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狂笑
长孙无忌明显不认可李承乾的话,没有继续再问,慢慢起身向李承乾行礼:
“今日多谢太子殿下,臣不会让你失望。”
“拜托舅舅了!”
李承乾也没想过长孙无忌会信,他是失败者,失败者没有资格让人相信。
若不是几句话保住侯君集和杜荷的性命,他们两个也不会信李承乾。
“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长孙无忌离开东宫后,李承乾兴奋的笑声传遍四周:
“交趾!交趾!稚奴,你是我唯一的光!”
中国粮仓就那么几个,现在东北还没回来,内蒙还没开发,只剩下湖广之地,关中平原,天府之国等地。
原先李承乾是想拉拢李恪这个安州都督,毕竟他所管辖的地方就是后世湖北安陆,也就是明嘉靖皇帝登基之前的封地。
如今有了交趾这地方,他不用再为前期计划所需要的钱粮担心。
最重要,有了交趾郡他便有了退路,哪怕最后登不上皇位,他也有资本起兵。
而另一边长孙无忌正想要去见李治,半路上却得到李世民的召见。
刚到甘露殿,李世民的一句话让长孙无忌惊骇不已。
“无忌,佛道两教可以利用,不能影响到朝局,这里面的度你们要把握好。”
“臣明白。”
李世民打开奏抄,漫不经心的开口:
“高明跟你了什么?”
长孙无忌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出:
“太子并无轻视陛下之意,望陛下明鉴。”
“他没错,我还不至于认不清自己。
明年出征,并州府兵的武器和抚恤由并州都督府出,以稚奴的名义!”
长孙无忌陡然抬起头,眼中难掩骇然之色:
“陛下,这”
话还没完,便被李世民抬打断:
“稚奴需要历练,他既是并州都督,先把并州政务处理好。
修书一事我也会给稚奴会,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他自己。
就像高明的那样,这一切都是时势所逼,他不怪你,我也不会怪你。”
长孙无忌恭恭敬敬跪倒在地:“臣不会忘记妹妹,永远不会辜负大唐。”
“我信你,褚遂良不在长安,你回去让长孙冲暂代褚遂良的职位。”
“是!”
长孙无忌站在李治一边,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也知道李世民知道。
()(e) 因此,长孙无忌一直有所顾忌,没有彻底放,才一直被李泰压制住。
李世民今天这些话,就等于告诉长孙无忌,放去做,太子之位能者居之。
‘军心?’
李世民望着长孙无忌离开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高明一直想要军权,为何要让稚奴去收拢军心?
还有交趾,这地方属岭南道,离长安太远,除了给自己留退路,没有任何用处。
退路?’
忽然,李世民眼中精光闪过,嘴里喃喃自语:
“或许是给我听的!”
李承乾并没有这么想,他只是纯粹想让李治知道还有军心这条路,为以后做准备。
就像当初与李世民谈论佛道两教,也是如此,他相信以李治的聪慧,定然能明白跟李泰抢夺文人之心是抢不过的。
原身也曾试着从文人方面入,可是哪怕有太原王氏,贞观宰相王珪之子王敬直相助,他一样不是对。
没办法,谁叫李泰这人实在有才,他所表现出来的为人处世,才叫有古君子之风。
而李承乾为人,那就是卑鄙无耻下流的人。
自从李祐去服役后,清风亭少了个钓鱼佬,李承乾又变得暴躁:
“王七,跟你了多少遍,饵料不要倒那么多,你想气死我然后继承我的鱼竿?”
王七嘴角微微抽搐:“太子殿下,湖里没鱼了,都被齐王捞上来吃完了。”
话音刚落,两条鱼从湖面跃出,在空中甩了甩尾巴后再次钻进湖水。
“”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微微颔首:
“是我误会你,原来是湖里没鱼了,明日再去买些鱼回来,要买那种傻里傻气的鱼。”
“是!”
“今天不钓了,太常寺那边有传来消息吗?”
“有,早上李太常已经去文学馆了,谈的如何目前不得而知。”
“能等一个月才过去,足以明李淳风是個聪明人。
岳丈举荐的人快到长安了,你去把弘文馆的牌匾换掉,换成以德斧人,以后岳丈举荐的人都住在里面。
记住了,是斧头的斧,别写错了!”
“啊?太子殿下,这样好吗?”
“不好吗?”
“好!伱是太子,你了算!”
王七本以为自己已经麻木,没想到李承乾比他想的还要跳脱:
()(e) “我还以为以德服人,是用德书揍服别人。”
“孤陋寡闻,我还有以理锯人,你要不要试试!”
“不不不,人不想试!”
与此同时,李淳风在文学馆等了一个时辰后,终于见到了李泰。
“让李太常等这么长时间,实在过意不去,还请李太常见谅。”
“不敢!魏王公务繁忙,臣等一等没关系。”
“那就好,那就好!”
李泰圆嘟嘟脸蛋露出憨厚的笑容:
“不知李太常找我何事?”
“原先太子让我在弘文馆讲学,顺便与弘文馆学子探讨天文地理,使晋书能够快点完成。
如今弘文馆学子都在文学馆,臣想跟魏王借几个人帮忙,让臣尽快修完晋书。”
李泰目露思索之色:“我记得李太常修的是天文律历五行三志,这你该找萧屿萧特进。
这样,我明天让萧特进去太常寺找你,需要什么你就找他,兰陵萧氏的藏书还是挺多。”
“多谢殿下!”
“不急!”
李泰摆了摆:“你既然曾在弘文馆讲学,又能编修史书,想来学识没问题。
不知你对道家学了解多少?”
“臣在道观中长大,家父是道士,对道家学也算粗通。”
李泰一脸惊喜:“李太常,能否留在文学馆讲讲道家学?
你也知道,文学馆学子众多,不过大多学的都是儒家之学,道家学不甚精通。”
李淳风面露难色:“臣要编修晋书,若魏王殿下不嫌弃,臣每旬可来文学馆一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驷马难追。”
李淳风心中忍不住对李泰升起怜悯之心,如此天真怎么能斗得过太子。
在李泰看来,能编修史书的每个都是才学渊博之士,而且这人还是弘文馆讲师,定然知道修书之事。
“李太常,你在弘文馆可曾参与修书?也就是大哥所的那部旷世巨作。”
“东宫还在做准备,并未开始修书,按照原计划,臣是负责道、阴阳两家。
如今弘文馆已经解散,想来修书一事也与太子无关,殿下是准备编修这部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