    “谭咏麟、梅艳芳、陈慧娴,三个香港歌够了。内地再找几个,费祥可以,张蔷也来吧”



    陈奇圈定了一些助阵嘉宾。



    梅艳芳本就是警察故事的女主。陈慧娴、谭咏麟的专辑都在粤省发行过了,费祥不用,张蔷如今在内地可是超级超级火爆的。



    仅靠张蔷一个人,东方公司今年的营收让所有同行发狂。



    陈奇收到报告吓一跳,反复确认数额,他还得回京跟领导汇报工作呢,估计领导也得吓一跳。



    “今年不太好意思啊!”



    他挠挠头,美金创汇不高、港币维持平稳、人民币却是暴涨,嘀咕道:“公司的任务是创汇,不是赚人民币。我得找个借口把钱花出去,不然太遭人恨了。”



    念及此处,他索性给内地公司写了封信:



    让李玲玉和费祥准备上春晚,让张蔷停止一切活动安心过年。自己十二月份回去,东方公司也得转换门庭,调整结构,正式划归真理部了。



    



    95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



    月末,京城扬起了雪花。



    不大,细细碎碎的洒落在大街巷。变冷的天气抵挡不住年轻人的热情,这日一早,大栅栏新华书店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她磁带发的也太快了吧?今年都第三张了,我好不容易攒的金库都花在买磁带上了!”



    “人家唱歌好听呀!发再多我也买。”



    



    “今天她会不会来啊?”



    “肯定会,你知道这家店经理是谁么?陈奇他妈!”



    “陈奇是谁呀?”



    “龚雪的爱人!开公司的,张蔷就在他底下!”



    “哎呦——”



    一门之隔,于秀丽在店里冷眼看着这帮孩子,哼道:“你迪斯科有啥好听的?又吵又闹,那丫头还顶个爆米花头,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姐,那叫爆炸头!”



    “都一样!我还是邓丽君好,搞不懂现在的年轻人。”



    于秀丽现在厉害了,担任了这家分店的经理,固然借了儿子的光,她的工龄和能力也不能忽视。眼看今天又是一场血战,早安排的妥妥当当,还请了派出所同志来帮忙。



    前门大栅栏本以历史传统和各色老字号著称,但因为飞出了一只凤凰,又多了一顶帽子。



    一提大栅栏,姓陈!



    整条街都知道。



    日后厂公入阁,那大杂院也算故居。



    “到点了,开门!”



    于秀丽一声令下,新华书店门敞开,她拿着大喇叭先出去,喊道:“大家排好队,不要拥挤!张蔷会在九点钟准时到场,你们都是来看人的,要守秩序,不然活动取消!”



    “你取消就取消呀?”



    “要不你试试?”



    于秀丽瞪对方一眼,对方往后缩了缩,国营服务人员不得打骂顾客的余威犹在。



    众人很快排好队,进店购买专辑。



    第一个拿到磁带的发出惊叹:“哇,泳装封面!不愧是张蔷!”



    “泳装?这么大胆?”



    “快点快点!”



    后面的人愈发急切。



    这张专辑叫青春多美妙,是张蔷今年的第三张专辑,一年发三张,听着很多,实则很少了。



    历史上,张蔷第一张专辑叫东京之夜。



    本计划出60万张,刚问世就脱销,最后以250万张的纪录,创造了当时的销量神话。



    第二张更牛逼,卖了420万张。



    音像社的职工三班倒,器都干冒烟了,发行商整夜蹲守,印出来马上装车发货。各地的音像社为了争抢张蔷,破天荒的打破录一首歌给0块钱的惯例,疯狂加价,录一张专辑能给到6000-0000。



    而张蔷在两年内,录制了6张专辑,卖了2000万张。



    96年,美国时代周刊根据全球歌唱片销量,公布了“全球最受欢迎歌女歌”的前六名榜单,她排第三位,也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的内地艺人。



    她基本没有原创歌曲,全是翻唱。



    但无所谓,她那副电音嗓子张嘴就是迪斯科,大家就是爱听。她还唱过冬天里的一把火呢



    如今张蔷签约东方公司,属于独家垄断,专辑销量让所有人惊悚。



    即便没有陈奇的指令,公司也不敢给她再发了。前两张卖了600多万盒磁带,每盒利润2块5,一个人给公司赚了一千多万人民币!



    要吓死人的。



    所以陈奇主动想着花点钱,免得麻烦。



    (本章完)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