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章 跟外界不一样

A+A-

    柳亨娶的是襄阳公主的女儿。



    所以跟李慎是表亲关系,因为襄阳公主是李慎的亲姑姑。



    襄阳公主嫁给了窦诞,窦孝慈是他们的儿子,袭爵莘国公。



    如今襄阳公主和窦诞已经不在了,窦家交给了窦孝慈。



    所以李慎才会告诉窦孝慈好好的收拾一下柳亨。



    看在姑姑的面子上,也不能对自己的表姐动。



    李慎是一个讲究亲情的人,无论被人怎么自己妇人之仁李慎都不在乎。



    对付柳家主要是对付柳奭,因为李慎知道了柳奭跟李治的关系。



    “臣领命。回去后就安排此事。”



    王玄策听到李慎的吩咐立刻领命。



    “嗯,你做事本王还是很放心的。”李慎点点头,然后看向王洪福。



    “还有你,回去后查查柳家都有什么生意,对了我记得柳家是不是从我们这里拿货回河东售卖?”



    “回王爷,是这么回事。河东柳氏的祖宅在蒲州解县,当初谈的时候是把整个蒲州给他们经营。



    他们原本是做布匹和茶叶生意,后来因为争不过我们,所以从我们这里进货。



    酒水,茶叶,棉布,香皂肥皂,棉麻,锦缎,琉璃,还有金银首饰都是从我们这里进货去蒲州售卖的。”



    王洪福应该是早有准备,当初李慎提到柳奭的时候,王洪福就已经开始查询了。



    所以现在李慎一问,王洪福张口就回答出来。



    “呵呵,还不少呢,看来这柳家最近几年没少赚钱啊。”李慎嗤笑了一声。



    “王爷,现在有很多士族都从我们这里进货,关中,江南,剑南,关拢。



    只有山东士族少一点。”王洪福解释。



    没办法,纪王府的东西太受人欢迎,他们自己的东西只适合平民百姓,



    而纪王府的东西受非常多的文人墨客,地方豪绅,贵族官员喜欢。



    这些人可都是有钱人,消费能力非常高,赚的自然也比普通百姓要多。



    谁又会跟钱过意不去呢。



    听到王洪福的话,李慎想了想道:



    “去跟柳家,因为他们去年进货数量太少,不符合我们地区代理要求。



    我纪王府决定,取消他们贞观二十三年的独家经营权。



    对了他们去年进货多少。”



    “回王爷,河东蒲州去年进货有四十万贯。”



    “四十万贯?”李慎听到这个数一愣。



    “你确定四十万贯?”



    “回王爷,人前几天刚查的账本。我们获利十多万贯。”王洪福肯定道。



    “怎么会这样?那可是柳氏,关内六姓,跟韦杜齐名,一年就进货四十万贯?”



    李慎皱眉,对此完全不信。



    好歹也是名门望族,一年进货四十万贯,就算他有一倍的利润,一年也不过是赚四十万贯而已。



    是不是有些太寒酸了。



    王洪福听到纪王的话,想要解释又不知道怎么。怎么才能够不会触怒纪王。



    就在这时一旁的王玄策开口了:



    “王爷,外界跟我们纪王府不一样。”



    “你不一样?什么意思?”李慎一愣。



    王玄策感叹了一句解释道。



    “唉王爷,若不是臣是纪王府的人,若还是以前的散人大夫,臣也不会相信,有人一年可以赚数百万贯家财。



    就连国库一年的税钱也不过几百万贯而已。



    



    臣到了纪王府之后才知道,花钱论贯,数钱靠称,铜钱论斤。



    臣到了纪王府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腰缠万贯,什么是金山银山。



    臣到了纪王府之后才知道,原来花钱可以几百万几百万贯的花。”



    “什么?你到底想什么?”李慎还是有些懵懂,不明白王玄策在感慨什么?



    “王爷,王长史的意思是我们纪王府跟外界不一样。



    比外界富有。”王洪福补充解释。



    “放屁,这还用你,本王还不知道我纪王府比别人富有么?”李慎对着王洪福骂了一句,竟废话。



    自己放弃了多少享受的时间,才换来了的财富,要是没有别人富有不完了么?



    王玄策看李慎还是不明白,于是直接道:



    “王爷,纪王府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跟大唐不是一个世界一样。



    外界花钱是一文一文的,数钱是一贯一贯的。



    王爷不能用我纪王府的标准来衡量外界。



    世家士族是有财富,甚至有人富可敌国,可他们的财富不是一朝一夕赚的。



    而是靠着几百年上千年积攒下来的。



    如今世家一蹶不振,不复当年辉煌,主要还是王爷你让世家的财富减少了大半。



    他们辛辛苦苦不知多少年积攒的财富全都落入了王爷中。



    柳家虽然是关中士族,可排在后面,对比韦杜还是有不少差距,一年能赚几十万贯已经不错了。”



    在王玄策看来,纪王养尊处优惯了,不食人间烟火,不知外界的疾苦。



    以为外面跟纪王府一样赚钱这么容易。



    他当初来纪王府的时候,也是冲着纪王给的待遇才来的。



    比宰相都高的俸禄和良田,他怎会不心动。



    当他看到纪王用珍珠跟琉璃珠子弹着玩时,王玄策的三观都崩塌了。



    历朝历代的那些败家子算什么,纪王才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败家子,他只是不作恶而已。



    “你是柳家一年赚几十万就已经很多了?”李慎的印象中世家士族应该都很牛x才对。



    一年不得百十来万贯的收入么?



    “是的王爷,这还不一定能够保证年年如此。



    韦家郧公房因为有纪王府的大力相助,如今一年也不过几十万收入。



    他们还要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行。



    若是没有我纪王府的支持,他们一年都赚不上几万贯。”



    这方面王洪福最有发言权,他接触的商贾众多,现在一年万贯以上的大商贾也没有多少人。



    “原来是这样。”李慎有些自责,他感觉自己忘本了。



    长时间的挥霍,或者报复性消费,让李慎习惯以贯为计量单位。



    李慎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反省当中。



    过了良久,李慎才抬头道:



    “嗯,既然如此,就跟柳柳家,如果他们能够一年进货量到达六十万贯。



    我们还可以继续把蒲州的代理权给他们。



    不然我们就只能终止独家代理,会把货物卖给蒲州其他商贾。



    记住不要口头保证,本王要他们签契约,还要给我们违约金。



    听明白了么?”



    (这章真的是有感而发,有没有时候觉得自己忘了本。



    几年前工资才三千多块,什么东西便宜买什么。



    做了几年生意以后,我现在居然有了换车的想法,多么可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