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8章 十封,与妻书

A+A-

    第一封:



    吾妻兰花,见字如晤。



    为夫成了逃兵,再也不是你心中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为夫很害怕,也很懊恼。



    但是为夫不想再回到队伍中,不是为夫怕吃苦,而是为夫只想回家。



    即便是跨过万水千山,为夫也要回到你和孩子身边。



    夫,书意。



    第二封:



    吾妻兰花,见字如晤。



    今日遇到了强盗,他们把为夫所有的东西都抢走了。



    幸好为夫及时藏好你送的荷包,还有给你和孩子准备的礼物。



    我一定会回到你和孩子的身边。



    夫,书意。



    第三封:



    吾妻兰花,见字如晤。



    近几日为夫伤势愈重,行路途中数次昏迷,高热不止。



    每每昏迷,总能梦到你。



    我一定要活下去,回到你和孩子身边。



    夫,书意。



    第四封:



    吾妻兰花,见字如晤。



    为夫被好心人救下了。恩人是烈士的遗孀,丈夫死于阴山一战,她独自一人带着幼子过活。



    她也过得很难,生活在失去亲人的无尽痛苦之中,孩子生下来便没了父亲,生病啼哭却无处寻医。



    我们曾为迎接孩子到来所学的知识没有浪费,我教她怎么治疗发热的婴孩,还教她寻来治伤的药草为我救治。



    看到她我就想到你,回到你和孩子身边的心情愈发急切。



    夫,书意。



    第五封:



    吾妻兰花,见字如晤。



    为夫迷路了,在莽林中走了很久,遇到了熊,也遇到了老虎。



    他们没有吃为夫,闻了闻便走了。



    肯定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腐肉的味道。



    我一定会活下去,回到你和孩子身边。



    夫,书意。



    第六封:



    吾妻兰花,见字如晤。



    这些树皮草根可能有毒,我肚子痛了好几天,路都走不稳。



    但我一定会回到你和孩子身边。



    夫,书意。



    第七封。



    吾妻兰花,见字如晤。



    北疆迎来了第一场雪,天气很冷呢,毕竟我只有一件单衣。



    昨夜火熄灭了,差点冻僵。



    迷迷糊糊中,我好像看到你给我盖被子。



    多谢你,我醒过来了。



    我一定会回到你和孩子身边。



    夫,书意。



    第八封:



    吾妻兰花,见字如晤。



    我的双脚烂了,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因此速度慢了许多。



    别担心,我一定能够回到你和孩子身边。



    夫,书意。



    第九封:



    吾妻兰花,见字如晤。



    雪很大。



    我一定会回到你和孩子身边。



    夫,书意。



    最后一封,第十封:



    为夫怕是要食言了。



    



    寥寥数字,以血书成。



    那没有出来的话,以及无尽的思念,不知朔风有没有帮忙传达?



    白明微看完,向来冷静的她,竟不由得红了眼眶。



    这十封信,并没有什么稀奇。



    她没有在里面看到关于窖子口有用的线索。



    可是这些寥寥数语背后,是无数次的险象环生。



    这个叫做林书意的男子,为了见到心爱的妻子,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及之事。



    一封封信看完,念完,她仿佛见证了这个男子的艰辛。



    也感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因为她什么都做不到,什么都帮不了。



    她也不明白满天神佛为何要眼睁睁地看着这人间疾苦。



    最后,她把所有的信笺收回鹿皮袋里,缓缓阖上眼:“这半年,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里的?”



    萧重渊站在白明微身边,伸把她揽入怀里:



    “他就留在这里,等零他们到来后再带回槐树村让他入土为安,我们再绕一段路,把这些东西送到他妻子里。”



    “至少要亲口告诉他妻子,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好让他的妻子有个心理准备。”



    “因为路途较远,需得现在出发,否则无法尽快赶到京城。至于他提及的战役,等我们下一次歇脚时再做分析。”



    白明微声音喑哑:“好。”



    萧重渊松开她:“事不宜迟,我们立即动身。”



    接着,他拍了拍白貂的脑袋:“你守在这里,别叫他被野狼给吃了。”



    白貂把爪爪举在胸前,忙不迭点点头。



    两人迅速整理行囊,而后骑着马趁夜赶路。



    如今萧重渊的身子已经好了许多,两人分开骑行,速度也比以往都要快。



    两匹马风驰电骋,在夜色下犹如黑白两道闪电。



    寒冷的风刮在白明微面庞之上,却依旧吹不散她的心绪。



    脑海中回荡着的,皆是林书意那破败不堪的身体。



    那怎么能是人的身体呢?



    分明是一具架子,随时都会散了。



    她不知道,究竟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一路从窖子口走到这里。



    而那十封家书,也不知道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每一次落笔,林书意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他只是个文弱书生,却被迫征兵入伍。



    独留孕妻一人在家。



    他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才能在边关坚守了两年多?



    像他这样的人,有千千万万,他们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矗立在边疆不动如松,护住身后的锦绣山河?



    这些白明微统统都不知道。



    怀着这些复杂的心情,两人就这样不要命地赶路。



    快马加鞭,日夜兼程。



    终于在翌日黄昏时分,抵达了槐树村。



    村口坐着一名老者,他在寒风中瞭望着路的那头。



    白明微顾不得劳累,连忙上前询问:“老人家,请问一下林书意家在哪里?”



    老人见有人来,面上大喜。



    可当看清楚白明微与萧重渊,他的笑容又立即消失,继续坐着,也不搭理两人。



    白明微又问:“老人家,请问林书意家怎么走?”



    老人依旧没有回应。



    这时,有挑柴的农夫经过,老人依旧是面色一喜,紧接着便转为失望,继续坐着。



    农夫打量了白明微和萧重渊一眼,道:“这老李头得了失心疯,根本就不认人了,只知道他出征的儿子是从这条路走的,所以天天守在这里,等着儿子回来呢。要不是有个媳妇照顾着,人早就没了!”



    白明微这才发现,话的农夫没了一只臂,怪不得征兵没有把他征走。



    白明微恭恭敬敬地开口:“多谢大叔告知。请问您知道林书意家怎么走么?”



    农夫听到林书意的名字,不由得皱起眉头。



    他也没问白明微找林书意家做什么,最后还是为二人指了路:



    “沿着这条进村的路走,村子尽头有着院子的人家,便是林夫子的家,只是”



    白明微心底涌起一阵不详的预感。



    但不等她询问详情,农夫的妻子便在门口呼唤:“怎么这么慢?还不快点回来!”



    “来咯!”农夫扛着柴快步走过去,他走得一瘸一拐的,原来他的腿脚行动也不方便。



    白明微取出一块饼,塞进老人的里,随即便牵着马与萧重渊一同向林书意家走去。



    刚走到院子外,白明微便停下了脚步。



    只因那院墙颓圮,不似有人住的样子。



    萧重渊拉住白明微的,摇摇头:“明微,不必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