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灵宝通四海

A+A-

    第620章灵宝通四海



    吱呀吱呀



    烛火摇曳,李衍和吕三的皮靴踩过青檀地板,发出细响,因为所有人都在专心鉴宝,所以格外明显。



    来也有趣。



    能第一批进来的,都代表着各法脉教派,行事自然讲究,特意换了云履布鞋,干净的衣裳。



    而李衍等人,大战结束就匆匆跑来,脚上还穿着特制牛皮靴,带着铜扣,自然吵闹。



    二人也不在意,仔细观察灵木。



    青城窖藏,以五行之法布置,根据特性温养,地方有限,所以能放进里面的,都不会差。



    很快,二人便停在了东南角木架前。



    但见面前放着一根乌木,看似布满虫洞,漆黑破旧,但孔洞深处却隐有金丝流转,如同活物呼吸。



    李衍用轻抚,竟有噼啪静电闪烁。



    “是蜀南雷击阴沉木。”



    吕三低声道:“雷击阴沉木本就少见,看这模样已有三转,落入水中又添生,既可增持雷法,又能镇压水中邪物。”



    “以你如今道行,云雷神鼓可以重新炼制,可惜上面虫洞太多,而且也早被人看透。”



    李衍侧身了这截木头的介绍。



    果然,和吕三的大差不差。



    这次开窖出来的,都是好玩意儿,他们虽开启了白家窖藏为报酬,但品质太低,也不知能换多少。



    本想借吕三能力买低卖高,但现在看来,青城山鉴宝高不少,很难占着便宜。



    想到这儿,李衍摇头道:“别只管我,毕竟这东西少见,看看你们是否需要”



    若只他一人,无需这么谨慎。



    但他们是个整体,人一辈子同行者很少。



    之前沙里飞因为实力落后太多,起了心思想要离开。这种事,他可不想再次发生。



    吕三略微沉思,开口道:“我在曾漕帮见过一个,比这还,雕成镇邪的水神牌,挂在船头,沿途不敢有水中邪物作祟。”



    “咱们这次前往豫州,随后去往京城,最快的方式是走黄河水道,到了齐鲁大地,再走京杭大运河直上京城。”



    “若有此物,路上也能安宁许多。”



    “好!”



    李衍毫不犹豫抬,旁边的道童立刻走来。



    这便是购买灵材的流程。



    每个灵材都挂着竹筹,若是有人看中,便会取下竹筹,将灵材收起,随后进行交易。



    “且慢。”



    就到这时,一名老道阔步而来。



    他是典型的南方人长相,话也是闽南口音,先是仔细看了一眼阴沉木介绍,这才苦笑道:“见过李少侠,贫道泉州元妙观清灵子。”



    泉州元妙观



    李衍收集玄门资料时,倒是听过。



    这元妙观在泉州,俗称“天公观”,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算是道门传入闽南后首座道观。



    神州大地,南方法脉昌盛,多如牛毛,太玄正教的影响力不足,所以更突显出元妙观重要。



    李衍微微拱,“道长不知有何事”



    清灵子苦笑低声道:“实不相瞒,我元妙观也派了大船远赴海外,但海上风大浪急,还有不少妖邪。”



    “观主得知青城藏着这根三转雷击阴沉木,让贫道务必将其收下,但贫道只顾着看其他,忘了此事,能否打个商量”



    李衍犹豫道:“我等也要走水路”



    “此事好办!”



    清灵子笑道:“李少侠是想要镇水邪的法器吧,内陆船,用不了多少,不如咱们合力将其买下”



    李衍当即点头同意,“可以。”



    这确实是个完美的法子,他们炼制行船符牌,确实用不了多少,全部买了,还得想办法卖出。



    很快,双方便达成协议,共同购买后,按照体积和重量分开出钱。



    这是一段插曲,却也提醒了李衍。



    他边跟着吕三挑选灵材,边仔细观察,看周围人些什么,买些什么。



    果然,查看到些有趣的信息。



    如斗姆院,就对一种带着银丝的铁木很感兴趣,直接将其全部收走,不留半根。



    这些铁木数量众多,即便以斗姆院豪富,恐怕也会占据大量资金,但他们却毫不犹豫。



    按吕三,这些铁木也很少见,从石头缝隙中长出,常年立于山巅罡风吹拂,质地坚韧。



    也不知是何种缘,竟大量吸收了星煞之气,可用于炼制星象占卜法器。



    李衍心中顿时有所猜测。



    这次冰河时期降临,来的十分突然,从朝廷反应来看,根本不知此事。



    重新制定历法,刻不容缓。



    斗姆院掌控钦天监,自然不愿被人笑话,估计又是要炼制什么大型法器



    还有一些沿海玄门大教,如崂山,四明山白水宫,都在大量收集灵木,或许是要炼制宝船。



    相较于内陆,沿海大教和法脉,早已加入到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因此在神州内也不再活跃。



    在朝阳洞时,还听人,他们在海上和红毛番以及南洋和倭寇术士斗法,威风的很。



    时代真是变了啊



    李衍心中感叹,吕三却是忙得很。



    他替众人挑选了些核桃木,这种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抗冲击性强。



    加之这种山核桃灵木,乃是在地龙翻身产生的峡谷中孕育,常年不见光,质地更密,还吸收了地脉罡气。



    用来替换枪托,最合适不过。



    他还替王道玄找了些用于布阵的楠木旗杆,帮自己弄了根傩师杖。



    李衍见他一人能处理,便交代一声离开,往二三楼而去



    



    另一边,王道玄也是忙的很。



    他在放置钱的楠木匣前皱眉琢磨。



    匣中数百枚厌胜钱泛着铜绿,其中三枚“太平百钱”的孔洞中,竟嵌着朱砂符箓。



    他用指在钱面使劲一抹,只觉指尖寒意刺痛,再三确定后,才咬牙拿起竹筹。



    上面的符箓,乃东汉五斗米道的“三官书”此钱乃张鲁汉中治所旧物。



    用于施咒,最合适不过。



    这里的钱,也多和蜀地有关。



    比如一枚“常平五铢”,背面阴刻着人面鱼纹,乃古蜀古巫“鱼凫祭”所用。



    压制水中妖物有奇效。



    神州历史悠久,钱这种东西也种类繁多,成为灵物后,功用各不相同。



    虽昂贵,但到了其他地方,也很难找到,所以老道还是肉疼的将其拿下。



    “真是攒钱不易钱快啊”



    老道一边哀叹,一边又将后蜀孟昶铸造的“广政通宝”弄了十二个。



    这种钱,背铸十二生肖、前阳刻八卦图案,同样是少见的十二元辰宝钱。



    和他们原先的配对,便可弄成传信法器,一阴一阳,凭借震动短距离传信



    就在众人查探时,李衍已上了二楼。



    



    混元阁二层售卖法器、三层是古籍秘卷。



    成品的法器,价格昂贵,而且还有个适应性的问题,不同法脉之间,可能并不适合。



    比如蜀王宫一战,雷部行刑,击杀李文渊后,还留下其布阵所用五方旗。



    那法旗品质颇高,李衍本想用其容纳大罗法器五方罗酆旗,但此旗强于幻术,加上雷击受损,便送给了“竹林六闲”。



    想到“竹林六闲”,李衍忽然心中一动。



    “竹林六闲”虽情谊深厚,司徒博有难,其他人便不远万里前来相助,无惧生死,但毕竟已经年迈,都在家乡隐逸。



    而他们在本地,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比如梁玉,用茗香阁暗中掌握情报,成都大事情,都瞒不过她,背后还和“岭南茶谷”与“湘西草鬼婆”一脉有联系



    “画皮匠”崔白,生在齐鲁大地,是当地匠门的老前辈,人脉深厚



    “阴山棋”范铁拐,专盗权贵墓穴,和憋宝人的探幽一脉不清不楚,大多时候都钻在墓中



    “阴阳笔”文宋,公门修行老前辈,常年居住金陵秦淮河,神州很多衙门,都有其徒子徒孙



    而“地听弦”岳三耳,正好是豫州人。



    其既是会鲁班法的木匠,也是地师,会“黄河丧号子”,帮人办白事为生。



    虽孤苦一人,却熟悉豫州玄门。



    这次前往豫州,或许能向其求助



    李衍边琢磨,边走上三楼。



    这里都是些典籍孤本,并非开窖宝物,算是青城放出库藏,与各派交易。



    典籍的交易有个特点,便是只能用典籍互换,算是玄门之间的知识交流。



    这些东西,李衍最感兴趣。



    他不如王道玄博学,但因为大罗法界,对各种民俗和神话的演变,更加重视。



    通过这些传,或许能一窥大罗法界隐秘,常人无法判断真假,但他却能在将来验证。



    果然,让他找到了几本。



    比如一本楚巫杂,翻了没两页,便看到上面一句没头没脑的诗文:凤死则地崩,琮碎则神迁!



    李衍看着直摇头。



    原来九头凤脉的事,早已被人察觉,并且隐秘记录,可惜却没人注意,差点酿成大祸。



    如今,开启九头凤脉的九枚血玉琮,有七枚镇压在武当五龙宫,吕三在巫山神女宫得到一枚,被李衍暗中丢进神女洞与地脉相连的无底洞,剩下一枚不知所踪。



    赵长生想用此物搞事,怕是没了会。



    还有本雪山灵应经。



    原是吐蕃写本,经青城先辈翻译批注。



    上面写着“雪域有龙女,名‘贡妃’,司冰川消长。唐时文成公主入藏,以金城公主镜镇其魂,敕封‘冰雪度母’”



    又是从没听过的名字。



    按照之前的情报,无论天庭、地府、西方极乐,都在大罗法界。



    大罗有包罗万象之意,所以才以此命名。



    所有登神者,无论羽化、寄杖、兵解,所有段都是抛弃肉身,就连二郎真君杨戬,肉身也随九鼎而灭。



    而如五方罗酆旗这种大罗法器,都是以特殊罡炁状态存在,阴兵亦是无形之物。



    那么进入大罗法界,是否必须神游



    李衍查看着典籍,陷入沉思。而下方的灵材购买也已进入尾声。



    毕竟,外面还等着法脉众人。



    “诸位,还请到后殿交易。”



    灵云子上前微笑提醒,带着众人前往后殿,而法脉的人,也终于得以进入,在玄门正教挑剩的灵材中寻找。



    没有人觉得委屈。



    每一个玄门正教的诞生,都是经过数代人努力,如太玄正教,甚至贯穿了神州历史。



    而在后殿,李衍也是头大。



    他让王道玄和吕三放开了挑,却没想到二人将众人需要的灵材凑齐后,钱竟然有些不够。



    即便将白家秘藏、茶仙的灵茶全部放出,还难以交换所有灵材。



    比起正教大派的底蕴,他们毕竟还差得远。



    而仔细查看,哪个都舍不得扔。



    比如一截地母铜精,价格高昂,但却是帮武巴炼制指虎和重炼虎蹲炮的关键。



    作为团队重要输出,这可怜的娃自从板斧坏了后,就一直空作战,连铠甲都没有。



    还有一些珍贵的符纸、红绳、宝烛等布坛之物,虽是一次性,且价格不菲,但关键时刻却能保命。



    “要不算了,贫道和掌教。”



    灵云子见状,连忙低声劝。



    李衍等人看了一眼,皆纷纷摇头。



    青城可以大方,但他们身为游仙队伍,却不能欠下太多人情,否则将来很难办。



    王道玄心中一动,将两枚玄黿甲取出,“待会儿不是有拍卖会么,所得灵材,便以此交换吧。”



    “无需拍卖,青城收了!”



    话未完,青城长老朱青子便走了过来,这位古板的老道,此刻声音都有些激动。



    李衍等人也不奇怪。



    玄黿甲这东西,算不上绝世,但却少见,凡是地师或擅占卜之术者,都不愿错过。



    与此同时,正在交易的其他人也都看了过来,几名老道同样跃跃欲试。



    朱青子见状,连忙道:“你们带上山的铁犀牛乃镇水之宝,连同此物,青城一并收了。”



    “你们炼器的辅材,青城全包,另外再给你们这个数”



    着,从怀中取出几张银票。



    “成交。”



    李衍只是看了一眼,立刻答应。



    五万两,这是一笔不的数目。



    他们在蜀中消耗不少,很多活都没挣钱,五郡王如今很惨,答应的报酬也没了下文。



    有了这些钱,他们至少很长一段时间,无需为钱奔波。



    灵材交易后,众人身上已没了交换之物。



    当然,法器拍卖照常参加,涨了不少见识。



    比如青城拍卖的一把古青铜剑,既是法器,也是古董,只因上面刻着“蚕丛氏于玉垒山埋剑镇龙”



    还有一尊青铜簋,圆腹双耳,通体爬满铜绿,内壁却隐约透出金丝纹路,形似蝌蚪游弋,乃周宣王时吉日簋。



    按照售宝的闾山教长老所言,昔年尹吉甫伐猃狁,铸此器以录“既伯既祷”之祀,内藏雅吉日全篇。



    当然,更关键的,这是尊国祭神器。



    放入洞府,可庇护地仙老鬼。



    这种东西都放出来,自然引得人人争抢,价格高到李衍咋舌,甚至想把从卢生里得到的秦玉佩拿出来卖。



    还有闽南玄岳观售卖的砗磲贝壳,内藏七枚龙眼珍珠,妈祖庙内供奉了二十年,名‘七星镇海’,专用于出海护船



    晋商票号的“俗神巡游图”,可在进入凶煞之地时,守护商队



    总之,都是功能性法器。



    或许没有战力,但对大型势力很有用。



    其中也发生了些插曲。



    比如一枚“张继先天师印”,茅山与灵宝就争了个不可开交。



    终于,开窖大会就在这喧嚣中结束,而李衍等人也卖掉所有重物,下了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