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建学堂

A+A-

    村里人普遍都不会识字算数,只知道奚宝意和县里的大人在做陶瓷生意。

    却也只以为这生意是大人的,奚宝意只是运气好,同大人搭上了线。奚宝意更加不会去主动解释合同的事。

    所以别人都知道奚宝意赚了钱,却具体不知道赚了多少钱。或者可以他们的格局有限,实在想象不到十两、二十两之外的银子是有多大。

    包括卫家人也是。

    奚宝意在月初的时候,私下里偷偷拿给了庄老太十两银子,告诉她这是给的孝敬钱。

    庄老太当时惊的足无措,连连念叨着“怎么如此多,你是全给我了吗?你们两口自己留着买些吃用就好,不用给我!”

    奚宝意只叫她拿着就好,不多解释。

    人都是有贪念的,她从来不会过分的相信某个人。

    如今的卫家自然不吝啬于一顿肉,所以每天几乎都能够在饭桌上看到一道肉菜。

    这也是奚宝意要求的,每天吃那些素的她可受不了。

    庄老太想到奚宝意交给她的那些银子又怎能不答应,其他人跟着沾光,自然是乐不得的。

    吃过早饭,便又各自回了房间。奚宝意和卫流的屋子比起其他人的屋子布置来自然是更周全了一些。

    他们二人可都是享乐的主。

    就连刚成婚时打的那个梳妆台,都被置换掉了。奚宝意找李羊在新梳妆台上加了两个抽屉。李羊还问她如此精妙的关他是否以后都能这样打?奚宝意自然是同意的。

    不过唯一没变的是梳妆台上的铜镜,依旧是卫流给她买的那一面。

    与房间格格不入,但却叫人一眼就注意到。

    屋子里的炭火还没有熄,一进屋,好像要暖到人心里面去。

    奚宝意坐在梳妆台前,先是端详了一会儿自己,复又在她身后看到了卫流的身影。卫流不知何时起,就极黏她。

    今日二人穿的都是葱白色。只是一样的色彩在她身上就高雅一些,穿在卫流身上,却有一种反差感。

    素衣俊颜,发带飘飘。

    毫不夸张的,卫流现在的衣裳品类比她的还要多。这不是卫流要求的,是她要的。

    她找到一项新乐趣,每天起来都会给卫流挑选出一套今天要穿的衣服。然后看着他一点一点的将衣服穿起,头发束好。

    卫流是慌乱的,他总是害羞,又没办法抗拒她的要求。

    这时候她心里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感,然后亲吻一下他欲色迤逦的脸。

    按耐下心思,奚宝意告诫自己,今天一会儿还要去工坊呢,万万不可放纵。

    早就预料到了要过冬,所以奚宝意派人屯了好些陶土。

    只是黄忠禄那边催的急,要的货量也一次比一次大,导致囤的陶土已经快要消耗完了。

    对此奚宝意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

    她准备把今天这一批货全都做完交货后,工坊就全体放假,等来年开春以后山上的土化了再开工。

    黄忠禄刚开始还有些不赞同,想给工人们加点银子接着挖山上的土,只是难挖又不是挖不了!

    奚宝意只:“那就不够珍贵了,这个东西冬天是不能生产的。”

    她眼神平静,对两个月的利润好似毫不在意,又好像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中。

    黄忠禄懂了。立马便安排人宣传因为天气原因陶瓷将会停工两个月。

    据在府城,已经有人为这最后一批货炒出了天价。

    今天就是交货与清账的日子。

    半个月前,她这边的陶瓷就采用了预售的方式。意思是有人想要购买,可以选择货品册上的样式,然后找她交银子定做。银子全款交付。

    等累积到购买了一定数量,还可以定做特权册上的瓷器。

    刚开始确实对货流量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时间久了,却又恰到好处的迎合了那些富人心思。

    他们觉得愈发珍贵,从而愿意为这些精美的瓷器买单。

    黄忠禄自此对她就更是信服了。

    最后一批货共计两千三百两。奚宝意把瓷器一个个规整的摆放在王掌柜带来的马车厢内,又在账目上将两千三百两的账目清掉。

    至此黑山村陶瓷工坊正式闭坊。

    清了账奚宝意开心,与工人们结算了工钱,工人们也开心。

    结完工钱奚宝意又将一张公告拿出,仔仔细细的贴在了告示栏上。

    告示栏就是建工坊时立在工坊前的那个大木牌。后来奚宝意找李羊把它精修了一下,做成了一个告示栏。

    她有什么想法或者是陶瓷工坊有什么事务要明,她就列一张清单贴在告示栏上,让卫流念给大家听。

    今天贴的告示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她的黑山村陶瓷工坊要开设学堂了。

    这个消息犹如海浪一般传递,最后在村子里引发海啸般的效果。

    这个时代人人都崇尚读书人,但并不是人人都有会读书。

    更别提在他们这个贫穷落后的黑山村,整个村子里只有村长家的儿子卫三水在县里正正经经读了书。

    一时间大家都被这消息冲昏了头脑。但冷静下来一想,开设学堂有什么用?他们又交不起学费,买不起纸墨。

    随后又听知情人陶瓷坊学堂每年只收一百文学费,并且这一百文还要捐献给村里面,用于每年来修缮宗祠。至于其他的笔墨学杂书本费都由学堂支付。

    这一次黑山村才彻彻底底的炸开了锅。

    好些人都涌来老卫家来询问,奚宝意却只叫他们去问村长。

    卫村长刚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的震惊也不少,没一会儿又红了眼眶,一个劲儿的对奚宝意:“好孩子啊,好孩子。你是有大功德的人。”

    卫村长和卫老头两兄弟一样是个至纯至性的人。只不过二人的差别在于卫老头更憨实,而卫村长则更精明。

    但他们是真心为了黑山村好的。

    奚宝意早就发现了,黑山村很团结。或许是祖祖辈辈一起逃荒而来的缘故,或者是几百户的大村子却愿意把宗祠修建在一起,所以整个村子之中有一种叫凝聚力的氛围。

    这是一种天然的企业文化。

    奚宝意可不想以后她招的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

    再加上刚刚吃饭时卫老头怔怔地看着雪景,无意中轻叹,“今年又下雪了,村里又有好些人家要挨饿受冻了。”

    明明他自己置身于温暖的家里,旁边烧着碳盆,桌上摆放着热菜,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但他依旧在为村里的其他穷苦人担心。

    奚宝意突然想起之前刘婆子在水磨旁,“村里谁家借东西还收钱啊?”

    她现在依旧不觉得这是正确的想法,但是她却深深的理解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