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宫变

A+A-

    宫门。



    几名太监出示腰牌,乃是负责出宫采买的活计。



    他们飞快出宫,进入各大商行交易,只是在经之时,几卷纸条就不知不觉消失,然后进入不同的府邸。



    泰王府。



    泰王李如璋面相与皇帝相似,都极其英武。



    此时看了纸条,哈哈大笑:克己复礼为仁,父皇这是太子不仁啊———”



    自古以忠孝治天下,除此之外就是仁义了。



    这属于很严重的指控。



    如此敲打之意,已经几乎明示,恐怕自此以后,朝堂多事—



    一名文士打扮的青衫中年人叹息一声:不过——这对王爷而言是好事。



    吴先生,你看我们是否应该派人宣传一下?



    李如璋摸了摸上的精钢指环。



    大乾以弓马取天下,从来不会忽视皇子的教育问题。



    李如璋能挽强弓,箭术过人,深得皇帝喜爱。



    再加上长相深肖其父,不似太子有些文弱,因此最受皇帝宠爱。



    这个大可不必———



    吴先生乃是泰王谋主,此时摇摇头,看了看周围,压低声音:陛下乃开国之君,雄才伟略,更不失精细,绣衣卫要掌控全天下有些夸张,但区区京城一地,肯定可以,到时候若查出来,反而不美——”



    提到绣衣卫,泰王就打了个寒颤:罢了罢了,还是让本王那些好弟弟们去试探吧———这次的事情,咱们就不参与了。



    正是如此,如今诸王能斗,是陛下默许,但不能出格——



    吴先生又想了想,叹息一声:我看陛下的意思,对太子还有一些期许,只怕是磨刀石的打算居多



    磨刀石?哼哼—就不怕将人磨废了?泰王冷笑一声:更何况,本王不能退、不想退—————一退,就粉身碎骨了。



    吴先生点点头,泰王虽然勇武,却善于纳谏,令他有种遇到明主的感觉:这夺嫡之事不能急,陛下春秋鼎盛,咱们先让太子顶着,慢慢来就是了



    不错,本王这些年也算看明白了些,这太子位,简直坐火坑啊奈何,



    谁都想去坐坐。



    泰王哈哈一笑,将中纸条随烧了。



    太子闭门读书,一切无事。



    转眼间,就到了三日后,夜。



    今夜祖龙死—”



    书房内,鲸油蜡烛明亮无比,方星中拿着一卷书,思绪早已飘飞。



    他自己下的,自然知道皇帝该什么时候暴疾而亡。



    今夜三更之前,宫内必有传讯—



    绝大部分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所以,一旦遇到突发变故,该怎么办?



    立即效忠或者造反都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按照流程规章办!这样大家都没责任!



    所以,老皇帝死了,按照流程通知太子,太子继位—就这么简单!



    这就是所谓‘大义名分’的力量,白了就是这么一回事。



    大家都不想折腾,天下就安定了。



    若是三更之后宫内没有传讯,那就有乐子了—代表宫内隔绝、消息不通有内侍、后妃与外臣勾结,准备废了我,推别的皇子上位更不定皇帝早有意废了太子,圣旨都写好藏着呢。



    但这些我都不必管,三更没接到通知,就立即去卫国公、英国公府,宣布皇帝驾崩消息,然后去禁军大营,以太子名义起兵清君侧!



    这其实很危险,太子造反,证据十足!



    若是皇帝还在,登高一呼,以其开国君主之威严,禁军肯定立即倒戈相向,



    然后太子伏诛—



    但方星笃定皇帝已死,这就是拿了明牌,开了天眼的好处。



    必赢的赌局,自然要梭哈!



    这样的好处,哪怕有什么废了我的圣旨,也是矫诏,肯定不认—并且,



    还可以顺势清洗后宫与朝堂。’



    就在方星思考之时,马公公走了进来,行礼:殿下,宫中有使。



    孤这就去。



    方星放下书卷,就看到马公公脸上一丝隐晦的不安。



    很显然,宫中星夜来人,肯定出了大事。



    不定太子就要被废了?



    方星笑了笑,走出书房。



    没有多久,太子府中人都到了。



    除了太子妃之外,还有宫卫队正赵虎等人。



    特别是赵虎,是故去英国公举荐到太子府的,为人忠心耿耿,又有勇力,算是太子死忠。



    如果太子要造反,此人必然跟随。



    毕竟有着太子名分,又有外戚支持,养几个死士问题不大。



    方星看了看来的队正,见他们衣甲齐备,不由暗中点头。



    来到正厅,就见到使者竟然是皇帝身边伺候的苏公公,



    苏公公,不知有何旨意?



    



    方星眉、开口询问。



    有旨,请太子入宫。



    苏公公态度比前几日好了不少,但方星五感过人,看出此人隐藏至深的一丝惶恐与焦虑。



    无头无尾的——谁的旨意?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方星惊怒’询问。



    苏公公深深望了方星一眼,深感天命还是在的,又念及太子终究要登基,哪怕之前有着叮嘱,还是泄露了一些内容:太后口谕,陛下圣体违和,请太子殿下入宫侍疾



    至于更多的,却是打死也不了。



    这——



    方星似乎有些吓住了,继而咬牙:既然父皇有疾,孤这做臣子的,自然要去东宫卫何在?



    太子殿下,请下命。



    赵虎立即跪下。



    召集东宫卫,一队留守太子府,其余四队跟孤走!



    方星咬着牙道。



    这在外人看来,就是纯粹在冒险了,如果事后被皇帝知道,有的是苦头吃,



    不得就要被废。



    但苏公公然抬头,却是没阻止,反而在心中叹息:‘太子殿下关键之时,



    竟然如此英勇,颇有陛下遗风啊———不愧是龙种!‘



    去皇宫并不代表一帆风顺。



    不定就有玄武门,直接在宫门口伏杀。



    哪怕没有,进入深宫之后,几个太监宫女就可以将人弄死。



    韩信、鳌拜一定很忧伤—



    方星虽然不太害怕,但也不想表露自己的非凡之处,这是最大的底牌,必须藏着。



    因此,他选择带上大部分东宫卫。



    至少,要控制一处宫门路线,总不能出了事跑都没地方跑吧?



    虽然这个可能不大,但也不可不防。



    没有多久,在孙氏等一千女子担忧的自光中,太子仪仗起行,缓缓向宫门而去。



    泰王府。



    王上、王上—



    泰王李如璋被半夜叫醒,颇有一些起床气,差点就想随将这奴婢踢死:出了何事?



    吴先生星夜到访,是我们的人发现太子府异动。



    这奴婢知道泰王脾气,连忙禀告。



    太子异动?马上去书房!



    泰王匆匆穿衣,来到书房,就见到吴先生:先生辛苦,本王已经命厨房上了参汤,先用一碗吧—



    王上—



    一直风采风流、从容不迫的吴先生却是显得急匆匆:太子仪仗队往宫门去了皇宫夜晚一律落锁,如今肯定出了大事!



    什么?



    泰王中金碗都打翻了:宫中——宫中出了什么事?”



    皇宫宵禁森严,夜晚落锁,不到天明不开。



    更不必,诸王府虽然努力经营宫中线人,但毕竟刚刚开国,都有一股朝气在,不至于千疮百孔,更有绣衣卫盯着,不论王公大臣,都不敢太过分。



    特别是安插到心腹要地,被发现肯定要死全家的。



    最多在采买等方面弄些人,也不敢传太过隐秘的消息,只是通过宫中每日用度揣测个大概罢了。



    这个———本王该如何是好?



    泰王脸色苍白,在烛火下一看,又是个普通年轻人,还熬夜有黑眼圈,不见丝毫英明神武之姿态。



    如今当务之急,是确定宫中发生何事—按照如今来看,必是太后、皇帝出了事



    否则,哪怕什么贵妃、皇子暴毙,都没到深夜惊动太子的份上。



    我皇祖母身体尚可,父皇一向康健—怎么,怎么就到这份上了?



    泰王声音中带着哭腔,有了不妙的预感。



    是啊——太急了、太急了。



    吴先生心中苦涩,他揣摩着皇帝还有数十年好活,所以定下缓取之策,谁能想到皇帝突然就不行了呢?



    莫非,这就是天命?’



    不——天命还需人来定,我要—逆天改命!



    吴先生飞快步,继而道:如今,有上中下三策-上策乃是立即入宫,



    王上生母乃贵妃,若能服太后,改易皇储,则大事可定—”



    泰王生母出身高贵,皇帝未曾设皇后的情况之下,已经掌握大部分宫权,要拼死一搏,还是有会的。



    我父皇有天佑,未必有事,中策呢?



    泰王缩了缩脖子。



    如果他父皇没死,那这么搞就是造反,不死也要被圈禁终生的。



    中策则是按兵不动,坐观天命成败了。



    王上与太子毕竟是亲兄弟,之前虽然有些冲突,却也没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万一真到了那一步,只要恭敬请罪,日后做个富贵闲人的命还是有的。



    吴先生道:甚至,若王上有天命,今夜反而是太子宫变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