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会客室里。
刘永安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水,静静的等待着刘建宇的到来。
片刻后。
刘建宇推开了会客室的大门,走了进来,朝着坐在里面的刘永安打了声招呼。
“你好,我是刘建宇。”
“你好,我是京城来的刘永安。”
坐在椅子上的刘永安站了起来,主动伸出和对方握了握。
紧接着。
双方各自落座。
在稍微客套的寒暄了一阵之后,刘永安直接切入了正题。
“刘教授,这一次我来找您,是有问题想要咨询一下您的。”
“我们京城发生了一起大规模停电的事件,停完电之后,电表储能上涨了百分之二十。”
“我这一次来,就是想请教请教您,不知道这件事情,您有没有什么看法。”
刘永安并没有弯弯绕绕,开门见山出了自己这一次的目的。
闻言,刘建宇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话的语气带着几分惊讶。
“停电后,电能多了百分之二十?”
这样的情况,他也是第一次见到。
按道理来,一般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停个电,怎么可能让电表储能上涨百分之二十。
就算是在其他发达国家都不可能出现这样
的情况。
惊讶之后,刘建宇有些懵圈。
虽然这样的情况非常罕见,但是这好像跟他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他不知道刘永安为什么要找自己咨询这一方面的问题。
他虽然在学术圈名气不,但是都是关于核聚变能源研究。
关于电能,他也只是懂得一些皮毛。
这种棘的情况,不应该是去找电能领域的专家吗?
想到这,刘建宇的表情透出了几分迷茫。
刘建宇脸上的茫然,被刘永安非常敏锐的捕捉到了。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造成停电的源头是在华夏科技大学。”
“巧合的是,停电的时间正好同那个叫做李时宴的代课老师正在演示他的核聚变装置之后。”
“我想着,您是研究核聚能源方向的专家,特地来咨询一下您。”
“毕竟,两者之间的巧合,实在是太多了。”
“为什么他一演示他那个什么型核聚变装置之后,整个京城就出现了大规模停电事件。”
“更巧的是,我们电能储备在停电后,莫名其妙多出来的百分之二十的电能。”
“这么多巧合集结在一起,很难不让人往别的方面想。”
刘永安解释道。
一边
着,他还一边拿出了自己的。
用点开了络上爆火的李时宴上课直播的录屏画面。
闻言,刘建宇突然看向了对方,表情十分复杂。
“你的意思是”
他的职业敏感度让他心中已经有猜测,只不过不敢确认而已。
“我怀疑,视频中的装置可能是真的!”
“我们供电局种种异常情况,很有可能就是核聚变能源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刘永安补充了一句,合理的出了自己推测。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话音刚落,刘建宇立刻出声反驳。
他绝对不相信有这样的可能性存在!
那可是可控核聚变装置!
一个困扰了全人类数十年难以攻克的难题!
为了突破这个难题,全球不知道多少个国家,投入了数不清的人力和物力!
不知道有多少数不清的在该领域相关的顶尖专家。
耗费了数十年的心血,都始终没有能够突破!
现在,有人告诉他,一个代课的学生身上有可控核聚变装置?
这怎么可能!
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就算这一切发生的都那么巧合和不寻常。
而且这些不寻常的现象,他也没有办法找
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可他还是不相信!
“可是”
刘永安刚想话,却被刘建宇给打断了。
“刘局,我知道你想要搞清楚为什么京城发生大规模停电,以及电能储备表里多出来的百分之二十的电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而我,也不介意帮你这个忙,找人好好调查一下,是不是你所推测的那样。”
完,他便走到了桌子前拿起了一个红色固话。
在固话上按了几个按钮,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嘟嘟嘟几秒后便被接通。
“你们去调查一下华夏科技大学,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一个代课的学生。”
“搞清楚,他在做什么,他上的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刘建宇冷静的吩咐道。
见状,刘永安也放心了不少。
这一次,他特地跑到津城,目的就是想搞清楚这其中的情况。
如果真的如他所想的那样,造成这样情况是可控核聚变装置所引起的。
那他必须第一时间将这种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
如果不是,那他也能排除一个选项,继续调查其中的缘由。
而且,刘建宇所做的安排确实让刘永安也没有什么
话。
在听到自己的推测之后,虽然对方极力的认为是不可能出现核聚变装置。
但是,也没有直接下死定论。
反倒是让他下的人开始暗自调查这件事情是否真的存在核聚变的可能性。
不愧是整个华夏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权威专家。
深受国家信任。
不单单是在学识上是公认的华夏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第一人。
就是在办事风格上,也无一彰显着谨慎的办事风格。
难怪国家每年会花费大量的资源在对方身上,给予了对方非常高的权限。
句比较难听的,可能陈建宇头上的权限,都比刘永安这个京城的供电局局长的权限还要高!
吩咐完之后,刘建宇挂断了电话转过身坐回了椅子上。
他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刘永安,开口道。
“刘局长,我已经安排人去暗中调查真实情况了,我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调查结果出来后,我会第一时间通知刘局长。”
见到刘建宇都把事情安排这么滴水不漏,刘永安点了点头。
他已经看到了对方的诚意,也不好再浪费别人的时间,便主动告辞。
“好,那我就回京城等待刘教授的好消息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