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转动不歇的水车

A+A-

    出城十余里,有一座矿山,乃是董家和官府共同开采的。

    董媛媛指了指道:“郎君,这片矿山原本是有金矿,但朝廷派人开采了多年,收获甚,如今已经荒废了。这片山乃是我家的产业,虽没有金矿,但石灰石不少。”

    宋轩道:“媛媛,我运一些回去行吗?”

    董媛媛疑惑道:“郎君,这东西没什么用,又重,你拿来干嘛?”

    宋轩要对方帮忙,也不敢隐瞒,便把自己想要烧制石灰的想法了出来。

    董媛媛道:“郎君,这石灰果真如此神奇?陶圆,你知道吗?”

    陶圆道:“我道是知道匠人们会加一些石灰到粘土中,还没见过郎君的那种石灰做成的水泥。”

    宋轩解释道:“其实水泥和你们的那种粘土性质差不多,只不过我这个更仙剑一些。到时候把这些石灰石混合一些铁矿石,黏土放到一起煅烧研磨成粉,便能得到水泥。”

    “施工时,只要将水泥和沙子用水混合在一起,便能得到一种很好的胶凝剂。”

    二人好像有些没太懂宋轩的话。

    不过董媛媛还是开口道:“既然郎君需要,那只管用便是了。不过依我之见,不如直接在这山上挖几口窑洞,把郎君的水泥烧制好了再运回去,岂不更妙?

    郎君不是还需要粘土和铁矿石嘛,正好山上也有。”

    “真的嘛?”宋轩闻言大喜,没想到一切这么顺利。

    还是要感谢古代人民的智慧。

    水泥虽然在大夏还没有运用开来,但石灰、粘土等已经在发挥作用了,这给宋轩烧制石灰做了良好铺垫。

    想到这里,宋轩不禁又想起一件事来。

    “媛媛,既然有粘土,那长兴县是不是也有烧制陶器、瓷器的窑洞?”

    董媛媛点点头:“长兴的瓷器虽没有江南的瓷器出名,但烧制的人也非常多了。”

    宋轩又是一阵大喜:“这太好了,既然能够烧制瓷器,那肯定就能做瓷砖了。嘿嘿,这下好了,等新房子修好,这生活质量不就一下子提高了嘛!”

    董媛媛不知宋轩为何今天这么兴奋,这一会已经显得这么高兴好几次了。

    “郎君,要去看看吗?”

    宋轩摆摆:“暂时不用,等我空了画好图纸再去找他。媛媛,那建窑烧制水泥的事我就交给你了,到时候要多少钱你告诉我。”

    董媛媛道:“郎君,奴有钱。反正奴的钱迟早也是郎君的钱,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吧。只不过具体怎么操作,到时候还需要郎君详细告诉陶管家。”

    这当然没问题。

    实话,他太感谢董媛媛了,认识她后,可帮了自己不少忙。

    不知不觉,又是数十日过去。

    安宁墩外的新住民们也慢慢把搭建的临时居民棚打扮的越来越像一个家了。

    鱼嘴河边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经翻了一遍,水渠也挖好了。

    这还要归功于这些拼了命干活的新住民,他们好像真的听进去了宋轩的话,这些活是给他们自己干的。

    毕竟,第一年是不纳税的,要是早些把帝开垦出来,种些粮食出来,他们不就又存粮了嘛。

    有了这份希望,干活儿便更有动力了。

    另外这些日子宋轩一直在大力收购耕牛骡马等物,现在安宁墩的耕牛足有五十二头!

    这是多么高效的生产力,恐怕县衙里一时也找不出这么多牛来。

    所有人都在等宋轩的那个不用人力和畜力的水车。肖木匠也感到亚历山大。

    最近他除了晚上休息几个时,几乎是全天不休息。

    这样,终于在众人的帮助下,造出了六架水车。

    大湾村和安宁墩的人都来到河边,想来看一看人们传地那么神的水车到底长什么样子。

    宋轩朝村长问道:“村长,这么多年轻汉子,你咱们能顺利把水车立起来吗?”

    幸亏这些汉子都是干农活的好,要不然安装水车还真是费劲。

    就刚才将水车从安宁墩运到河边,这一片路还算好走,都花费了好多时间。

    一架水车就得花费四十人分两组抬,才慢悠悠地抬到了河边。

    但怎么把水车立起来,成功安装到河里,这却难倒了宋轩。

    虽他有系统傍身,可也没办法把这么大的水车推起来啊。

    他心里倒是知道,应该要借助杠杆原理,可具体怎么操作,他还是不清楚。

    要是现在有一台大型起重就好了。

    肖木匠见宋轩愁眉不展,便问道:“轩哥儿,怎么样,吉时到了,咱们开始装水车行不?”

    “行倒是行,只是我还没想到办法怎么安装。”

    肖木匠微微一愣,稍一询问,才哈哈大笑:“原来轩哥儿这样的文曲星下凡也有不知道的。不必担心,用这个吊杆便能轻松安装上来,我早已准备好。”

    宋轩看了一眼,是一根粗大的树木,中间有一个底座,一头悬有重物。

    将木棒一头绑在水车上,另一头通过加重物和人力,将水车慢慢吊起。

    嘿,这不就是杠杆原理嘛。

    虽然大夏人可能不知道杠杆原理这个名词,但别人却早已经用上了。

    还是不能瞧古人的智慧啊。

    就像他虽然知道杠杆原理,一时间却想不出怎么建造这个吊杆一样。

    别看这个吊杆简单,吊运个六七十石的东西都不在话下。

    六部水车在吊杆和众人齐力合作下,终于成功装到了底座上。

    直径巨大的水轮在流水的冲击下开始转动起来。

    随着最后一块楔子的钉入,宋轩大喝一声:“试车!”

    阻挡的挡板撤下,水车终于正式转起来了。

    “吱呀,吱呀。”

    流水缓缓装满竹筒,随着水车的转动升到高处,转过一圈后,竹筒慢慢倾斜,里面的水也跟着顺势流出,正好流进挖好的水渠内。

    “成了,真的成了!”

    众人惊呼喝彩。

    真的不需要人力和畜力,水就乖乖自己灌溉到田地里了,这也太神奇了吧。

    这样的话,那岂不是以后都不用跑那么远来河边担水了。

    这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也让农户们剩下了很多力气。

    虽然他们吃苦耐劳,并未抱怨,可这一趟趟地挑水,确实也是真的有些累人的。

    许多人都是担水浇完地后,发现自己两个肩膀被压得通红。

    一些人叫着叫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给宋轩跪下了

    宋轩赶紧扶起跟前人,并叫其他人起来。他还没那么大的功德,受这么多人跪拜,他又不想当菩萨,也不想当皇帝。

    但众人的赞美之声却是不绝于耳。

    “宋堡长真是文曲星下凡,居然知道这样巧夺天工的物件,这肯定是天上才有的。”

    “宋头儿大慈大悲,是活菩萨啊。”

    “多谢宋大人,多谢宋大人!”

    看来,这水车的意义远比宋轩预想得还要重要。

    而担水浇地这份劳作的艰辛,也远比宋轩预估得要苦。

    “肖大叔,还要辛苦你,把剩下的水车都做出来,我还要给大湾村装上一台呢。”

    肖木匠把腰杆挺得笔直。毕竟这水车是他做的,现在这些村民的感谢也让他觉得甚是光荣。

    “放心吧轩哥儿,剩下的水车我一定全都给早早做出来,不会误了今年的播种灌溉的。”

    鱼嘴河河水奔流不息,带动着水车不住转动。宋轩的生活也跟着旋转,似乎历史的车轮也在跟着转动起来。

    明天,会更好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