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与太古地产的合作

A+A-

    第592章与太古地产的合作



    约翰施怀雅笑道:“这点杨生放心,我这最后一个要求绝对对你我双方都有好处的,这是关于你我的饮料产业与制产业的。”



    “来听听。”杨文东问道;



    如果是合则两利的生意,那自然可以考虑,别太古这家企业他未来不可能收购,就算是自己的目标怡和系,如果眼下的合作有利,那自然也可以答应。



    约翰笑问道:“我知道杨生在马来西亚投资了大量地皮,准备改造成甘蔗农场”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确有此事。”



    当初他与郭贺年的合作,是两家私人公司的合作,没有对外公布的义务,也不想着到处;



    不过随着郭贺年在马来西亚大规模的投资,外加香港这边大量的屈臣氏员工前往参与开发,自然就逐步的走漏了消息,涉及到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当投资落地的时候,也不可能做到隐瞒外人。



    “佩服,杨生的胆量真大,我太古集团,可不敢在东南亚投资这么大规模的土地的。”约翰道。



    虽然自己是英资企业,可这也并不能保证自己的投资在一些不确定的地方就是绝对安全的;甚至就算安全性没问题,但陌生地方能不能有回报,也不敢保证;



    涉外投资,即使是美国资本,很多时候也被亏的吐血,但也没办法。



    杨文东则道:“那约翰你的意思是想跟我一起投资东南亚”



    站在任何一个人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投资的确是风险太大了,但核心其实在于郭贺年这个人,未来的亚洲王,在整个制产业链中,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不是与郭贺年的合作,那即使是作为穿越者知晓马来西亚未来的投资环境是安全的,也不会去投资农业的,绝对可能会亏。



    约翰摇摇头道:“不是,我是想锁定你们的未来的部分类期货订单。”



    “这没问题,我也就很乐意与任何客户合作。”杨文东点点头道。



    大规模的粮食贸易,紧急需要的情况下其实是非常少见的,大部分都是提前签好合同,或者在国际市场购买期货订单,甚至期货诞生的本意,就是为了帮助农产品销售;



    本质原因是工业品、石油都是可以存储的,而农业品不行,放时间长了就会坏,这个损失任何国家都承受不起,于是合同制与期货便诞生了;



    类也是一样,国家上的贸易基本上都是期货制度,这也是为什么几年后内地有一次严重缺,找到王郭贺年后,他也短时间无能为力,后来还是用了很多招数,才偷偷摸摸的买了一些平价卖给了内地。



    约翰笑道:“好,涉及到多少金额与价格,我旗下的饮料工厂会与屈臣氏协商的。”



    “行,我也会与屈臣氏一声。”杨文东回道;



    双方老板只是决定是不是合作,后面自然有下去负责了,如果价格差不多那二人只需要最终知道或者签字即可,如果价格始终谈不拢,那球才会再到二人中。



    这其实也不算是很大的合作,不过工业合作可以是非常长期的,几十年都有可能,这个金额总的算起来,就可能远比一个地产项目大了。



    约翰施怀雅眼见今天还比较顺利,便又问道:“杨生,太古与屈臣氏也算是竞争对了,希望我们以后的合作,不会因为这些而受到影响。”



    “那是当然,饮料市场多大我们算的了什么”杨文东摇摇头笑道:“至于可乐代工,我们不过就是做苦力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竞争对,我们可算不上。”



    全球的饮料产业规模,远超过香港的gdp,他们两家的饮料业务,不过是市场的九牛一毛罢了;



    



    以后红牛或许能够成为饮料行业的巨头之一,但太古并不会,未来几十年它还会是可口可乐的代工厂,纵然借着内地市场规模也不,但远比不上红牛的,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



    这种情况下自然也算不上竞争对,自己的类种植面积巨大,以后也是需要稳定的客户的。约翰施怀雅点点头道:“那就好,希望未来我们在香港能够和平发展,没必要为了一些生意而发生冲突。”



    太古集团上一次错失货柜码头,就是因为作为海外贸易为主的洋行,他们大概知道长兴集团如今的实力,不敢实打实的硬碰硬;



    这次在知道杨文东想要蓝烟囱旧址后,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反正自己卖给谁也是卖;



    “没问题。”杨文东顿了顿又问道:“约翰,太古集团我知道不接受投资,那不知道你们旗下的其他业务,考不考虑与其他资本合作”



    约翰施怀雅脸色一变,谨慎道:“国泰航空不接受投资,海运也是一样,其他香港内部的业务,我太古其实经营的也不错,但如果条件合适,也可以考虑。”



    “哈哈,航空与航海我就不参与了。”杨文东笑道:“我知道太古集团成立了地产公司,我想投资这个,你觉得怎么样”



    国泰航空可以是太古集团的命根子,也是太古称霸香港的根基,全港英资除了在中环有着大量大厦的置地,其他任何业务也无法与之比拟;



    除了航空,太古集团的海运业务也很不错,加上苏伊士运河之事,只要有个旧船就能赚到不少钱。



    这两个业务,杨文东也不准备投资,海运自己就有,而航空虽然一直暴利,但马上就要石油危了,也没啥可图的,本身太古也不可能出售国泰股份;



    原先历史上如果不是港龙航空背靠内地,逼的太古不得不让出部分国泰股份给国资,并筹划上市。



    “太古地产”约翰施怀雅想了想道:“杨生,太古地产目前的股份也不准备出售,不过太古地产旗下有很多地皮准备开发,我也准备与华资合作,杨生要是有兴趣,也可以派人前来,我们双方协商,看看哪些项目可以合作。”



    “那也行,我会让长兴地产的人过去的。”杨文东点点头道。



    其实英资的地产公司,如果不能成功并购,那收购股份反而不划算;



    因为这些英国鬼佬对于地产几乎一窍不通,白白有了大量优质地皮,却开发的利润极低,甚至亏损,这也是为什么原先历史上李嘉成对九龙仓下,实在是九龙仓坐拥价值50亿港元的地皮,结果因为不会经营,搞的市值只有0个亿,这种情况下,李嘉成不动其他华资也会。



    太古集团掌控太古地产00%股份,那直接合作开发地皮就行了;



    如今香港市场上,英资与华资合作开发土地,基本上是英资出土地,华资出人,合资后先集资买下地皮,让英资公司拿到现金回本,然后合资公司运营后利润各分一半。



    这样的模式,看起来英资赚到了一大半,但实际上掌控运营的才是老大,随便在中间做点脚,英资那群废物根本就不懂,而且过程绝对合法。



    再者来,只要低价不跌,那华资就是几乎一分钱没出,平白获得一部分利润,这也已经是大赚了;



    0年代华资多家巨头崛起,与英资坚持的这种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与施怀雅会面结束后,杨文东叫来了郑志杰,将合作内容告知了他;



    郑志杰道:“这些合作倒也可以,双方都能获利,只不过不清楚祁德尊为何愿意让出部分股权,估计太古集团给了不少好处了。”



    “去问一下就知道了。”杨文东道:“让他明天来一趟我这边吧,和黄最近的市值突破5亿,也可以庆祝一下了。”



    如原先历史上一样,祁德尊的能力很强,和黄在他的中,股票一直大涨,虽然其中的泡泡也很大。



    p:求月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