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对话,畅想未来

A+A-

    “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



    凯瑟琳有点听不懂,自己只可以想象到一点未来。



    但是到底,她无法理解那种生活方式。



    她好奇又迷茫,同时又有一种恐惧。



    她对世界上的一些黑暗计划,是知道一些。



    包括刚在鹰酱上演的人类清除计划。



    鹰酱利用几年的时间,消灭了几百万人。



    直接让自己的就业率屡创新高。



    都政治是肮脏的,那政治的背后,掌控世界的人更加肮脏和黑暗。



    牧羊理论,深入这些人的人心,他们从来没有把普通人当过人。



    除了大夏是个奇葩,全世界都差不多是这套路子。



    自然的,没有价值,还占用资源的羊,是他们最不喜欢的羊,也是他们想除之而后快的羊。



    这就是人类清除计划的由来。



    那么随着械时代的到来,大量工作被替代,没有工作还不稳定的普通人,自然也会成为他们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杨启航是什么意思?



    是想这一切都可以用械实现,还是有其他想法?



    她眼神变幻,嘴唇颤抖。



    “杨总,那是一种什么生活方式?”



    杨启航洒然一笑。



    “还能是什么生活方式?”



    “以前我们出门,靠的是马车,两条腿,现在我们出门靠的是汽车飞高铁。”



    “以前我们要靠人力种地,现在大部分种地的工作依靠器。”



    “以前我们要吃喝拉撒,现在我们还是要吃喝拉撒,只不过不一样了而已。”



    “以前我们靠书,杂技,看书等打发时间,现在我们看电影,看短视频,看动画。”



    “以前我们种地一年,只够勉强糊口,现在干一个月就够买一年生活所需的粮食。”



    “未来物质会更加充足的这个趋势不会变。”



    “我们的收入会更高,我们还是要吃喝拉撒睡,我们还是要娱乐。”



    “我们还是会追求更好的生活。”



    “只不过我们,从自己是主要劳力,变成了我们指挥或者操作器承担劳力,未来我们或许会通过控制械创造劳力。”



    “自然的,生活方式也会变。”



    “我们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因为可能,我们工作一天就可以挣够一年生活所需要的粮食。”



    “我们的工作原因可能会从为了物质需求,变成物质精神双需求。”



    “比如绿化沙漠,比如改造世界,比如服务业。”



    “也许未来,一个人就可以绿化上万亩沙漠。”



    “一个人就可以管理上万亩农场。”



    “让农场成本极大减少。”



    “还会催生和农场配套的产业,比如农产品的销售,加工。”



    “沙漠被改造后,还会附带很多产业,比如旅游等产业。”



    “到时候官府会成为主要投资者。”



    “那时候的生活也许是这样的。”



    “一个人一个月工作一周,然后就可以去高原度假,去都市体验最新科技,去游玩全世界各地的游乐场,去沙漠体验沙海,骆驼,绿洲,沙漠农场。”



    “每年定期去参加沙漠改造活动,就像植树造林一样。”



    “还可以来沙漠农场参观,游玩。”



    凯瑟琳怀疑。



    “这可能吗?”



    杨启航很肯定。



    “现在高铁的速度已经可以达到500公里了。”



    “未来我们的运输工具甚至可以达到2000公里每时。”



    “也就是,我们从大夏的东边到西边,只需要几个时。”



    “你,有了这个速度,你还愿意一直呆在一个地方吗?”



    “尤其是有大把时间的时候,今天在京城,明天我就想去海边,后天我就想去沙漠。”



    



    “越是独特的气候环境,越能吸引人。”



    “沙漠就是其中之一。”



    凯瑟琳还是不相信。



    “那要多高的工资才能养出这样的消费力。”



    这是个问题吗,不是,根本不是。



    “刚才不是了吗?一个人就可以建造一个万亩农场,一个人就可以运营一个万亩农场。”



    “一亩地一年挣五千,一万亩就是五千万。”



    “工资给发一百万一年吧,不多吧,一百万完全可以支撑这样的生活吧。”



    凯瑟琳。



    “农场建造的费用,运营么费用,都不需要钱吗?”



    杨启航。



    “大部分都是器制造的,要用多少钱?”



    凯瑟琳,



    “器不需要钱吗?”



    杨启航。



    “器是器制造的,要什么钱?”



    凯瑟琳。



    “材料钱,专利费,这都要钱啊。”



    杨启航。



    “材料是器挖掘的,要什么钱?”



    “专利费又需要什么钱?”



    凯瑟琳。



    “器,他也需要钱啊。”



    杨启航笑了。



    “当器可以自己制造器的时候,需要多少钱?”



    “这就像一个红警基地车,它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创造的,需要多少成本。”



    “成本,是交易的产物。”



    “当他什么都可以自己制造的时候,成本就会变得微乎其微。”



    “器时代的到来,自然会让很多东西变的廉价。”



    “大夏现在的新商业模式,已经预示着旧有商业逻辑的崩溃。”



    “而且工业革命的速度也在加快。”



    “也许二三十年后,新的工业革命的结果会是”



    “对于官府来,器是自己的,资源是自己的,自然成本是可以极大降低的。”



    “因为器不用发工钱。”



    这太理想化了。



    凯瑟琳感觉杨启航在忽悠她。



    “那你们怎么挣钱?”



    “现在这个农场,想要收回成本,最少需要十年吧。”



    杨启航摇头。



    “也许五六年。”



    凯瑟琳。



    “你不是,未来官府会接吗?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明显是给别人做嫁衣。”



    杨启航。



    “谁告诉你,我们是要来承包沙漠的?”



    “我们只是想做这方面的前瞻研究而已。”



    “挣钱是次要的。”



    “而且这里的土地,使用年限是七十年,也就是,我们即使十年回本,也会有六十年的盈利期,这对我们来,也是值得的。”



    “走吧,麦尔姐,我带你去看看咱们的火星农场项目。”



    “也许你亲眼看到后,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这样做了。”



    凯瑟琳知道,谈话结束了。



    今天节奏很不好,很多东西没有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