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景区征文

A+A-

    虽然征文对别人来难如登天,但对张昭来,却很简单,他拥有上辈子的记忆,恰巧就有这么一篇千古名篇符合天姥山景区征文的条件。



    那可是大诗人李白的鸿篇巨著,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佳作。



    就是那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张昭上学期间还背诵过,有李白这篇绝世佳作出山,就不信通不过那三个由国学大师组成的评委团的认可。



    对于天姥山,张昭了解得不多,几乎所有的有关于天姥山的记忆,都是来自上辈子的那首千古名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为了避免将来被一问三不知,他打开页搜索了下天姥山。



    天姥山地处临安府下辖的剡县,天姥山得名来自“王母”,是剡县一邑之主山,由拨云尖、细尖、大尖等群山组成,是一片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的群峰。



    天姥山在现代名不见经传,但在古代文人雅士的心目中,却是一座备受敬仰的高峰。早在唐以前,天姥山就已经是文人向往的文化名山了,诸多诗人追慕前贤足迹,寻访天姥山并留下了不少诗句。



    可到了近现代,天姥山早就没落了,所以剡县官方为了重现天姥山往日的辉煌,想出了征文一事,尤其强调了必须古诗词文章,就是为了和古代文人的诗词相应和,从而让天姥山广为流传,吸引更多的文人游客前往天姥山旅行。



    看了两三遍天姥山的介绍,张昭差不多记下了大致的内容,接下来就可以动写了。



    “你就想到了?”张银芝见他一副准备动的样子,一脸震惊地问道,哪怕知道他才华很高,但这么短时间里就想到了一篇,这未免也太惊人了。



    “嗯。”张昭也没有客气,谁又能知道他是“复制”的呢?



    “行,那我不打扰你了,你好好写。”张银芝很识趣,完起身就走。



    等她离开,张昭就开始写了,直接用电脑打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上辈子清晰的记忆,让张昭打起字来毫无阻滞,没一会就打了一半出来,他接着打下去。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最后一个“颜”字打出来,张昭又仔细检查了两遍,发现没有任何错漏之处,于是在前面加了句应“天姥山景区征文所作”,然后就上传到了博客里,同时了天姥山景区官方来验收。



    



    国家教科文组织。



    程成正无聊间,第一时间收到了张昭更新博客的消息。



    他精神顿时一振,无论“才高九斗”还是张昭,这两人的博客,已经成了他最为期待的地方。



    他连忙点开了张昭的博客,结果出乎他预料的是,张昭这次居然发表了一个参加征文的作品。



    天姥山景区?



    程成自然知道这个,当初天姥山景区联博客面向全社会征文时,可是闹出了很大的动静,文化圈子里也掀起了一股“惊涛骇浪”,作为一个古诗词的爱好者,当初他在得知消息的时候,也是想参加的。



    奈何自己文笔有限,而且对于天姥山也不了解,仅凭上查找的资料,根本不足以让他写出一篇诗词或文章来。



    



    最后只能放弃,不过这个征文他一直有关注,就是想看看最后什么人能拿到天姥山景区官方的大奖,那可是一百八十万!



    要是拿到,无异于等同少奋斗十年。



    不过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天姥山景区征文还挂在博客上,显然还没有人的征文达到要求。这让程成既失望又欣慰,失望的是这么长时间过去,居然没有征文达到要求,天姥山景区官方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欣慰的则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还没有人能做到,这多少对自己的心理有些安慰。



    而就在他即将淡忘这件事的时候,张昭竟然出了,他居然上传了一篇天姥山景区征文。



    张昭的才华,他是知道的,凡是作品能被收录进教科书里,就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张昭既然敢出,那明把握很大。



    这让程成不由激动了起来,天姥山景区征文终于要结束了吗?



    他一边期待着,一边认真看了起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个应该就是征文的篇名了,不知道是诗还是词,或者干脆是文章。



    他继续读下去: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开头的两句,就让程成几乎高朝了,他虽然写不出这样的诗句,但拥有的古文基础却不弱,这两句的意思他稍一思索,就明白大致的意思。



    的是航海的人们谈起仙山瀛洲,觉得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而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霞忽明忽暗间,有时可以被看到。



    张昭不愧是张昭,果然出不凡。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好诗句!



    程成读得全身都颤抖起来,张昭的诗句,有种扑面而来的霸气,让人读了不禁心神震动。天姥山直插天空,仿佛与天相连。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而天台山虽然高达四万八千丈,但对天姥山来,却矮得好像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程成已经来不及在脑海里翻译了,他只觉得酣畅淋漓,一句接一句地读下去: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程成宛如癫狂,声音越来越大: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好!好!好!



    程成一连大叫了三个“好”字,憋着一口气的他,读完只觉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真的就像大夏天喝了一碗冰镇的酸梅汤,从头凉到脚。



    实在太爽快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