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只招识字的女工

A+A-

    卫三水一上前,

    “村长家三水子,真出息嘞。”是村里卫家一长辈的声音。

    卫三水听到了,心里禁不住的自豪,但面上只是笑得愈发灿烂。

    “我是第三项主持的夫子。想必大家都认识我,就不多介绍了。这项比赛的内容是由我在木板上写下一词。学子们若认识,便率先举,举后方可作答。一字十分。”

    众人纷纷明白了。

    于是卫三水便回身在一块大木板上写下‘爱国’二字。

    这一下学子们都糊涂了,因为他们所学习的课本中并没有涉及这两字。

    见无人作答,卫三水就又写下了第二词‘敬业’。

    这词卫鱼认得前面的字是敬,因为有一次她泡茶的时候问过堂嫂。

    她在人群中支支吾吾的问“敬茶?”

    卫三水眼神一亮,但又止住了,没话。

    倒是她旁边的一个皮肤暗黄,身材瘦高的女孩子飞快举。

    卫三水忍不住点头,对她道:“这位同学请作答。”

    女孩名叫庄丫,她略有几分忐忑,却又很坚定的:“敬茶。”

    “对一个字,加十分。”

    庄丫面色一喜,随后又有几分不好意思的看向卫鱼,“刚刚夫子举作答的。”

    卫鱼这才想起,神色不由的懊恼。

    其他众人直呼可惜,也有庄丫聪明的,只有卫流翻了个白眼,心卫鱼真笨。

    随后卫三水又陆陆续续写了几个词,也有几个人能够认得出来。

    而庄丫举了好几次,十之八九也能答对。惹得众人频频看她。

    直到这项结束,庄丫足足得了五十分。其他人最多只有二十分。

    最后一项是奚宝意主持,村民们更加激动捧场了。

    如今的奚宝意可算得上村子里家喻户晓的人。谁人不羡慕卫家能娶得这样一个好媳妇?尤其是村长刚刚还宣布奚娘子是咱黑山村学堂的山长呢!

    奚宝意走上前:“德行永远排在学术之前,所以我们交流会最后一项考试是德行考试,接下来我会为大家每人分发试卷。由大家作答,字数不限。然后收上来评分。”

    众人纷纷应好。

    于是卫流三人又为大家分发试卷,试卷只有一张,上面也只有十道题。

    有人看清第一题,愣住了。

    上述题目:作为大尚的子民,你认为你对大尚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

    还有题目:请描述你曾经做过的一件好事。

    更有题目:你最尊敬的长辈是谁?为什么?

    怕有人不认识有些字,奚宝意还为大家读完了所有题目。

    然后便静静的等待大家作答。

    等到试卷都收上来后,学子中的很多人都沉默着。有的在思考,有的单纯不知道写些什么。

    最后依旧是卫村长敲了一声锣。

    “铛!现在夫子们正在评定成绩。请大家静待半个时辰即可。”

    这次的规则是由四位夫子对自己所负责的项目判定成绩。前三位由于项目排在前面,所以已经核对好了。就只差奚宝意。

    奚宝意里拿着两百多张试纸。一张一张翻阅。

    由于学子们习字不久,所以大多写的字句不流畅,几乎全是错字的也有,还有一些词不达意。但是奚宝意看的很认真。

    这一套德行考试几乎围绕着爱国爱家为中心思想。

    她希望她以后的工坊招的员工都是正直真挚的人。

    很快就看完了,奚宝意斟酌着打上分数。

    最后交由其他三位夫子核算总分,再把结果告知村长。

    “铛铛铛!”村长得知最后的结果,也替学子们开心。他对还在等待的村民们们公布道:“这次交流赛的第一名是女子班的庄丫。第二名是吴夫子班的田梗。第三名是苏夫子班的卫福同。请三位学子上前领奖。”

    台下三人不可置信,二百多人他们是前三名!却又在村民们的推搡中走上前去。

    庄丫接着银子和奖品激动地哭出来,直打嗝。

    她爹在风光呢!”

    奖状是奚宝意在宣纸上画了一幅学堂的素描画。再用毛笔在上面写着‘黑山学堂第一次学术交流会第几名’的样式。

    因为没有印章,她提前用口红做了印泥,在右下角摁了她自己的印。

    将奖状也依次颁发给三人。

    除了庄草外,田梗是一个比较有天赋的少年,长得也很清秀。吴青竹平时一再夸他有天分。

    而卫福同则是他们陶瓷坊烧窑组的。奚宝意不由得也叹到真给他们陶瓷坊争气,回去后要给陶瓷坊每人都发奖励。

    拿到奖励的三人开心不已。

    至于其他人虽然知道奖励丰厚,但是只有奖励发了以后才知道没拿到时,内心有多么失落。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好好努力,拿到好成绩。

    等到大家开心一阵儿,奚宝意又出一个重磅消息。

    “我打算在村里新建一个工坊,来年开春就招工匠,不过只招女工,年龄要求3岁以上,50岁以下。有学识的优先。”

    这一下村里人又议论开了。有学识的优先是什么意思?没读过书的就不要吗?有人问出了声。

    奚宝意点头,“是的,以后我名下的所有工坊,招工条件之一都是要有学识。也就是如果没有读过书,那么我是不收的。”

    听到这话,在黑山学堂上名的几名女孩都暗中激动。

    六名女孩中除了卫鱼,其他几人都到了3岁以上。岂不是她们可以去参加招工?

    大尚规定女子4岁成年,男子岁,成年以后方可嫁娶。

    她们几人家中有的是单纯疼爱女儿,但也有人家的想法是上个一两年学,今后也好找婆家,所以把她们送去了学堂。

    没想到如今有这等运道?

    而那些本来还欣喜工坊招工的人面色一僵。

    陶瓷坊工匠的收入大家隐约都知道。组长可是一个月一两啊!寻常人家要攒一年的。这次竟然又错过了!

    也有心思活泛的人问奚宝意:“奚山长!咱们村儿学堂什么时候再招生啊?”

    这可问到点子上了,村民们纷纷竖耳听着。

    “每年招生两次,下一次是来年开春。想要入学的,只需要准备好学费就行,条件还是那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