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让林某再自我介绍一下!
这是要当堂翻供的戏码?!
参审人员纷纷脸露不屑,
这些人都是汤和的心腹,
加上办差过程中,林豪甚是慷慨,
他们现在也和林御史一条心,
而且证据确凿,
所以前厅里的所有人都不会相信沈万宗、丁怀的鬼话,
可密间里的几人,却不一定了,
“志清,”汤和轻咳一声,和林豪低语道,“这些犯人的话,都要记录在案的,呈送御前的,”
“他们这是想拉你垫背,”
“赶紧收拾了。”
“还有,惊堂木拍轻一点,听地老夫胸口发闷。”
“下官晓得的,”林豪侧身轻声回道,
“他们之前都和下官互参,积怨甚深,”
“下官这就上证据,让他们心服口服。”
“咚咚咚”林豪遵守汤和的指令,举起惊堂木,连续轻锤桌案,
“大胆案犯,死到临头还嘴硬。”
“既然你们不承认自己的罪行,抵制审讯,”
“那就不要怪本堂,不给你们会了,”
“带案犯张端!”
不消片刻,锦衣卫便押着张端步入堂内,
满脸憔悴的张端,看到自己的靠山“林管家”身着官服高坐审讯席上,直接愣在原地,
一瞬间,他“想通了一切”,
这林管家根本就是徐家派人打入我们内部的,等熟悉一切环节之后,
想着独吞走私生意,
就动用锦衣卫和官府将我们这些人连根拔起,
这魏国公府真是狠心,
一条生路也不给我们留,
现在除了鱼死破,没其他选择余地了。
押送的锦衣卫见他不动,毫不客气地将他用力往里推,
张端的汗水已浸湿了整个后背,
跪在地上的两位“好友”,自身难保,已经指望不上,
他注意到了主审席上还有一人,
赶忙跪地,指着林豪,朝汤和哭诉道,
“大老爷,草民张端有天大的冤情,”
“草民要检举,此人姓林名英,根本就是个‘大黑官’,他勾结魏国公府妄图霸占海贸走私的收益,不择段,肆意迫害草民等人。”
“求大老爷做主啊!”
张端不认识汤和,但他认得汤和身上的蟒袍,
只有皇帝的心腹重臣才能获此赏赐,
他把这位须发皆白、看上去“和蔼可亲”的老者,当成求助对象了。
汤和闻言,哭笑不得,
这一个个的,怎么上来都朝自己喊冤,
他们这是认为林志清在炮制冤狱,“黑吃黑”?
“国公爷放宽心,”林豪尴尬地与汤和相视一眼,“下官传其他证人过堂指证。”
旋即,转头朝张端道,
“张大少,连你也喊冤求人做主,而不是主动指证,以求从轻发落,”
“既如此,本堂只有传其他的人证物证了。”
“在此之前,让林某再自我介绍一下,”
“林某,真名林豪,就是你口中坏事做尽的永康伯,”
“林某接近你们的一切所为,都是在奉旨办案,”
“传证人!”
张端闻言,错愕不已,
原来这林管家就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
只遮天的朝堂新贵,永康伯林豪,
他为了抢夺走私生意,
竟然亲自下场做“内线”,
这时,等在门外的证人“张齐”捧一本厚册子,步入堂内,
在张端错愕的目光中,躬身行礼道,
“卑职锦衣卫总旗刘侠,拜见信国公,林御史!”
“刘大人免礼,”林豪微微抬,“烦请你把知道的情况一一道来。”
“是!”刚刚因功晋升总旗的刘侠,将册子呈堂,转头看着张端,“卑职本是锦衣卫苏州的外围暗探人员,早年间进入苏家当差,被赐名‘张齐’,一路干到主事,”
“今年初被张氏大少爷,也就是案犯张端,带到京城负责番货走私的黑市销赃业务,”
“短短时间内,经卑职之进行拍卖销赃的番货,货值就高达数万两白银,”
“当然卑职一直不忘本职,都及时将所掌握的账目信息传递回来,”
“此账本上清楚地记着,卑职过的银钱往来情况。。。”
苏州在大明立国之前,是朱元璋下败将——“东吴王”张士诚的地盘,
锦衣卫为了强化对此地区的控制,专门招募暗线,派驻到各大富户、地主家里做仆从,以刺探情报,
而刘侠是锦衣卫在苏州招募的暗线之一。
张端听完“张齐”的话,
已经无力反驳,
他根本想不到自己倚重的心腹主事,是一个锦衣卫密探,
老张家的底,只怕已经被扒个干干净净了,
他直接瘫坐在地。
林豪听完刘侠的证言,微微颔首,柔声道,
“刘大人潜伏多年辛苦了,先下去歇息吧。”
他对这个不入流的外围暗线,一跃“入编”成为总旗的刘侠,很是敬佩。
“是!卑职告退!”刘侠拱退了出去。
他也是这两日回归衙门成为锦衣卫明线人员,
才知道“林爷”的真实身份,竟是他们锦衣卫的都指挥同知,
他万分庆幸,自己能有缘与这等级别的上峰接触,
以后,继续抱紧林御史的大腿准没错!
密间里,
朱元璋面色冷冽,双目直瞪前方的隔墙,
刘侠那句“短短时间内,货值就高达数万两白银,”
深深刺激到了他的心,
咱大明国库异常空虚,
这些蛀虫在咱眼皮子底下,走了十几趟私船,
半年不到的时间,就过数万两白银,
按这样的算法,
咱为禁绝倭患,搞海禁,
这些年大明得损失掉多少银子?
咱好悔!
朱元璋双紧握着座椅扶,脑海中在计算着损失。
晋王朱棡此前没有接触过此案,
只是通过近期朝堂上大臣参奏魏国公,包庇番货走私之事,
了解到番货贸易很挣钱,
当他听到那句,货值高达数万两白银时,也绷不住了。
孤知道这个番货走私很挣钱,但想不到如此挣钱,
父皇一个海禁,就让他们这些人挣得盆满钵满,
要是朝廷开海,
再征收海贸商税,
那国库不就充盈了吗?
届时,孤想平灭北元余部,
朝堂诸公就不会总嚷嚷着没钱了吧?
为了消灭北元这个大明的肘腋之患,
孤得好好劝一劝父皇,
不立刻解除海禁,
至少也得逐步放开,
朱棡瞄了一眼身边的父皇,开始盘算着如何进行劝谏。
前厅这边,
林豪不理会堂下沈、丁、张面如白蜡的样子,继续发出指令,
“带污点证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