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早晚你们会念我嘉靖的好!

A+A-

    第2章早晚你们会念我嘉靖的好!



    对于众人的神情,朱翊钧看在眼里。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



    不过都是自己的心腹骨干,朱翊钧还是愿意解释两句。



    “开边互市,能换来边境安宁,何乐而不为。但是为晋商和晋党所定,还是为我所定,完全不同。



    晋商和晋党联,推动开边互市,那么就会被他们把持在里,没有我们什么事!本殿推动,那么北边榷场马市,就能为我们所掌控。



    晋商把持,什么能卖,什么不能卖,他们才不管!只要赚钱,他们什么都敢卖!以前没有开边互市,他们就敢卖兵甲铁器。



    要是榷场马市掌握在他们里,大家觉得他们敢不敢卖”



    众人心里一愣,是啊,恐怕会卖得更加疯狂。



    “我推动开边互市,那么规矩就得由我来定。还是老规矩,统筹局遥控,发牌照,循东南海商例。



    东南海商牌照制,搞了几年,里面有很多纰漏。走私偷税,私贩禁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没关系,这天底下哪有十全十美的规矩



    关键是我们能查得出,堵得住。”



    朱翊钧甩着袖子,侃侃而谈。



    大家看着这位少年,谁也不敢轻视他的牛少,都在支着耳朵,老实倾听着。



    “北边也一样,开边互市,得按我们规矩来。现在汝贞现在在山西宣大一线,苦心整饬,该淘汰都淘汰,全军归心,局面掌控在我们里,那就可以开边市。



    选三到五个关口,指定在那里互市。发放五到十张牌照,由统筹局发放。理藩院通商厅互市局,在那些关口设互市分局,如市舶分局例,监管互市,征收关税。



    边军如水师,负责检抄走私,堵住漏洞。通商厅制定目录,能卖的,不能卖的,一目了然。能买卖的,征收多少关税,也清清楚楚。必须让有些人知道,大明不禁止商贾赚钱,但是有些钱,你有命赚,没命!”



    众人全明白了。



    太孙殿下一直在下棋布子。



    东南如此,北边也是如此。



    东南局势一稳定,太孙殿下借着癸亥之变的会,调胡宗宪、谭纶、戚继光等人北上,掌控蓟辽、宣大山西边镇。



    此举必定引起晋商和晋党反弹。



    那段时间,高拱为首的晋党在拼命地找胡宗宪等人的茬,甚至以卢镗炮击平户港为由头,弹劾卢镗拥兵自重,擅开边衅,致他于死地。



    然后以卢镗为由头,去皮见骨,追到胡宗宪头上,彻底打垮世子党,把胡宗宪等人,逐出九边。



    不想太孙殿下,援成祖五渡阴山,三犁虏庭,把卢镗炮击平户港定性为皇上伐罪吊民,以慰数十万东南倭患死难者亡魂的武功。



    皇上正好想洗刷前些年疏于政事,造成东南倭患猖獗的恶名,顺势默认了,下诏明示天下,晋党一招打空,还让世子党的名声在东南更上一层楼。



    太孙殿下也不是善茬,借着胡宗宪在山西宣大整饬时发现的蛛丝马迹,暗地里密查,然后反一招倒查庚戌之变的根源,给晋商和晋党扣上一顶,为求开边互市,私通敌国,引寇叛国的罪名,起刀落,一口气砍了数千颗脑袋。



    成气候的晋商几乎全军覆没,晋党也伤筋动骨。



    晋党领袖高拱、杨博也只能灰溜溜地辞职回乡。



    当时看得惊心动魄,现在回过头看,难道不是太孙殿下为了今日之局面,一步步引着晋商和晋党往深渊里跳



    前些日子理藩院成立,通商厅下辖市舶局和互市局。



    当时大家觉得互市局成立是多余的,北边和西边,一直没有开边互市。



    现在看来,太孙殿下早有定计。



    徐渭开口道:“殿下,我们答应开边互市,那需要提出什么条件”



    



    身为朱翊钧许多秘密行动的执行者,徐渭是在场中最清楚内幕的人,内心早就毫无波澜。听到朱翊钧答应俺答汗开边互市,他首先想到的是要提什么条件出来。



    徐渭已经深深知道,太孙殿下的好处,没有那么容易拿的。



    “当然有条件。开边互市,总体来,我大明不吃亏,但俺答汗占大好处。



    他控制着与我大明的商贸,把我们的货品往北边、西边倒转卖,能大赚一笔。增强实力的同时,还能帮助他笼络下,以及收拢羁置西边、北边的附属和盟友,巩固那边的统治。



    所以这些年,俺答汗一直在想尽办法,与我大明开边互市。”



    李贽眼睛一亮,太孙殿下一语就道破了玄。



    许多晋党的名士大儒们,口口声声俺答汗与大明开边互市,是不忍生灵涂炭,要休战养息,是受圣贤道理感化,懂了仁德道理



    不少人还信以为真,嘴里到处嚷嚷,朝廷不开边互市,是不恤民情,不顾百姓生死。



    幸好朝廷上晋党有政敌,知道这些都是屁话,虽然不清楚最根本的原因,但就是不愿意让晋党吃到大肥肉,于是一直拖到现在。



    今日太孙顺口一句话,就把俺答汗一直想开边互市的玄道破,正合李贽心里的想法,凡事都与功利相关。



    谁做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无利不起早!



    就算是做好事,做善事,也是想获得心里的安慰和满足。



    朱翊钧还在继续:“现在我们让俺答汗占了大便宜,他们也必须答应我们的条件。



    首先,必须在指定的关口互市,必须与持牌商号交易,按律纳税。必须按照产品目录来交易,不能卖的,他们不能强求。



    以后俺答汗必须严格约束部众,不得再扰边闹事。三到五个关口,划定区域。某一区域,俺答汗的部众闹事,该关口关闭一段时间。



    俺答汗把闹事者人头摆到关口,我们再开市。一月闹一次事,我们关一个月。一年闹三次事,我们关一年。”



    众人连连点头,对,就该这样!



    大明同意开边互市,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边境安宁。



    开边互市了,土默特部众还三天两头地闹事,有什么意义



    “此外,窜入漠南的白莲教匪首赵全一党,此前在山西朔、代一带,杀官造反,罪不可赦。叫俺答汗把这些人全部抓起来,送还回来,我大明要拿他们以正国法!”



    朱翊钧又陆续提了十几个条件,徐渭默默地记在心里。



    他初步判断了一下,伯思哈儿多半是愿意答应的,至少大部分条件都会同意,只是需要软磨硬泡,慢慢地谈。



    西苑,万寿宫偏殿里。



    嘉靖帝看完东厂密报,往旁边一丢,双笼在袖子里,站起身来,对黄锦道。



    “这些纸烧掉,千万不要让钧儿看到,也不要让他知道。”



    “奴婢知道。”



    黄锦嘴里应道,伸把密报藏进袖子里,跟在嘉靖帝的身后,慢慢走出偏殿,来到殿外的走廊上。



    嘉靖帝看着天,天上的大雁一行行向南飞去。



    “叶落而知秋啊。”嘉靖帝突然感叹了一句,头也不回地以问道,“黄锦,还记得我们主仆二人,从承天府启程赴京的日子吗”



    “奴婢这辈子都记得。”



    “朕也记得。朕这辈子做不到的事,不定钧儿能做到了。”



    “皇爷,那是一定的。”



    “呵呵,朕的好圣孙,主意比朕大,魄力比朕强,段也比朕多,以后有这些文臣们哭的时候。



    倒也罢,等他们痛哭淋涕的时候,不定会想起我这个老道士皇上,会念朕的好。会想念当年的朕,是多么的心慈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