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去了最贫困的金山

A+A-

    见书记这么,李达康鼓足勇气道:“书记,我想到基层锻炼一下。



    赵立春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话的语气也不自觉地冷了几分:



    “达康,你这是怎么了?在我身边工作,难道还不能让你施展抱负不成?”



    他微微皱了皱眉,继续道:



    “你也知道,在我这儿,你能接触到最核心的事务,积累的人脉和资源,都是旁人难以企及的。去基层锻炼,条件艰苦不,提拔的会也远不如在省委,你可别一时冲动。”



    赵立春放缓语速,语重心长地劝道,试图打消李达康想要外放的念头。



    “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你的能力我是最清楚。留在我身边,未来的发展更有前途。现在我正是用人之际,我还想着多倚重你,你却突然要走”



    赵立春十分真诚的劝道,他确实希望李达康能回心转意。



    李达康深吸了口气,目光直视赵立春的眼睛,没有任何的回避,语气十分诚恳的道:



    “书记,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也非常感激您这些年的栽培,在您身边工作,我确实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我越发渴望能到基层去建功立业。”



    李达康当然不会出自己想离开赵立春的真正原因,的这些话也确实是真话,能放到桌面上的话,肯定是冠冕堂皇的。



    “书记,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那里有最真实的民生百态,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我觉得我自己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百姓的需求,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里,切实为他们解决问题。”



    这些确实是李达康的真实想法。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我也清楚基层的条件艰苦,但这对我来,不也正是最难得的历练会?我来自农村,不怕吃苦,就怕在舒适圈里渐渐消磨了斗志,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次下基层的想法,我已经考虑了很久,心意已决,希望书记能够满足我的愿望。”



    虽然李达康的话里是恳求,但语气却很坚决,听上去有些不像是在征求赵立春的意见,倒更像是一个决定。



    赵立春的脸色一下阴沉下来,加重了语气道:“达康,我苦口婆心劝你,是念着这么多年的情分,你倒好,油盐不进!”



    “你以为基层是那么好去的?那是个大染缸,多少人下去就被埋没了,再无出头之日。你现在放弃这个省委办公厅这么好的平台,下什么基层啊?简直是自毁前程!我是把你当自己人,一心想提拔你,你却在这关键时刻要离开,你觉得别人会怎么看怎么想?你把省委的工作又置于何地?”



    赵立春越越激动,脖子上的青筋微微凸起,看上去有些骇人。



    “如果你要是执意要去基层,以后可别后悔,你好好想想清楚,下去容易上来难,别做出到时候让自己追悔莫及的决定!”



    赵立春面带愠色,瞅着李达康,心里还是希望他能够改变主意。



    这个时候他是确实不想让李达康离开自己的,毕竟选一个得心应的秘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李达康就像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根本就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决定。



    “书记,我知道基层工作苦,也充满了艰辛,但我还是意愿去闯一闯。省委的重大决策终要落地生根,要落地生根就离不开基层”



    “书记,我并非不知感恩,这些年承蒙您的关照,我铭记于心。但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能真正在实践中锤炼自己,我还是恳请您批准我下基层。哪怕未来的路布满荆棘,我也绝不后悔。”



    



    得,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赵立春了解李达康的脾气,这伙子决定了的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既然他这么坚决,那就好聚好散吧。



    强扭的瓜也不甜。



    赵立春盯着李达康看了好一会儿,脸上的怒容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神情,有无奈,也有一丝烘然。



    他缓缓坐回椅子上,靠向椅背,长叹一口气:“罢了罢了,我知道你子一旦拿定主意,就不会轻易改变。”



    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目光透过袅袅升腾的热气看向李达康,问道:



    “你想去哪儿?既然你铁了心要去基层,我也不拦你了。正好这次党校这批学员出了事,空出了不少位置。”



    赵立春想想也是,让李达康下去占一个县委书记或县长的位置,总比到时候全部让徐雨萌的人占了强。



    “你要是有想去的地方,就直,我能帮衬的,也会帮衬一把。但你得清楚,下去了可就没有回头路,一切都要靠你自己。”



    赵立春放下茶杯,双交叉放在胸前,静静地等着李达康的回答,眼神里虽然还有些不悦,但真走到这一步了,赵立春也恨不起来。



    人毕竟还都是有感情的。



    跟了自己这么多年,没感情,那是假的。



    “书记,我去金山吧,金山是中南最偏远、最贫穷的一个县,我有信心改变金山贫穷落后的面貌!”



    李达康言之灼灼、信心十足的道。



    他早就考虑过了,让自己选一个富裕点的县赵立春肯定也会同意,但他还是觉得,去越贫穷的县,越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而且也不会为书记招来闲言碎语。



    毕竟穷山僻壤的金山,那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换谁也不愿意去。



    当然,李达康还有一个考量。



    越贫穷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越贫穷的地方越能出成绩。



    前提是必须对自己能力有绝对自信的基础上。



    否则就很有可能成为人家口里的笑柄。



    赵立春听李达康要去金山,还是有些吃惊。



    他没有想到李达康会特意选择去一个整个中南省最穷的县,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误会李达康了。



    这李达康是真想下去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