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陆逊涅槃,李源升官

A+A-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江水涛涛,犹如铁骑冲阵,掀起漫天浪花。

    江心处,却有一艘漕船顺着潮流沿江而上。

    “令史,我们已经进入浙水了,再有两日便可到达海昌。”

    黑衣护卫轻声禀告道。

    陆议端坐船头,似乎还沉浸在涛涛江水拍岸时一往无前的声势中。

    良久,微微叹气道:“我已经不再是东曹令史,世上也没有陆议这个人了。以后我就只是一个叫做陆逊的海昌屯田尉的官而已。”

    “令史”

    黑衣护卫神色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

    往日丰神俊朗,谈笑风生的神态早已消失不见。

    只见到他日益消沉的容颜,以及隐约可见的斑白两鬓。

    荆州的事情对主人打击太大了,可以几乎所有的谋划都在人家算计之中。

    就在主人以为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被人一举击破,所有筹划功亏一篑。

    而主人也因此被迫放弃吴郡陆氏家主的身份,改名下放到海昌当一个的屯田尉,远离建邺这个江东政治中心。

    顾名思义,屯田尉不过就是带着一帮囚徒和流民种种地

    的不好听一点,主人十年内很难再回到建邺了。

    人生短短几十年,又有多少个十年可以荒废呢?

    这一个多月来,陆议何尝不是深受煎熬。

    他少年失怙,从祖族人大多死于庐江那场战事之中。

    十几岁就背负起重振吴郡陆氏的重任。

    直至被孙策召入讨虏将军府任职,自以为历尽苦难之后必将一飞冲天。

    而且无论智谋韬略,在江东年轻一代中无出其右者。

    待孙权继任讨虏将军,更是提拔他为东曹令史,掌管江东密谍,视其为心腹中的心腹。

    可是主公命他做的最重要的任务,却毫无成果惨败而回。

    不仅让江东放在荆州的所有密谍一扫而空,还填进去了大量财物。

    要知道主公孙权给自己的经费几乎差不多江东六郡一年的赋税,却都打了水漂。

    ()(e)  要不是赤壁大战,大都督周瑜也得到了不少缴获。

    光他损失的钱财,就会使得江东所有官员的俸禄没了着落。

    就凭这一点,他陆议就百死难辞其咎。

    然而即便有大都督的缴获,江东自赤壁大战以来,府库也已空空如也,需要多年蛰伏才能慢慢恢复生。

    若不是主公极力维护,就算荆州不发文过来,陆议也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勇气活下去。

    他几次想要拔剑自刎,以谢其罪。

    但又想到爱人还在刘备老贼里,等待自己去把她接回来。

    还想到主公为了让自己活命,不惜冒险用李代桃僵之计,杀了一个面貌相似之人代替自己把头颅送去荆州。

    实话,这错漏百出的计策,哪里瞒得过精明的刘备,以及他下那些智计高绝的谋士。

    但孙权为了他,就这么做了,不惜被刘备识破率军攻打江东,还是毫不犹豫的做了。

    陆议怎么敢为了自己的脸面,而罔顾主公一片爱护之心,就这么匆匆结束自己的生命。

    某种意义上,陆议的性命现在开始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而是主公孙权的。

    他没资格随意处置自己的生命。

    但就算再一刻钟前,他还在迷茫,还在深深自责,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怎么办。

    然而就在此时,当他看到莽莽江水掀起波涛拍向岸边巨石的那一刻。

    他被深深震撼了。

    他眼睛越来越亮,他心中的迷茫被江水渐渐击破,似乎就像佛家所的涅槃重生一样,他悟了。

    “呵呵,是我觑了天下英雄。你看这滔滔江水,明知粉身碎骨却依然一往无前。我们何必还要沉溺过往?失败了从头再来又有何妨。从今日始,我不再是以前那个陆议,就以海昌屯田尉陆逊重临世上。陆议已死,他日陆逊之名定将传遍天下。”

    陆议突然振身而起,指着钱江潮水朗声长啸,全然没了先前颓废之态。

    护卫愣愣的看着自家主人,一时间心潮澎湃。

    暗自心道,主人不愧为江东最杰出的青年俊彦,短短月余便从颓废中走出来。

    或许真的能像主人所,陆逊之名将来有一天会传遍天下。

    ()(e)

    当陆议在钱江潮水中悟了,真正化身为陆逊之时。

    李源却在仓库里看着那一箱箱金珠宝贝头疼不已。

    “这么多钱财,我该怎么花啊?!”

    “我尼玛,原本只想抱着老刘大腿,去蜀中做个散官地主。哪知道官是越做越大,钱是越来越多。这样下去,太引人注目了,老子这钱花不出去还有啥用?”

    不错,李源又升官了。

    他原先官职是荆州牧府长史,秩千石。

    但因为有别驾殷观在,所以他的长史之职几乎就是个只拿俸禄不做事的虚职。

    现在就因为他与庞统一起定计,将江东针对荆州的阴谋一举荡平,还提出了青苗法的治政之策。

    刘备便认为他不仅智计过人,还有治理政务之能。

    于是表他为武陵太守,克日前往临沅赴任。

    武陵郡原本乃是下等郡,太守秩比两千石,看起来比州长史高了没多少。

    可是自灵帝设州牧以来,郡太守一级便有募兵守境之权,等同一个独立王国。

    州牧府所在的公安又在郡内。

    若是把刘备的势力算作一个国家,李源就相当于司隶校尉,全国郡太守之首。

    虽目前刘备势力只有南郡、武陵、零陵、桂阳、长沙,以及半个襄阳郡,但李源这个武陵太守绝对算的上是文官中最有实权的官员之一。

    至于原先张飞指定的代武陵太守巩志,刘备准备把他调召回公安左将军府另做他用。

    不过范疆、张达两位日后的二五仔,却依然留在武陵,各自领本部兵马协助李源。

    巩志是地地道道的武陵豪族大姓,刘备把他调去公安,摆明了就是把武陵当做试点,推广青苗法。

    而施行青苗法的首选之人,就是他李源。

    “尼玛,我就是一嘴炮王者,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咋做啊!”

    想到这件事,李源不禁又哀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