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杨寡妇

A+A-

    李超生病之后,知青点的男知青才知道,李超究竟有多么的龟毛。

    原本以为李超的脾气已经够差了,谁想到生病之后他竟然还有精力吵吵嚷嚷的。

    本来下地干活就已经够累了,回到知青点本可以休息一下的,谁想到还得听李超哎哟哎哟的叫唤和指挥。

    若是不帮他干那些活,他就指责别人,没有同情心,不互帮互助,自私。

    一开始的时候,有一两个知青还拉不

    但次数多了之后,那几个知青就不再搭理他了。

    毕竟天天都那么累,谁有精力来照顾一个“瘫痪”的大少爷。

    李超扯着嗓子吼了两声,怨恨知青们无情无义,在他生病虚弱的时候,冷眼旁观。

    还什么要告村长啊,告大队长,告村支书,不会让他们好过的。

    甚至还会举报到知青办和革委会。

    总而言之,在李超口中,他们要是不照顾病弱的李超的话,就是一件十恶不赦的事情。

    李超病的其实并不重。

    如果他真的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了,估计也没有这么多精力瞎嚷嚷了。

    到那个时候就算他不,知青们必定会伸出援。

    就连林艺也只不过是帮他去卫生所拿了药,就不再管他了。

    知青点的点长都不管他了,其他人更不想带上这个麻烦。

    他要告就告就好了,等村长来了之后再。

    无奈,生病了的李超是真的超级想喝热水。

    见其他人都冷心冷肺的,他只能自己爬起来倒水。

    也没看出有什么行动不便的样子。

    看他这副样子,其他人就更加肯定他之前是装的了。

    一个个的就更不想搭理他了。

    也别他们没有同志情,做饭什么的,还是想着他的。

    只是李超别指望指挥别人了。

    苏竹甚至还没有感觉到谣言的压力,传播谣言的人就把自己搞趴下了。

    没有了这个谣言传播者,关于苏竹的几个谣言,就很快的隐匿下去了。

    不是消失了,只是暂时没有人集中讨论了而已。

    现在的话题集中在村口居住的杨寡妇身上。

    杨寡妇去世的丈夫是一名军人,为国牺牲,所以杨寡妇和她的闺女是烈士家属。

    不仅得到了她丈夫的全部存款以及抚恤金,婆家也十分的照顾她们。

    知道她们母女肩不能扛,不能提的,不仅时不时的会来探望他们,还会分给他们一部分粮食。

    上两个月的梅雨期间,杨寡妇家的屋顶漏雨漏的厉害,还是前婆婆家的大孙子来帮她修的,不到20岁的青年,性格急急躁躁的,下屋顶的时候一不心滑了一下,就摔断了腿。

    不过婆婆家也只是觉得孩子不心,完全没有怨杨寡妇的意思。

    听孙女(杨寡妇的闺女)生病了,还将留给大孙子补充营养的鸡蛋分出了一半给孙女吃。

    在麻汁村里,这算是极其罕见的一户人家了。

    虽然杨寡妇没有丈夫,但生活过得真的很不错。

    最近闹得轰轰烈烈的事情,就是杨寡妇准备改嫁了。

    在她守寡第四年的时候,杨寡妇婆婆家就提出让她找个人再嫁的想法。

    当时杨寡妇明确的表示自己会为死去的丈夫王有田守一辈子。

    也正是因为她这样的发言,婆家人才对她越发的好了。

    当然就算她现在改变了主意,有了嫁人的想法,前婆家人也没有什么质疑的余地。

    关键就在于她想嫁娶的对象,以及她身上所谓的嫁妆。

    她想嫁的人叫做王三力,是一个30多岁的老光棍,也是她亡夫王有田的堂叔。

    正经的,没有出五伏的关系。

    杨寡妇选择的再婚对象就让前婆婆家很不满。

    嫁完侄子嫁叔是什么意思?这也太不讲究了。

    为此前婆家那边还专门派出了前婆婆、前大嫂等人,前来游杨寡妇。

    杨寡妇也是够头铁的,直接表示自己再嫁什么人已经和他王有田家没有关系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这这也不能阻止王有田家里被嘲笑呀,什么内部消化之类的话一听就很气人。

    王三力家其实也不希望王三力和杨寡妇有太多的牵扯。

    毕竟杨寡妇比王三力要大5岁,而且还带着一个姑娘。

    更何况娶侄子的媳妇儿也确实不太好听。

    但问题就在于王三力今年已经33岁了还是老光棍一枚,家里又拿不出太多的彩礼,王三力本人又好吃懒做的。

    根本不能指望他靠自己娶一个让家里人满意的媳妇儿。

    倒不如直接随了他的愿,让他娶彩礼要的不多的杨寡妇,至少杨寡妇能生孩子。

    到这里为止,事情闹的其实还不是很大。

    前婆婆家就算再生气再不愿意,也阻止不了杨寡妇的出嫁。

    然而这个杨寡妇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也不知道她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只是善于伪装,还是已经过够了没有男人的日子,才变成如今这种德性。

    她再嫁不带着闺女,想将闺女送到王有田父母家里也就算了,她竟然把原本王有田家里建的房子据为己有,当做她的新房。

    而且也不准备将之前发的抚恤金和王有田的存款分给闺女。

    什么等闺女结婚之后会出嫁妆,但问她准备出多少嫁妆,她就不话了。

    王有田父母家里可了,王有田当年从军之后,虽然每月都会往家里打五块钱,但从军十几年,王有田的存款怎么也得四五千块钱,这其中还夹杂着各种的任务奖励,更别再加上抚恤金了。

    王有田已经去世年了,这年,就算王有田的闺女再怎么能花,杨寡妇中起码还有3000块钱吧。

    村里人一听这个数额当即就震惊了。

    王有田家这么有钱啊?

    当兵这么容易挣钱吗?

    “我觉得存款只多不少,人家王有田光荣牺牲之前,可是已经做到了营长的职位。更何况,杨寡妇这么多年也没买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再加上王有田家的照拂,她们母女两人一年能花得了二三百块钱?这杨寡妇可真没安好心呀,这么多钱,连000都不分给她闺女,也不怕王有田从坟里爬出来找她算账。”

    “是啊,还以为是个好的,没想到是憋了大招。”

    “可是之前也没有听她上有这么多钱啊?”

    要是之前村里人就知道她上有这么多钱的话,那王寡妇怎么可能到现在才再婚?

    想求娶她的人,恐怕都能将她家的门槛给踏破了。

    “娟婶了,之前不她上有存款,就是怕她们母女两人住,出危险。现在也是被逼急了,宁愿那钱丢了、毁了,也不想让杨寡妇占便宜。”

    “还有啊,我听王爱华这几年其实过得并不好。”有人声道。

    这王爱华就是王有田的闺女。

    “之前娟婶和杨寡妇就曾经因为王爱华上学的事情,吵过架”

    “啊?这个是有什么头?我记得王爱华就是初中毕业吧,后来嚷嚷着不上高中了?”

    “什么呀?爱华这孩子和她爹一样都是喜欢读书的,是杨寡妇觉得女娃上学没用,我估计还是心疼了上学的学费。那个时候娟婶还去她家劝来着,但是爱华这孩子吧,从跟着她娘长大,肯定特别听她娘的话呀,她自己都不坚持,娟婶一个做奶奶的又怎么可能强迫着杨寡妇送爱华去上学。”

    “不过也无所谓了,女娃儿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现在又没有高考了唉,是这么,还是替爱华觉得可惜呀,你这爱华和友丽都属于烈士家属,爷爷奶奶家里还都挺疼爱的,怎么就差别那么大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