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福元昌换青霉素

A+A-

    看到曹军长已经大丰收了,嫉妒让赵厅长面目全非,拉着林三七就往其他车箱走去。



    赵厅长的都发抖了,几乎是对旁边的干事吼出来的:



    “还愣着干嘛?赶紧打开车门,让林专员瞧瞧呀。”



    干事一个个被吓得脸色都变了,忙脚乱一个个打开车厢的大门,扑面而来一股子陈年茶叶的香味。



    只见赵厅长一个快六十岁的老头,身型矫健一下子就跳到了车厢上:



    “林,你看,你快看,这些普洱茶都是根据你的要求,我们千辛万苦从一个个偏远寨子,一家家普洱茶厂里找来的。



    这里面有曼松、冰岛、班章、凤凰窝、薄荷糖、困鹿山、猫耳朵、倚邦等等,反正你当初给我们的清单,我们动用全省力量全部都去了。



    而且林啊,你看,你看”



    赵厅长激动地拿出几饼普洱茶来,像一个马上要破产的茶厂老板一样:



    “这些茶叶包装,我们全部都按你的要求,原汁原味按老包装来,没有一丝改动。还有这个,这个是用棕叶包的,这还是新茶。



    林你再看这边,这边都是我们的陈年老普洱,各个年份的都有,那些已经烂掉的我们都扔了,拿来的都是品相最完美的。”



    林三七眼尖,高喊一声:“等等。”



    完,林三七也跳上了车厢,接过赵厅长里的一饼茶叶。



    这饼茶叶上面有一张破旧、古老的纸张贴着,字体呈褪色后的红色,上面写着“福元昌”三个字。



    如果是在205年看到这饼茶叶,林三七可能还会怀疑是碰到假货。



    但在962年,林三七丝毫不会觉得这普洱茶会有假,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他挖到宝了。



    福元昌号普洱茶,因为存货少,名气大,估计后来被哪个资本找到了一批陈年老货,然后开始炒作。



    福元昌茶庄,创立于清朝光绪年间,坐落于易武山,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而闻名。



    该茶庄专精选易武山大叶种茶,与倚邦叶茶种迥然不同,经过精心研制,最终呈现出陈期逾百年的珍稀品质。



    其圆茶内飞分为蓝、紫、白三色,汤色呈粟红,明亮诱人,水底陈香悠长,回甘如泉涌。



    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茶气的强烈醒神之力,仿佛能贯通全身,因而被誉为“普洱茶王”。



    好吧,以上这段文字其实是作者抄的,但也是想告诉大家,为什么林三七一看是福元昌号普洱茶就两眼放光不再淡定的原因。



    因为光是一饼茶(35克),普通价格在0万至0万之间,最贵和饼直接炒到了上千万,足见其珍贵与独特。



    这喝的是茶吗?这踏妈喝的是金钱和特权。



    所以这下轮到林三七激动了:



    “老赵,这福元昌号普洱茶你从哪里搞来的?这可是宝贝啊。”



    赵厅长眨眨眼,脑子里迅速就回忆起福元昌号茶叶铺来。



    这家茶叶铺现在已经是国营茶店了,前店后库,那个仓库里堆满了普洱茶,因为保存不当很多都发霉发烂了。



    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工作人员不得不戴着口罩,忍着霉味挑选出品相较完整的茶叶饼来。



    如果真是宝贝,福元昌号茶叶铺怎么没有好好保存?



    虽然赵厅长满脑子问号,但奸商本质发作,让他出来的话就不一样了:



    “啊呀,林同志,你是不知道呀,为了搞到福元昌号普洱茶,我们可是费尽了心思,把整个云楠都翻遍了。很多收藏家还不肯卖,最后为了服从大局才贡献出来的。”



    林三七心想,收藏家敢不自愿贡献吗?你不自愿,就有人会让他们自愿。



    “对了老赵,这福元昌号普洱茶你们一共运过来多少饼?”



    赵厅长从工作人员里接过清单,翻了几页才道:



    “各个年份的都有,一共找到了五千多饼。”



    



    到这里,赵厅长心都在滴血,早知道这福元昌号普洱茶这么被林三七看中,他好歹把烂掉的茶叶也拿过来了。



    哪怕半价出售那也是一大笔钱啊。



    林三七却是快乐疯了,五千多饼福元昌号普洱茶,就算他半价卖这得值多少钱啊,又发财了。



    赵厅长这时候看着清单继续道:



    “林,你别急,我们另外还把乾利贞宋聘号茶庄的“红标”宋聘、同庆号茶庄龙马号、同兴号的金瓜贡茶、敬昌号的七子圆茶、杨聘号茶庄的杨聘圆茶等等,都搜罗来了。



    而且根据你的要求,所有茶叶包装我们都没有动过,全部是原装货。



    你看,从这节车厢开始,往那边过去一共20节车皮,全部都是各种普洱茶。后续还有好几列普洱茶会陆陆续续送来”



    “好好好,老赵你们辛苦了!”



    林三七激动地搓着,开心坏了,这些顶级普洱茶到,他已经完全可以把普洱茶市场给砸崩盘了,顺带还能“敲诈”一番普洱茶协会。



    这些狗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是时候让他们吐点出来,为国家做贡献了。



    咦,等等,林三七突然竦然一惊。



    心想坏了,自己什么时候也沾染了这个臭毛病,动不动仇视生意人,动不动要查抄他们的财产?



    看到林三七脸上一会儿青一会儿黑的,赵厅长有点拿不准了。



    “林,林?”



    林三七清醒过来,笑呵呵道:“咋了老赵?”



    赵厅长不好意思地道:



    “嘿嘿,林同志,你看我们把全省能搜刮来的普洱茶全部给你带来了,这事从省领导开始,一直到基层的县乡领导都非常重视。



    为此我们全省动员,几乎抽调了全省所有的运输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凑够了数量,这才马不停蹄运送到宝安县来。



    这个这个,你看这个价格方面嘛”



    林三七相信老头的话,按云楠现在的交通条件,想要集中几十车皮的普洱茶,绝对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



    就拿他之前去过的老班章村,完全不通公路铁路,身处原始森林里面。



    想要从班章村把几十吨茶叶运出来,应该就是当地少数民族用马驮,用人背这样一点点运出来的,非常不容易。



    如果自己再给个良心价,恐怕他半夜都要惊醒坐起,给自己抽两个耳光,大骂一声自己真该死啊。



    “这样,老赵,具体怎么算价格我也不计较了。我同样给你们500万瓶盘尼西林,另外粮食给你们2万吨,美元给你们500万。这个价位怎么样?”



    赵厅长一听人都傻了,不是林三七给少了,而是林三七给的远超他们想像。



    “这,这么多,哈哈哈”



    林三七做了一个禁止动作,反问道:



    “赵厅长,这事你跟你们的省领导汇报一下,如果你们同意,我们就按这个标准来招行。”



    赵厅长一听也是,毕竟他只是卫生部门领导,没有决策权,不像曹军长自己可以一个人了算。



    “好好,三七同志,那我借火车站的电话一用,你等我一下,等我一下”



    老头飞奔往火车站办公室跑去,然后摇着电话,一级级转接,接到到了云楠主管领导那里。



    省领导一听,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多,多少?换到了500万瓶盘尼西林,2万吨粮食,500万美元?我的天呐,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赵厅长也激动得直发抖:



    “领导,是真的,我现在就在火车站给你打的电话,林三七同志现在就在站台上等着,他如果我们省里同意,他就按这个条件交换,保证不让我们云楠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