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安北郡迎来政务高潮

A+A-

    “我看你才跳脱,这事哪里有你的那么严重?”

    那大官话音刚落,在他身后不远处立马传来一道反驳的声音,字正腔圆,毫不顾忌。

    正是今年年初升任为京官的正四品左监门卫中郎将曹宏征。

    作为武将,他性子直,嗓门大,开口就是回怼:“我看你们没事就总什么改制改制,变更变更的,哪一条不是违背祖宗的规定?就看得着别人看不见自己是吧?”

    罢,他便俯身补了个礼节。

    当真是世家兵,有种优雅的粗俗。

    自打他回京后,可以是风光无限,本来就有家世背景的加成,又有过去一年响当当的政绩在,哪怕如今在朝堂上不过是一个四品官职,但也是捏了实权在里的,他还真就不怕对面这个三品老匹夫。

    于公于私,他都听不得别人奚宝意。

    所以在朝堂上,每每提起这种敏感话题,他想都不会想便立马跳出来舌战群儒,带头冲锋。

    那位官员对此见怪不怪,沉声道:“取消了税赋,那官府私库定会拮据,万一安北郡有个什么天灾人祸,要拿什么应对?”

    曹宏征淡笑,胸有成竹,“和大人怕是没有在北地上任过的经验吧?我的建议是你自求下放去历练历练。凉北府可不比江南多水患,已经足足近八年没有过任何旱涝灾害发生过了,但我承认您的担心是有两分道理,但是您可能对安北郡主不够了解,大名鼎鼎的黑山工坊就是她的产业,她做事一向有自己的底气,即便取消了税赋,那官府私库也不会薄了多少。相反,我认为郡主此举大义,宁愿损失自己的财产,也要为百姓谋福利,当赏。”

    那被称为和大人的大官被反驳了也不气馁,他又问:“郡主此举看似是在安北郡推行,难道她的影响力真的就只局限于安北郡吗?诸位大人想必都是同我一样是从黑山时报上得知这个消息的吧?那黑山时报将此事刊登,大肆宣扬,难道不会引起其他州城的动荡吗?若是全天下的百姓都闹着要减税,可如何是好?”

    此话一出,其他官员纷纷应和,“和大人的有理,长期以往,国之根基必将不稳!”

    曹洪征只觉这些人的都是歪理,他皱着眉头道:“安北郡作为王爵封地,政务由其自理,按理除了每年需要将政绩上报以外,我们无权对其进行干涉,况且郡主体恤百姓,愿为自己封地内的百姓减免赋税,她难道做错了不成?就因为其他州城的官员无力做到一样的高度,便眼红什么要一视同仁,那才真是荒唐!用你们的话来,国家若不持续改革更新,一直保持着以往的法制,那就像稚子永远无法长大一般,等到别的国家都年富力强,我们必将落后受辱。如今郡主给竖了例子,她能以一己之力带动地区发展,别的州府不效仿学习,竟然还妄想打压?”

    “话的简单,世界上又能有几个安北郡主,又能有几个黑山工坊?”和大人觉得曹宏征才是无理取闹。

    “那是其他官员出了问题,安北郡主有什么错?”

    和大人气急失语,突然发现他们之间讨论的重点已经从税赋变成了其他,只道:“我们现在的是税赋与国家根基问题!”

    于是话题又被绕了回来。

    导致朝堂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讨论的政务重点都是这件事,双方对此争论不休。

    最终的争论结果一直无法确定,那么昌明帝对奚宝意改制的相关旨意也就没有出炉。

    昌明帝对此喜闻乐见,任由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吵点好啊,热闹。

    还能争取下时间,看看免税后续是个什么章程。

    昌明帝其实思考了许久,还是认为奚宝意不是无的放矢,但他并不确定。

    他又想着前些日子那官制改革就不错,但可惜有士族这个拦路虎,在大尚全国推行并不现实。

    而在安北郡,这两项政策已经推行了大半个月了。

    作为最终的受益方,安北郡百姓恨不得敲锣打鼓来表达自己的喜悦。

    “以后真就不收税啦?”有村里人家收到的消息晚,不敢确信地问,那可是传承了几百年的税收制度啊。

    旁边立马有人回他,“是啊!郡主亲口的,不仅不收税,还会给我们发钱呢!叫那什么农事补贴,报纸上都写着呢。”

    那问的人便立马抽去了报纸看。

    一瞧,果真!上面写的明明白白的。

    而涉及了这样重大消息的报纸被印刷出来后,引的人们争相购买传阅,不止传到了京城,还传到了更南方的州城。

    黑山时报再一次展现了它惊人的传播力,当然,也是因为这则消息实在是令人震撼。

    其他地方的百姓一听,先是不可置信,又是欣喜,最后一看是仅限于安北郡封地,那便就只剩羡慕了。

    叹气道:“咱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可迁不走,这种好事与咱们无关。”

    商人们却不这样觉得,他们敏锐地看到了上面写的‘降低商税,将固定税改为浮动税,增加流通税’后面跟着一大串详细解释。

    看完,心思浮动。

    在大尚重农抑商的思想下,商户开店铺做生意,基本是挣一半交一半,还要时不时的给官府送礼走后门。对于商贩们而言,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最后也剩不下什么。

    但在安北郡或许会不一样。

    报纸上都写了的,郡主新发行的官令表明商会官营,商务透明,再加上他们以往对安北郡的了解。

    有人思考一番,咬了咬牙,同家里人商量道:“咱们家想个法子去安北郡落户吧!”

    这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

    自从四月中旬过后,报纸该宣传的都宣传的差不多了,安北郡官府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政务高潮。

    全是拖家带口迁籍而来的商户人家。

    卫家成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每日里拿笔写字的都是酸痛的。

    最后无法,奚宝意只能让卢田几个也去帮着他忙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