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8章 指望李承乾发工资
A+A-
李慎是什么性格李承乾这么多年相处当然了解,这个货从来都不吃亏。
跟他们的老爹都是如此,更何况是跟自己。
上次为了一个裴明礼拿出一套茶台,今天只不过是借用王元感每天半个时辰,就拿出这么极品的翠玉项链,岂不是吃亏了?
再刚刚李慎又是溜须拍马,又是送上重礼,肯定不会只是为了一个王元感。
李承乾完,李慎便嘿嘿一笑:
“大哥果然明察秋毫,心思敏捷,弟确实还有一件事要麻烦大哥。”
果然,李承乾心中暗道。自己猜的没错,李慎还有其他事情。
于是不动声色的问道:
“哦?那看,为兄觉得此事可能不会太吧?”
“看大哥你的,真的是事,弟就是想要再跟大哥借几个人。”
“还借人?”李承乾一愣,然后询问道:“你还要借谁?先好,若是我用的人可不会给你纪王府。”
李承乾是怕李慎再把裴明礼那样的人才要走。
“大哥放心,不是什么人才,弟就是想要跟大哥借一千护卫而已。”李慎轻描淡写的道。
“多少?一千人?”李承乾闻言目瞪口呆,差点惊掉下巴。
“这就是你的借几个人?”
李承乾真想让人把李慎拖出去打一顿。
张口就借上千人,口气不是一般的大啊,还是护卫。
“大哥,弟是真的有事情才借的。”李慎也知道借这么多人李承乾可能会激动一些。
“你有什么事情,莫非你要用人谋反么?”李承乾白了李慎一眼,没好气的道。
“哎呀,大哥,话可不能乱啊,别动不动就谋反,给弟扣这么大的帽子,弟承受不住啊。”
李慎心惊,连忙解释。心中暗道,谋反不是大罪么?
怎么现在张口闭口就是谋反,就像喝水这么简单,也太儿戏了吧。
“那你要一千护卫干什么?你的侍卫营可是有三千护卫。外加你纪王府的侍卫,
你府上至少有三千七百五十人,而且还是装备精良的精锐。
就这些人可抵万人了已经。”李承乾脸色严肃的问道。
他是怕李慎又要闯什么祸事。
“回大哥,弟借人其实是为了守护弟的产业,过段时间弟可能要出去游玩,要把侍卫都带走。
可若是都带走了,那弟的产业就没有人守护了,其他的产业到还好,
有几处重要的地方弟放心不下。
医学院,研究院,造纸坊都很重要,尤其是研究院和造纸坊,里面的东西都关乎我皇家的稳定不容有失。
所以弟才想着跟大哥借点侍卫,再弟出去的时候替弟守护好这些地方。
等弟回来再换防。”李慎也没有拐弯抹角,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如实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李承乾。
这也是表明自己没有别的用心。
听到李慎的话后,李承乾陷入沉思,李慎的倒是合情合理。
而且对于李慎能够放心将产业交给他来守护,心中颇为欣慰。
这三个地方李承乾当然知道有多重要,火药就是出自科学院。
李慎的其他产业虽然很赚钱,可要重要性还是这三个地方比较重要。
医学院可以发展大唐的医术,可以增加大唐的人口。
科学院代表着军事,而造纸坊则是增加读书人的数量,可以让朝廷选拔人才。
李慎能够将这三处交给他,也是向他表明自己的态度。
“你的这个倒是可以,不过为何你不去找阿耶借兵,以前你出门造纸坊不都是羽林卫去换防么?”
李承乾同意后好奇的询问道。
李慎听后贼兮兮的回道:
“大哥,那可是皇帝亲军,北衙六卫,不可能总去借吧?
该避嫌的时候还是要避嫌的,弟还有那么多钱没花完,可不想死。”
开玩笑,要是能借我还找你么?
李承乾听后觉得也是这么个道理,连他都得避嫌呢。
“你的有道理,不过也不用那么谨慎,我们阿耶英明神武,不会因为一点事治你的罪的。”
“大哥,弟因为事被治罪的事还少么?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这些年下来,弟不是被打就是被罚,伤身又伤钱,俸禄罚到二三十年后才能领取。
大哥啊,弟就领了九年俸禄,还都被我母妃收取的,真正落到弟中的是一文没有。
弟命苦啊,还指望以后大哥继位后给弟发点俸禄呢。”
李慎一提这个就有哭的冲动,他委屈啊。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等李承乾当了皇帝以后给自己发俸禄。
让自己尝尝领取俸禄是什么味道。
对于弟弟的悲惨遭遇李承乾早就知道,于是安慰道:
“十弟,你的事为兄确实知道,你也不必那么伤心,不过为兄也无能为力。
就算我继位也不能给你发俸禄。”
“啥?这是我为何?”李慎一听收起悲伤的情绪。
“因为这是阿耶的旨意,为兄怎可更改,那样岂不是被人废典忘祖,你也要体谅为兄的难处。
为兄刚刚继位就更改阿耶的旨意,你大臣们会如何看待为兄。
这要是传出去,阿耶也会对我不满,民间又会如何议论我呢?
就算要改也不能马上就改,你就先忍耐一段时间吧。”
李承乾苦口婆心的解释,而且还非常的合情合理,一时之间让李慎无法反驳。
新帝登基,上来就改旧帝的圣旨,这是对旧帝的不满和不尊,别是李世民还活着,
就是李世民死了,这件事也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以李世民的威望,就算是李承乾登基为皇,只要李世民振臂一挥,满朝文武大部分都会响应,将李承乾从那个宝座上掀下去。
李世民登基,哪怕是对李渊再不满意,都没有将李渊的旨意否定过。
明白这一点,李慎只能无奈的点头:
“唉,等几年就等几年吧,那不知大哥准备什么时候给弟发俸禄?”
“十弟放心,时间不会太久,至多也就二十年,那时你也才不惑之年而已。”
(我在找一些新的历史人物,争取让大家多认识一些唐朝的人和事,
你们要是有不为人知的人和事也可以提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