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A+A-

    从都城到西南,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行了近一个月才终于赶到西南, 暂且驻扎在蜀郡城外进行短暂的休整。蜀郡太守亲自出城迎接, 恭请晋王贺苍临入住太守府,却被苍临拒绝,只是简单地寒暄了几句, 因为军务繁忙而拒绝了太守的邀约,与大军一起,驻扎在蜀郡城外。

    这一路过来, 苍临几乎是与大军同吃同住, 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皇子和元帅的身份而产生任何的优越感。倒是让军中很多对他一直不看好的人对他产生了很大的改观,这其中, 最明显的就是孙乾与武英两个行军总管。

    武英看起来更为内敛,所以他的态度其实并不是十分的明显, 但外向的孙乾的变化就更为直观一些。出征之前他应该听了不少都城之中关于苍临的传言,跟大多数人一样都觉得这个晋王资质平平, 又一门心思都在养男宠之上不务正业,所以起初面对苍临之时的态度并不怎么客气。但经过接触之后,发现这个晋王似乎要比他所想象的强的多, 加上苍临平日里带人谦逊有礼却又不卑不亢, 商讨军事之时格外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却又总是能有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他的观点虽然常常出人意料,但是仔细想起来总会有他的道理, 偶尔连武英都忍不住称奇。

    孙乾与武英相识多年,对自己的这位老友格外的信任,甚至到了盲从的地步。他察觉到武英对苍临的欣赏,所以自己面对苍临时的态度也就发生了近乎翻天地覆的变化。

    而这些所有的变化都被苍临不动声色的看在了眼里。他却仿佛什么都没察觉一般,每日不是在帐中看书研究地图,就是到校场之上跟兵士们一起操练比武。连日下来,有心人逐渐发现,不管这位元帅出现在哪里,他身后总会跟着一位身体瘦削,容貌清隽的年轻侍卫。

    堂堂行军元帅,身后有一两个侍卫当然不稀奇,只是这个侍卫的面容实在是太过俊美,加上晋王是个断袖的传言,很难不让人多想。但出人意料的是,两位行军总管居然没有任何的表示,因此军中虽然有些人颇有异议,却始终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风声。

    甚至就好像连苍临本人都没有被惊动。

    但其实,军中的所有传言苍临都清楚的很,除了景逸与景峰,在军中还有不少他事先安排进去的人,这些人隐藏在军中的各个位置,看起来与普通的士兵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连苍临本人都不可能认出他们来。他们并不会与苍临直接接触,却能在第一时间把军中的所有风吹草动传到苍临耳中。

    苍临的目光从手里的字条上扫过,看过之后微微挑了挑眉,随手将那字条扔到一边,才伸手从书案上拿起地图,又低头看了起来。

    伏玉刚洗过脸,从屏风后绕了过来,他刚刚陪着苍临去校场上呆了一会,苍临跟几个副将切磋了几轮之后,回转身来非要试试伏玉的功底,与他切磋几招。伏玉早就清楚这人一直以来跟着荀成学武,武艺高强,自己连三脚猫的功夫都算不上肯定不是对手,但对上苍临那双黑亮兴致勃勃的眼睛,还是忍不住应了战。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其实伏玉能感觉的到苍临其实是手下留情了的,但奈何两个人实力实在是太过悬殊,最终伏玉滚了满身的泥土,气喘吁吁满身是汗地回了营帐,反观苍临,倒是颇有几分神清气爽的样子。

    伏玉顺手从苍临书案上拿过那张字条,匆匆扫过之后,看向苍临,调侃道:“晋王殿下好男风的传闻从都城传到军中,这回怕是又要从军中传回都城了。”

    苍临不甚在意的样子:“不过是一些人捕风捉影而已。我自问在军中与你没有任何的逾越,你更是没享着什么特例,一路急行军而来,跟着吃了不知多少苦头。我这个行军元帅做的问心无愧,连孙乾与武英二人都挑不出什么错处,我就算好男风又能如何?”

    伏玉弯唇看着他,伸手将那字条凑近了烛火:“你是不在意,但是景逸他们每日听着这种传言,倒是急的很。”

    “随他们去吧。”苍临道,“今日调查汉阳城的斥候已经回来了,汉阳城中现在有守军四五万,并且加固了城池,由陈原亲自坐镇,意图死守汉阳城。我们现在虽然兵力占优,但汉阳城毕竟易守难攻,如若不想好对策,直接进攻容易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下场。”他抬手捏了捏自己的眉心,“大战在即,一切以战事为重,谁还有心思管这些胡言乱语?等顺利拿下汉阳城,拿下首胜,很多人也就可以闭嘴了。”

    伏玉拿起桌上的剪刀,抬手剪了剪烛芯,让烛火变得更亮一点,凑在苍临肩头往地图上看去。汉阳城在蜀郡城西几十里外,是西南与大周最先接壤的地方。想要收复西南,必须要先拿下汉阳城。也正是因为如此,陈原派重兵守在汉阳城,意图死守。

    如苍临所,这种情况下,想要攻下汉阳城实在是不怎么容易。如果仗着兵力的优势强攻虽然有胜算,但也是惨胜。他们此次出征的目标毕竟是整个西南,是想要彻底铲除陈原的势力,如果在汉阳城牺牲太多兵力,那么后续的战事的胜算就要的多。

    所以这第一战,必须十分的谨慎,而且首战只能胜不能败。

    两个人盯着地图看了许久,相对无言。两个人先前都未接触过什么战事,一时之间也很难有什么头绪,只看的眼睛都酸了,也没想起什么对策来。

    外面天色在不知不觉间又暗了下来,苍临放下手中的地图,抬眼看见伏玉微微发红的眼,有些心疼地摸了摸他的脸,回手将地图合上,站起身来:“今日就到这儿吧,在这儿干坐了一个时辰,也没想出什么办法来,等明日上午,我让人请两位行军总管及他们帐下的诸位将军过来一起讨论。”

    伏玉抬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我先前一直以为,行军仗靠的是武力,现在才觉得,更是靠的是脑子。”着他敲了敲自己额角,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算是挺聪明的,但是现在看看,不过是聪明而已,私底下的事上或许能占得一点便宜,这种关乎国家社稷的大事却帮不上什么忙了。也怪不得南夏到了我这儿亡了国,我天生就不是一个能做得来这种事的人,就算这天下还在我手里,也只会害了这天下的百姓而已。”

    苍临走到他身后,抬手替他揉了揉额角,温声道:“南夏亡国的原因你我都清楚,那是从你父辈,甚至祖辈开始一点一点累积下来的问题,到了你坐那个皇位的时候,一切就已经无法解决了。其实当年就算陈原没有动手,你那个短命的哥哥坐到了这个位置,南夏也同样走不长久了,国运至此,是人力无法改变的,你又何必归咎于自己身上?”

    伏玉向后靠了靠,微仰头对上苍临的视线,一双眼睛里闪着光:“将来若是有人撰写史书,提起我来也不过是一个怯懦无能,甘为傀儡任人摆布的亡国之君而已。也就在你眼里的我永远都是好的。哪怕我一无是处,毫无作为。”

    苍临低下头看着那双永远都闪着光芒的眼,忍不住低下头来,落下了一个吻:“将来前朝的史书,我会专门找人撰写,尤其是关于你的部分,我不会允许任何人来污蔑你。”

    伏玉弯了眼角:“还没登基,倒是有了几分一不二的帝王气度,只不过放在这种事上,只会让人诟病而已。”

    “那就诟病吧,正好你是怯懦无能的亡国之君,我是昏聩不明的昏君,百年之后咱们两个都不在了,也总会有人把咱们两个放在一起提起来,那倒也不错。”苍临到这儿,忍不住笑了起来,“至于我自己,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百姓就够了。”

    伏玉抬手,轻轻地拍了拍苍临还按在自己肩上的手,坐直了身体,慢慢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那就身后事身后再吧,如果你堂堂正正为人都不在意那些,我又有什么好在意的。”他凑过去在苍临脸上落下一个吻,“该巡夜了,我陪你一起在营中转转。”

    苍临抬眼,发现刚刚残存在伏玉眼底的那一丁点的阴霾已经完全的散去,一直以来好像都是这样,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一直在意,不管是过去的遗憾还是对将来的担忧,因为他一直都清清楚楚地活在现在。

    苍临伸手勾了勾伏玉的手指,宽大的袍袖将二人的手遮在里面:“走吧,一起巡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