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敢问路在何方

A+A-

    吴飞云并不知道自己的性命已经被人盯上了,还在外面喋喋不休的鼓动那些乱兵,不过他话还没有完,就被刘俊生点名了。



    啪勾一声枪响之后,他一头扎在地上,脚抽搐了几下就不动了。



    本来被他鼓动得心神旌动的乱兵一下子就散开了,呼啦一下从前院跑出了大门,佝偻着腰四处踅摸。



    “新军二十镇标下,这个人跟我们有私怨,都是兄弟,绕绕路吧!”



    领头儿的眼睛转了转,把一挥,“撤!”



    等这群人退出了胡同,半天都没有人再进来,刘俊生趴在房檐上等了一会儿,确定没有动静了才下来。



    “乱兵这回差不多推过去了。”罗旭从后面转了过来,王四姑在那边守着。



    连安带着会叔扒着垂花门的门缝儿看了半天,前院地上还留着几具尸体。



    突然西北方向亮起来了,大家站在院子里踮着脚张望,都声儿议论着。



    “这是怎么了?这么亮!”



    “着火了吧?”



    “那边儿是哪儿啊?”



    



    罗旭看着那红色的半边天紧紧抿着嘴唇,看了看这一院子的人,又看了看扒门缝儿的连安。



    “外边什么情况?”



    “没有动静,但是有尸首。”



    罗旭让人把那些尸首都拖出去,至少得扔到胡同外面去,顺便看看他们身上有没有能用的东西,有的话都留下。



    一要去拖尸体,一个应声儿的都没有,连会叔都没敢接这个话茬儿。



    都是平民百姓,平时干的最血腥的事儿就是杀鸡,除了家里老人,谁也没有接触过死人呐!



    刘俊生一看这个架势,“我去吧!”



    他当兵这几年死人见多了,最没有心理负担。



    “我我帮你!”话的是桂平,他也害怕,但是看了看排名在前头那三个哥哥,大概谁也不是干这个事儿的料。



    自己好歹是个警察,身上的煞气应该够吧?



    罗旭让会叔去后面把王四姑替过来,心驶得万年船,出去处理尸体的人必须得有人保驾护航。



    刘俊生打头儿出去探了探路,看见他对着门里招了招,王四姑先出去了,后面跟着桂平和付宁。



    摸尸这件事必须是刘俊生干,王四姑警戒,付宁和桂平是负责把尸体抬出去的。



    为什么是付宁来呢?



    因为他自诩恐怖片看过不少,觉得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比别人强一些,而且他目前还是个唯物主义者,可能后遗症一点儿。



    总之,他是陪着桂平出来了。



    第一个要处理的就是吴飞云,刘俊生这枪打得准,从侧面太阳穴给开了个窟窿,确定他身上什么都没有之后,付宁抬腿,桂平抬肩,让他脸朝下往出搬。



    王四姑一一支盒子炮走在前面,他们俩紧紧跟着,尽量不去看上这尸体。



    胡同里自然没有人,拐个弯儿上了大街就要心了,远远近近的能听到哭嚎的声音,还有大火烧着了什么东西的噼啪声。



    好在还有零零散散的枪响,所以街面上不见人露头,路边有倒在地上的人,烟虽然呛人,但是也能遮挡视线。



    他们一直把吴飞云抬出去了一条胡同,扔在大街上就跑了回来。



    剩下的乱兵就不用跑那么远了,只要拖出了胡同,就东一个西一个的乱丢了。



    后院也一样,直接出后门,连水沟里都被他们塞了两个。



    等完了事儿,他们两个把洗了一遍又一遍,都恨不得烧锅开水秃噜一回。



    堂屋地上已经堆了一堆东西,罗旭正拿着一支长枪摆弄,“真够穷的,就三支汉阳造的套筒,一支毛瑟都没有。”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这就不错了,拿到黑市去,最少也得值个一百大洋呢!”连安蹲在他旁边,里拿着杆毛笔,用笔杆扒拉着地上的东西。



    除了零零散散的十几发子弹,还有二十来块大洋,各色的首饰也不少,几副耳坠子上都还带着血,也不知道是谁的。



    连安点了点这些东西,估算了一下价格,“还行,咱们应该不赔钱。”



    何止不赔钱啊?!就那三杆长枪他们就赚了!



    这玩意儿有价无市,没点儿渠道根本买不到。



    连府的前后门又重新关好了,用木头杠子顶着,连着两天,他们都没出门,空气里一直弥漫着木炭的烟气,门外也总能听见有人在喊叫。



    乱兵打破了正常的生活,也激发了人性里的贪婪和残酷,本来是受害者的一部分人,在这段秩序真空期里也到处闯空门,从更弱的人身上弥补自己的损失。



    但连府一直是安全的,因为附近的死尸太多了,还有人见过他们往外抬死人,所以有想法的也都绕着他们走。



    这帮人就是欺软怕硬!



    直到门缝儿里塞进来一张京报,连府的闭关生活才算是结束。



    报童能够出来送报纸,就明街面上已经清静了。



    罗旭用指着那一列一列的文字,一个字都不能跳过。



    南方政府的使团只身避入六国饭店。



    各国使领馆向临时政府发出外交照会,要求保证京城时局稳定,否则他们将调动本国军队进入京城,保证外交人员和侨民安全。



    这次的事件被定义为“兵变”,起因是底层官兵讨薪?!



    粗略统计,京城在这次兵变中,超过五千户民宅和商铺遭到劫掠、纵火,伤亡人数不详。



    乱兵冲击东安门无果,纵火焚烧建筑,东安门被焚毁,东安大街两侧一片焦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袁世凯赢了。”罗旭把报纸往桌子上一扔,“南边那帮人本来心就不齐,领头儿的官场经验不够,再加上一帮见风使舵、各怀私心的老油条,能玩儿得过袁世凯才怪呢!”



    等到三月十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了大总统,京城里又乱起来了。



    不是别的,民国了,八旗就地解散,不管你是满州八旗、蒙古八旗还是汉军旗,全都解散,理论上要遣返回原籍。



    这些旗人都在京城生活了二百多年了,老家早就没人了,就算还有联系的,也多年不回去了,现在突然你们走吧,回关外种地打猎去吧,没一个乐意的!



    就算在城里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但是大多数人就是认准了城里更好。



    见识过了世间最繁华的地方,谁还想回去土里刨食啊?!



    用老人们的话,在京城要饭都不回老家,城里要饭都能要到整个儿的干粮,回家赶上青黄不接,嚼草根都没有水灵的!



    跟这件事情同步进行的,就是重录户籍,京城的人口黄册多年失修,这次动乱也有损失,所以正好借这个会捋一捋。



    不少旗人都在这次录户籍的时候把民族给改了,姓氏也都改用汉姓,像佟佳氏、刘佳氏这样从汉姓改过去的好,直接改回来就行了,各个满洲着姓也都改了几个汉族姓氏。



    桂平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一个户籍警,居然也能成了焦点。



    首先,付宁是肯定要改成汉族的,他也不管富察氏改什么姓,他就姓付了,还有付闯、付晚晚、甚至是大福福都得登记到他的户口上。



    罗旭和连安不改民族,但是他们两个的户籍都得落到现在住着的房子里,包括连府里的这些人,户籍都得动。



    吴清人在日本,户口也得落在京城,好在他家还在,桂平一路给他代办。



    最后是桂平自己,富海是不愿意改民族的,他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但是桂平在警察局的师傅建议他改成汉族,而且萨克达氏改民族改姓的还真不少,他又犹豫了。



    商量了两天,桂平把一家人的民族都改了,随着萨克达氏的大部分人改姓了李。



    他们这里热热闹闹的改弦更张,刘俊生悄悄的离开了京城,他的伤彻底好了就得归建了,虽然他也不知道原本就被分驻各地的二十镇现在在哪里。



    送走了刘俊生,付宁看了看整天无所事事的连安和罗旭,他们两个好像也不知道要干点儿什么。



    “二哥,你技术这么好,咱们能干个兵工厂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