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商业构想

A+A-

    检举信如石沉大海!

    至于是哪些人投的、又有多少人,朱安国不确定,但多少猜得到,必然是丽海市内基层掌握着某些实权的人。

    其中还更有可能是被免职的那十七个人为主!

    不过检举信是投到省纪监委地边的,省里没明着处理这个事,丽海那边自然没有动静。

    朱安国不理会,他也没告诉王初一,免得扰乱他的工作进度和决心。

    现在丽海的改革几乎就像是每天在打仗一般,王初一每天都工作在一线。

    整个丽海市市区、下辖乡镇、村等等,所有基层单位都实行政务一体化,让老百姓、市民办事走一站式解决。

    不解决的走投诉方式,王初一可是吩咐所有单位都给出了领导热线电话,与他市长热线一同在全市张贴公布出来的。

    基层哪一层没解决投诉问题就上报,最高就是他市政府办公室的电话。

    但投诉如果打到他市政府办公室去了,那对不起,这件事就必须追究到底了,该处罚的处罚,该免职的免职,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

    所以可以不追究责任,但他们如果拖着不解决,投诉到王初一那儿就没有退路了!

    就这一招让所有基层的解决问题效率突飞猛进,暴涨了千百倍!

    以往老百姓、市民有问题,那是求爷爷告奶奶,到处找关系,送钱送物还得看人脸色,而现在,什么关系都不用找,什么东西都不用送,就是投诉,你不解决就打电话到市政府办公室去!

    所以王初一这一招算是把基层权力构的利益彻底打断了!

    从第一个月开始,到第二个月月底,王初一两个月内把基层的工作方向、工作态度、工作责任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不过王初一那个“王屠夫”的外号也算是被彻底传开了!

    要是被王初一抓到了痛脚,他是真的会免职、开除、处罚的,而且绝不软!

    两个月的时间算是把基层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朱安国那边都被王初一这一套行云流水一般的反腐、创新段搞习惯了。

    月初又准备叫秘书去把王初一请来谈一谈下一步的跟进方案时,王初一却不请自来了。

    秘书笑呵呵的边倒茶边:“王市长,我看您现在跟朱书记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朱书记正让我去政府楼那边请你呢!”

    王初一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对朱安国:“朱书记,目前我们丽海在反腐和有效执政这两块儿算是有点成效了。”

    “是的!”

    朱安国也笑着点头。

    “你下一步是打算再怎么用重?”

    上头对王初一的方案显然感兴趣了,所以“追责”的话有如石沉大海,根本就没影了。

    人就越来越少了!

    因为这些检举的人并不是两袖清风,屁股歪得很,经不起查,一查一个准。

    如果真是那种清正刚直的官儿还好,但恰恰就没有那种人去检举!

    所以到头来,检举王初一的人都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私心,而王初一的方案虽激进了,但从根子上来却是为老百姓利益出发的。

    对朱安国颇有气势的问话,王初一笑了笑:“朱书记,我觉得丽海现在的营商环境差不多了,以后只要是常态保持就好,现在该开始抓经济建设了!”

    “抓经济建设?”

    朱安国愣了愣,很有些意外,他还正兴致勃勃的准备顶着王初一把反腐那块儿整到底呢。

    王初一笑了笑道:“朱书记,上级领导调我来不就是要我抓一抓经济这块儿吗?”

    “也是哦!”

    朱安国哦了一声才反应过来,的确啊,上头把王初一调来,甚至让他来“协助”,不就是要让王初一全力发挥他搞经济的特长吗?

    王初一又道:“朱书记,我之先抓纪律这一块,您也看到,没有一个干净、良好的营商环境,问题就很多很多,这种问题是根基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等到高楼大厦建起来,根基腐烂了,那大厦倾倒就不远了,所以我觉得先把这一块儿抓好了,然后再搞经济建设,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有道理!”

    朱安国喝了一口茶,“不管是不是根基问题,抓风纪我是赞成的,不过你这么个年轻帅伙被传成了‘王屠夫’这么个煞气冲天的外号,我有点替你不平啊,哈哈”

    看朱安国这表情哪有半点“不平”的意思?

    王初一倒也不在乎,而是继续了他的意见:“朱书记,我们丽海的经济主要是服务业和娱乐业这两块,其他方面有些弱,我考虑过,既然我们互联这块儿的工作在国内还算做得超前,有成效,那我们不如就先从这块儿做突破口!”

    朱安国兴趣顿时起来了:“怎么?”

    王初一也喝了口茶,然后才接着:“我打算成立个工业园区,只是这个规模有点大,主打就是建设互联经济园区,以税务优惠政策和园区服务等方面的条件吸纳互联企业来丽海!”

    朱安国有些沉吟和不解:“初一,你搞工业园的想法我肯定是赞成和支持的,但工业园只搞互联企业,这个是不是单薄了?”

    目前来,互联那块儿的东西都太虚幻了,变现段遥遥无期,如果丽海只上互联企业的话,是不是太冒险了?

    “朱书记!”

    王初一沉声道:“并不是只搞互联企业,而是今后的方向会主要是互联企业,但他们又是相互关联的,互联上要销售的百货物品,它实际还得靠实体工厂生产出来吧?另外,我们再搭建一个商品市场平台,辐射方向是全国,那样就把丽海跟全国的实体微企业串连到一起了,以后”

    至于以后,王初一倒是不想得过于多了,因为现在看起来那些想法不现实,虽然很快会成为现实,但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就是不现实。

    比如义乌,那就是某淘堆出来的。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