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A+A-

    *

    死去的记忆忽然被唤醒,苏景殊只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人生最大的痛:一时犯下的错需要一生来偿还。

    唐门的兄弟姐妹们,孩子真的知道错了,你们能不能来个记忆消失术让所有知道“幼年苏历险记”的人都忘掉?

    苍天啊!大地啊!这日子没法过了啊!

    苏欲哭无泪,要不是他现在已经过了满地打滚的年纪,他能从院子这头滚到院子那头,让在场所有人都没工夫想唐门。

    发疯!发疯!发疯!

    大家一起发疯!

    白五爷丝毫不觉得他提唐门有哪儿不妥,军器监的密配方不能谈,时候的奇妙经历总没有那么多规矩。

    他们家二哥见多识广,是闯荡多年的老江湖,景哥儿想请官家设立个专管江湖人的新衙门就得多和江湖人接触,不接触怎么知道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

    不是他吹,他们家二哥出身行伍,既懂朝廷也懂江湖,天底下再没有比他们家二哥更适合去新衙门里当差的江湖人了。

    苏景殊抬起头,“五爷,官家还不一定同意呢。”

    “我和展昭猜了一下,官家有九成的可能会答应。”白玉堂在他旁边蹲下,掰着指头给他算官家答应的理由一二三,完之后还不忘再问一句,“景哥儿觉得呢?”

    苏景殊当然也认为官家答应的可能性居高,不然他也不会人还在襄阳就写申请书。要是拿不准的话,怎么着也得先和金大腿通个气再和官家沟通。

    朝廷没有专门的管理江湖事务的衙门就很不合理,他觉得官家和朝中大臣以前是没往那边想,思路打开后肯定也觉得朝廷要有个专门管理江湖事务的衙门。

    “五爷,其实在朝廷当官事儿挺多的。”苏景殊压低声音道,“就像你们陷空岛,你们兄弟几个愿意为朝廷效力,可是要是朝中大臣看不起江湖人,你们还会愿意继续报效朝廷吗?”

    白玉堂下意识皱起眉头,“江湖人怎么了?江湖人也是人,他们凭什么看不起江湖人?”

    苏景殊提醒道,“朝中文臣连武将都瞧不起,你觉得呢?”

    他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先给白五爷打个预防针。

    五爷不经常在京城,对朝堂上的文武鄙视链没什么感觉,回头问问狄将军在京城当差是什么感觉,看看狄将军会不会猛男落泪。

    朝中要是真的有了大部分成员都是江湖人的衙门,最大的可能是:文臣p;p;gt;p;p;gt;武将p;p;gt;p;p;gt;p;p;gt;p;p;gt;p;p;gt;江湖人。

    白玉堂啧了一声,“展昭在京城也处处被人瞧不起?”

    “这倒没有。”苏景殊摇摇头,“展护卫在开封府办差,他是官家亲封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看在官家和包大人的面子上没人会和他过不去。”

    “没事儿,好办。”白玉堂不甚在意的摆摆,“建议是你给官家提的,这个衙门让你来管就行,你

    是官家亲点的状元郎,看在官家和你的面子上也没人敢和新衙门里的官差过不去。”

    苏顿了一下,眼神有些飘忽。

    众所周知,六扇门的老大是诸葛神侯,四大名捕都是诸葛神侯的徒弟。

    如果他来当六扇门的老大,官家会不会也封他个“神侯”当当?

    诸葛神侯麾下有四大名捕,他苏神侯麾下有陷空岛四鼠,妙啊。

    官家,您怎么看?

    白玉堂抬在他眼前晃晃,“景哥儿,你在听我话吗?”

    “在听在听,五爷的建议非常好。”苏景殊正襟危坐,飞走的心神被强行拽回来,然后遗憾的表示这个建议大概率不会被准许,“我的资历还不够独当一面,就算官家要设个新衙门也不会让我来管。”

    看现在就知道,他还要跟着公孙先生学刚到地方要怎么尽快了解民情,想让他独当一面还有的等。

    白五爷一想也是,他觉得这子有本事没用,得官家觉得他有本事才行。

    慢慢学慢慢学,不着急,反正他和展昭一起都在开封府任职,还可以只领俸禄不干活,新衙门怎么样都和他没有关系。

    四位义兄的江湖经验都比他丰富,不用他在这里瞎操心。

    “人情世故什么的几个哥哥比我擅长,要是实在不想干还能回陷空岛,问题不大。”白玉堂对几个义兄很有信心,不管是在陷空岛还是在白家,他都是不管事儿的那个。

    其他人负责赚钱养家,他负责打打杀杀,完美。

    黑白两道都不好混,近些年江湖宵越来越嚣张,朝廷早晚得出整顿。

    这不,新衙门一有着落,那些采花贼江洋大盗全都得玩儿完。

    大哥派他到京城就是怕朝廷哪天不打招呼就把江湖上有名有姓的势力全灭了,他们陷空岛都是遵纪守法的好江湖人,名下的产业也都按时缴纳财税,灭江湖宵可以,别不心把他们这些遵纪守法的好江湖人给误伤了。

    为了不被朝廷误伤,装也要装的一颗红心向朝廷。

    朝中文臣看不上他们这些泥腿子,他们还看不上那些书呆子呢。

    苏景殊:

    很好,已经能猜到新衙门成立后有多不好管了。

    公孙策在院子里指挥书吏干活,看到两个人蹲在台阶上嘀嘀咕咕无奈摇头,“景哥儿昨晚没有休息,现在没有要紧事,要不先找地方睡一觉?”

    苏景殊抬头看看天色,拍拍衣摆站起来,“先生,再过两个时辰天就黑了,我等晚上再睡觉。”

    现在去睡他怕大半夜的醒过来没事儿干,左右现在还不困,他还能继续给先生帮忙。

    不慌,他年轻,身体扛造。

    白五爷踱着步子跟上,“景哥儿还是去睡一会儿吧,明天早上要启程回京,马车上睡的可没有床上舒服。”

    “刚才忘了,咱们明天不走了。”苏景殊拍拍额头,将襄阳王府又发现新线索的事情和他一遍,“这次的线索不

    好找,可能要耽搁好些天。”

    p;p;ldq;新的幕后黑?还有人能比襄阳王更大?p;p;rdq;白玉堂想了想,感觉比襄阳王更大的只有皇帝,总不能真正的幕后黑是皇帝吧?

    ?醉酒花间的作品[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最新章节由??全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苏景殊:

    公孙策:

    倒也不至于。

    动脑子找线索的事情白五爷不参与,一来他对朝廷的了解没有那么多,二来他不觉得他比包公更会办案。

    他跟着包大人只负责听命行事,动脑子的事情用不着他。

    展昭跟着包大人就从来不用动脑子,他自然也一样。

    既然暂时不走,也就是他们家二哥和四哥这一趟没有白跑。

    好事儿啊!

    公孙策放下里的信纸,“耽误不了几天,五月之前要启程回京,不然赶不上景哥儿授官。”

    王府这些书信他大概看了一遍,并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可见襄阳王后头的那人藏的很严实。

    襄阳王府找不到证据,襄阳王和他的亲信嘴里再问不出有用的线索,他们留在襄阳也没有用,不如回京将所有的事情都上报给官家看官家有什么打算。

    “金太守是兵部的官,他知道怎么审犯人吗?”苏景殊叹了口气,“下次出门让包大人去皇城司要几个人,皇城司的人肯定擅长审讯。”

    身为锦衣卫的同行,什么都不会也得会审犯人。

    公孙策听到这里只是笑笑,让书吏将院子里的东西收拾好,能被襄阳王放在书房应该都是他的珍藏,大老远的不好运回京城,查清楚里面没有夹带后可以送去官学供学子借阅。

    什么审讯不审讯的,他一个文弱书生不懂那么多。

    苏景殊只是随口感叹一句,完之后感觉公孙先生的反应不太对,想来想去想不明白,于是戳戳旁边的白玉堂,看看刚才是不是他的错觉。

    “审讯哪儿用别的衙门出人,公孙先生出马一个顶十个。”白五爷对公孙先生在江湖上的威名非常清楚,迫不及待要给无知的苏郎讲公孙先生的丰功伟绩。

    且不公孙先生制造刑具时的奇思妙想,只他审案时的各种点子就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民间传闻包大人日审阳夜审阴,传闻的源头都是公孙先生。

    不是那些传闻是公孙先生传出去的,而是因为有公孙先生给包大人出的那些主意,所以传闻传出去才会变成包大人能日审阳夜审阴。

    有公孙先生在包大人身边,别的衙门集体过来帮忙都不一定有公孙先生一个人审的快。

    不要瞧文弱书生,文弱书生有时候能让坏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远的不,邓车和邬泽被送到开封府后那么快什么都招了就都是公孙先生的功劳。

    他们是怕开封府的大牢吗?不啊,他们是怕落在公孙先生里被公孙先生当玩具玩。

    苏景殊:哇,长见识了。

    难怪公孙先生刚才那般反应,原来是他想鲁班门前锯木头关公门前耍大刀,是他孤陋

    寡闻,只知道公孙先生学富五车,没想到先生在江湖上也有那么大的名气,失敬失敬。

    包大人真是太会招人了,他也想要这个配置。

    “五爷,商量个事儿呗。”苏忸忸怩怩道,“你看包大人身边有公孙先生和展护卫,我身边还什么幕僚都没有呢。”

    公孙先生和展护卫最开始身上都没有官职,是跟在包大人身边后才逐渐有了官衔,最开始只能算是包大人的幕僚。

    幕僚不算是朝廷官员,俸禄也不由朝廷出,而是由聘用他们的主官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一部分给这些幕僚发俸禄,所以主官上哪儿幕僚都会跟着。

    虽然本朝开国时太祖皇帝为了防止官府衙门的实际决策权落到不良幕僚中而规定各级衙门的幕僚人员必须由朝廷委派,但是那个规定并没有什么用,基层官员该招幕僚还是会招。

    衙门的幕僚人员全部由朝廷委派的话,谁知道那些人里有没有别处安插进来的探子?

    芝麻官也是官,是官就少不了尔虞我诈,自己招揽的幕僚好歹知根知底,这不比衙门安排好的人用起来放心?

    他已经的这么明显了,五爷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苏景殊眼巴巴的看着武功高强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白玉堂,非常希望他们能成为固定组合。

    包大人身边已经有展护卫,白护卫留在开封府容易和展护卫干架,不如离远点天各一方好成为对方心里的白月光。

    远香近臭,就是这个道理。

    几十年后,他从苏大人变成苏青天,白护卫就是苏青天的左膀右臂,不心动吗不心动吗真的不心动吗?

    白五爷对这个的提议的确很心动,但是这时候得矜持,不然这子得到的太容易不会珍惜。

    于是乎,非常难请的白护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包青天身边还有个公孙先生,苏青天呢?”

    未来的苏青天想了想,一拍大腿回道,“五爷,你觉得诸葛聪明吗?”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诸葛沈仲元啊!

    能号称诸葛肯定不会是笨人,真要是个笨蛋用诸葛的名号,他们四川人民会让他感受到来自武侯的压力。

    沈仲元既然能在江湖上用诸葛的诨号,脑袋瓜肯定好使。

    更妙的是,他还是个文武双全的全才。

    先前在襄阳王府时和沈仲元聊了几句,那人以前靠依附豪强为生,肯定不会介意当他的幕僚。

    虽然幕僚没有朝廷编制,但是在衙门里的地位却相当高,一来他们是主官的亲信,二来他们大部分都是落榜进士、举人,学识水平很高,能辅佐主官处理政务,也能为主官出谋划策。

    诸葛沈仲元没有功名,可他智谋过人处事圆滑,这样的人可能在学问上比不过科举考试考出来的读书人,但是在处理俗务上绝对更胜一筹,留在身边绝对不亏。

    苏景殊搓搓下巴,他好歹是正儿八经的官,跟着他干比依附豪强有前途多了,沈仲元应该不

    会拒绝他吧?

    不太确定,有会去问问。

    “五爷,你觉得诸葛会答应吗?”苏有点期待,“我感觉他会。”

    “我感觉他也会。”白玉堂蹲在旁边,想了一会儿又问道,“景哥儿,你接下来可能被派去什么地方?”

    跟在包大人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新鲜案子,跟在这子身边也有各种好玩的案子。

    包大人身边已经有展昭,他留在开封府是锦上添花没啥用,跟着这子就不一样了,绝对的雪中送炭。

    他!锦毛鼠白玉堂!乘风破浪救弱无助的苏青天于水火之中!将来必能传成佳话!

    “那得看官家是怎么想的。”苏景殊笑眼弯弯,“刚才是着玩的,五爷堂堂御前四品带刀护卫怎么能跟在我身边,我可没那个资格让五爷跟着。”

    虽然他很希望和白五爷成为绑定组合,但是他官衔没有白五爷高哈哈哈哈哈哈。

    白玉堂:

    品级不够怎么了?官家都了他可以只领俸禄不干活,大不了就是领着开封府的俸禄给这子当护卫。

    就跟着!他就跟着!

    官家管天管地还管他跟着谁?

    俩人蹲在台阶上嘀嘀咕咕个不停,不多时,日头偏西,包拯等人从牢房出来,脸上的表情都不怎么好。

    公孙策迎上去,知道这是没有问出有用的线索,“大人,书房里翻出来的信件也没有可疑之处。”

    包拯点点头,表示他知道了。

    金太守强忍着没有当众骂人,“襄阳王府那么多来路不明的金子,我就不信府上的人全都不知道金子是什么时候到他们府上的,连编瞎话都懒得编,未免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包拯面无表情,“有劳金大人安排,务必连夜将他们押送至京城。”

    襄阳王身份特殊,他们怎么审都不合适,不如直接将人送回京城交给官家。

    展昭上前一步,“大人,属下随行押送他们回京。”

    襄阳王肯定知道那些黄金的来历,现在不是不觉得包大人能将他如何,真正的幕后黑应该在暗处盯着,要是趁他们不备直接杀了襄阳王和王府里的人灭口就不好了。

    带那么些尸体回京非但没有用,还会让包大人被朝中官员弹劾。

    稳妥起见,他还是随行押送吧。

    白玉堂抱着臂,“包大人身边要留人保护,这次我就不跟着了。”

    先前襄阳王府那些临阵倒戈的江湖人应该能用,再多派些禁军跟着,应该能成功将人押到京城。

    实话,他觉得王伦比襄阳王聪明多了,如果他们俩都是真正的幕后黑里的钉子,杀王伦比杀襄阳王更有必要。

    连王伦被押送回京的时候都遇到刺杀,襄阳王这边大概率也不会有人不自量力来杀人灭口。

    几个人三两句商量好,金太守继续忙活,他先去安排押送襄阳王回京的人,然后再去写奏疏弹劾襄阳王。

    马上就是雨季,先把襄阳王这个灾星弄走,然后他们才好专心查验水灾修理河工。

    包拯等人今天不再借用太守衙门,而是回他们租住的庭院休息。

    醉酒花间提醒您[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白玉堂带两位结义兄长拜见包大人,有没有活儿干暂且另,先到包大人面前露个面。

    今儿晚上露个面,明天早上启程去洪泽湖附近求贤。

    他们家四哥在抓邬泽的时候听洪泽湖附近的螺蛳庄里有位高明隐世姓毛名九锡,是个颇晓治水之法的贤才,官府正缺能治水的贤才,四哥便想着看看能不能将人请出山为朝廷效力。

    水患一起苦的是百姓,不管是不是江湖人都不能袖旁观。

    包拯不知道民间还有如此贤才,当即表示明天和蒋平一起去螺蛳庄访问贤士。

    近些年水患颇多,朝廷中懂治水的官员不多,遇到水灾多是赶鸭子上架,每次发生水患民间都损失惨重。

    民间有晓得治水的贤才不能放过,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磨破嘴皮子也得把人请出来。

    蒋平挠挠头,“包大人,螺蛳庄离襄阳城有一段距离,且陆路崎岖难行,水路也通不得船,要不您留在襄阳城里等我的好消息?”

    先前邬泽带领十几个水寇聚集在洪泽湖赤堤墩附近,白天劫掠客船晚上假装水怪,想把赤堤墩附近的百姓全部赶跑。

    荆州水灾的消息传出来后,周边州府的百姓都绷紧神经生怕自家也发大水,赤堤墩附近的百姓为了防止堤岸有闪失,没有房屋住窝棚也死守着堤岸,尽可能将决堤的可能扼杀在襁褓之中。

    赤堤墩附近的水势不太平,没有水寇还有漩涡,那是水底有壅塞之处发泄不通所致,大水形成漩涡没法垒成堤坝也没法通船,只有查根溯源将拥堵的地方疏浚开了才能解决那些漩涡。

    他不怕水,再凶险的水势他也能游过去,可他在水里没法带人啊。

    蒋四爷身材瘦面黄肌瘦,一眼看上去像个久病不治的病秧子,他自己在水里足够灵巧,加上负重就不行了。

    他去螺蛳庄的话三五日就能回来,带上包大人的话估计得走半个月。

    要不还是算了吧。

    包拯:

    虽然蒋义士的委婉,但是他也能听出来带上他会耽误时间。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等蒋义士马到成功将能治水的贤才请出山。

    蒋平有事要干,韩彰却没有,他可以留在襄阳城里随时听候差遣。

    韩二爷是陷空岛五鼠中武功仅次于白玉堂的高,和白五爷一样武器都是刀,除了会埋地雷外还擅打毒药弩,是个比白五爷还危险的人物。

    惹到白五爷白五爷会跳脚,惹到韩二爷韩二爷能先上毒药后上炸药,最可怕的是,兄弟五个中韩二爷和白五爷的关系最好,惹到白五爷就相当于惹到韩二爷。

    总结:五爷不能惹。

    苏景殊刚才在太守衙门就已经从白玉堂口中打探出足够多的消息,看到身材高大发须微黄

    的韩彰后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身份。

    看韩二爷这个头,当年在军中应该也是拿最高档次的军饷的精兵。

    苏慎重的点点头▔▔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然后戳戳旁边的白玉堂用气音道,“五爷,这是给咱二哥的见面礼。”

    “这里头是霹雳弹?”白玉堂也压低声音,的布兜里塞着两三个球,凭感捏不出是什么,但是可以猜出来。

    他和景哥儿过二哥会挖地雷,景哥儿应该是把那句话放在心上了,所以见到二哥后就准备了霹雳弹当礼物。

    苏景殊一本正经的回道,“不是霹雳弹,是爆竹。”

    霹雳弹多危险,那是朝廷管制物品,爆竹这种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东西才是他们能护送的礼物。

    虽然他的爆竹威力比寻常爆竹大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他是爆竹就是爆竹,只要炸不死人就都是爆竹。

    白玉堂不敢用力捏,怕不心让这些爆竹炸在里,“景哥儿怎么随身带着这些东西?不怕伤到自己吗?”

    “五爷还记得之前去祥符县遇到的颜查散和书童雨墨吗?”苏景殊声解释,“我和青松兄去祥符县的时候被冯君衡派去的杀当成颜查散和雨墨,还是靠这些爆竹才成功脱身。”

    要不是他随身携带自保的武器,没准儿五爷当时就见不着他了。

    这是官家特意让工匠造出来的威力武器,给太子殿下用的肯定没有自爆的风险,他也觉得比直接扔炸药管方便的多,所以离京之前就又补了下库存。

    扔炸药管威力太大,要是在山沟沟里可能把山头都给炸平,爆竹就不一样了,它是爆竹它就真的炸不死人。

    白玉堂嘀咕了一句,“官家还挺细心。”

    苏景殊非常认同的点点头。

    众人忙活了一天,吃过晚饭后各自散开。

    苏景殊还不太困,想着他的铁三角组合也睡不着觉,于是亦步亦趋跟着包拯和公孙策去书房,“包大人,公孙先生,我有一点问题想问。”

    包拯示意他进屋,点上灯然后问道,“是案子的事情?景哥儿有别的想法?”

    “不是案子,是别的事情。”苏景殊摇摇头,“包大人,冒昧问一句,您最开始当官的时候招幕僚了吗?”

    公孙先生不是最开始就跟着包大人的,展护卫也是,他们都是在包大人有了铁面无私包青天的名号后才追随包大人,和他现在的情况不一样。

    白五爷已经是御前四品带刀护卫,比他的官衔都高,他和白五爷等他外放为官的时候跟着他是着玩,毕竟五爷自在惯了,应该不会习惯一直在某个地方待着。

    再了,通判是五品的官,他也没资格让四品的带刀护卫跟着他。

    白五爷不行,别的没有官职的人却行。

    他现在只有最后一个顾虑,如果他还没正经当官就已经找好了身边的哼哈二将,朝中会有人他架子大弹劾他吗?

    包拯顿了一下,他还真没想到这子能问出这么个问题,

    “弹劾应该不至于,官员外出历练都会带着亲信,最少最少也有个书童跟着,景哥儿又不会沿途搜刮百姓,御史台为何弹劾你?”

    他当年刚当官的时候没有招揽幕僚,只带了个书童就前去赴任,事实证明,带的人少的确容易吃亏。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县衙再也是个衙门,朝廷安排的幕僚会拉帮结派,还有些会和地方士绅勾结在一起,当县令的话的确不好管。

    县令主簿等官由朝廷派遣,隔个三五年就会换任,但是县衙里更多的还是当地差役,像捕快捕头之类的差事都是本地人在当。

    县令要是不够强势,底下人就能让他在任期内当个摆设。

    官不是好当的,想当好官更是不容易,县衙尚且如此,州府的衙门更不用,所以朝廷对官员招揽幕僚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能招揽到人不算什么,招揽到人之后能用人才是真本事。

    县令可能被底下人架空,主官也能被招揽来的幕僚架空。

    用人之道三两句不清楚,还是得亲自经历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苏景殊:啊?

    俩哥哥离京上任后给他写的信里的都是怎么怎么高兴,没可能会被架空啊。

    当官果然是个技术活,看来他最近得抓紧时间学习权谋。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来者不拒,尽管来折磨他。

    玩心眼儿而已,他上辈子就会。

    苏的眼神逐渐凶残,完全没有被包大人的辞吓到,“也就是,官员上任的时候想带多少人全看他们自己,朝廷其实不会管,对吗?”

    “也要看自己的俸禄能养多少人。”包拯提醒道,“幕僚的俸禄要主官来出,俸禄太低可不行。公孙先生,你那里有没有登途须知,有的话可以提前给景哥儿看看。”

    “登途须知?”苏景殊不明所以,“那是什么东西?”

    “是官员离京赴任的注意事项。”公孙策回道,“等景哥儿回京授官后朝廷会发,里面写的东西很值得一看,不过我这里没有,明日可以去金大人那儿问问。”

    苏景殊:

    厉害了大宋,连官员赴任必备册都有。

    考上进士有同年录,当官了有登途须知,朝廷好像很喜欢这种奇奇怪怪的册子。

    他也喜欢。

    苏煞有其事的感慨一番,没有再打扰两位大佬商量正事。

    他先回去休息,等明天去金大人那儿问问,看看那登途须知到底是个什么大宝贝。

    公孙策目送他走远,然后才叹道,“景哥儿这年纪,路上的确得心点。”

    赴任的地方离京城近还好,要是离的太远,带再多护卫他们都没法放心。

    高官出京可以带禁军随行护送,通判只有五品,再怎么是状元郎也不好和其他士子区别太大,没有五品官员出京还调禁军护送的道理。

    包拯捏捏眉心,“历代状元初次任职都在京东京西两路,应该

    不会太远。”

    离京城越近越安全,朝廷给新科进士授官也得考虑他们的能力,一个个的都是生瓜蛋子,安排的太远有可能回不来。

    离回京还早,不这个了。

    包拯将下午在牢里的审问结果告诉公孙策,那些管事应该是什么都不知道,管家应该知道点什么,但是他对襄阳王忠心耿耿,一时半会儿没法从他口中问出线索。

    想知道真正的幕后黑是谁,还得找出襄阳王府那些黄金的来历。

    公孙策摇摇头,“大人,没听大宋境内出现过那么大的金矿,会不会是襄阳王插了出海的生意从海外运回来的黄金?”

    账本上只写了某年某月进项多少金,并没有写明黄金来路。

    可能别处还有一份写明黄金来路的账本,也可能襄阳王为了防止账本落入朝廷中根本就没有那么个账本,只有他们拿到的这份不清不楚的线索。

    不是从大宋来的话,海外的黄金更找不到出路。

    本朝开国时便设市舶司于广州,之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等地设市舶司。

    大宋的造船业发达,所造海舶载重量可达五千石,通过海外贸易赚到八千万两黄金不是没有可能。

    问题是,市舶收入是大宋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由所在地的行政长官和负责地方财政的转运使共同管理,如果真的牵扯到市舶司,其中的利益牵扯怕是不比襄阳王要造反哪儿去。

    公孙策越心情越沉重,本来要来查襄阳王造反就已经很不好查,现在又可能会牵扯到别的利益,这案子怕是没法再往下查了。

    那些黄金出自大宋境内还好,最多最多也就牵扯到金矿一地的官员,要是牵扯到市舶司,怕是大半的宗室皇亲都得掺和进去。

    包拯叹了口气,“等安排好河工事务便回京,此事重大,需得和官家商量后再做打算。”

    夜色沉沉,书房里的烛火半夜未熄。

    苏景殊自恃年轻身体好,熬了个通宵也不当回事儿,一觉醒来又是精神满满。

    先去包大人那儿露个脸,然后去太守衙门那儿问问金太守有没有登途须知。

    这次运气不错,金太守身为离京赴任的官员,里还真有朝廷刚发的册子。

    算上里这一本,他那儿已经有了一摞的登途须知,每次离京都发,一次都没落过。

    朝廷对离京的官员不上心吧,朝廷给安排册子,朝廷上心吧,又不给他们派官兵护送。

    发册子有什么用,不如直接发钱。

    苏成功拿到官员赴任必备册,回去之后迫不及待打开看。

    这年头的交通和信息都不发达,地方官上任要拿“身份证”,也就是官凭,那是唯一可以证明他们身份的文凭。

    一般情况下,官员从吏部拿到官凭后才能走马上任,到地方后地方的衙门会核对官凭和人能不能对上,要是证明有破损或者大印盖的不

    合理,地方官不认带来的官凭,还得大老远的回京找吏部重新换。

    瞧瞧这上面写的,领到官凭后要仔细核对,发现有破损要马上禀明吏部,完好无损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先拿布包一层,再拿油纸裹一层,启程时随身携带,睡觉时放在枕头边,脑袋丢了身份证明都不能丢。

    咳咳,脑袋也不能丢。

    投宿时要避开黑店尽量选择官驿,没有官驿就尽量找人多热闹的店,住进去的时候要检查房间里的墙牢不牢固,看看床底下和角落里有没有藏人,睡前先打理好行囊,以防半夜发生紧急事件逃跑的时候把行李给忘了。

    赶路要清晨出发,路上心选择同伴,提防非亲非故的人过分亲近,对仆从也不能动辄打骂训斥,以防他们和外人合谋害主,实在看不顺眼到地方了再找会解雇。

    苏景殊:

    敢问写册子的大佬,您在上任的路上都经历了什么?怎么能细节到这种地步?

    看完赶路时的注意事项,后面还有精神寄托。

    文武百官赴任上官坛经一卷,让外出赴任的官员赶路途中不至于太寂寞,遇到劫匪刺杀的时候能念念经祈求诸天神佛保佑,平安到任也能念念经感谢路上保佑他的神仙。

    这书在官场上很是畅销,但是得自己掏钱买。

    苏景殊:

    更离谱了好吧。

    不错不错,虽然朝廷对保护外出赴任官员的实际行动几乎没有,但是友情提醒了他们加强自我防范呢。

    官员赴任必备册,居家旅行必备,不看都不知道官员上任的路上能有那么多磨难。

    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都比不过大宋官员的赴任之旅,合理怀疑吴承恩写西游记之前听过大宋官员赴任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

    总结:印册子不如多派几个免费的官兵当护卫。

    实在不行的话,拿买那劳什子文武百官赴任上官坛经的钱去雇个保镖都比念经强。

    阿米豆腐,我佛不渡憨批。

    包大人,学生觉得此经无用,此书的用处也不大,不如您和官家还有诸位相公加把劲儿把大宋全境都治理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这样也就不用费劲去印什么官员赴任必备册子了。

    他不是佛修,没法靠念经来退敌,行囊里装佛经还不如腾出地方多塞点防身的工具。

    不行,还是觉得招个靠谱的保镖很有必要。

    就算这个保镖的官职比他还高,只要武功足够好,其他的就都不是问题。

    官职什么的他努努力应该能超过去,没有保镖他可能连升官的会都没有了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