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展现高风亮节的时候...

A+A-

    古人都这么“奔放”的吗?



    一言不合就要嫁女?



    这也太儿戏了吧?



    不过,我怎么觉得倒也不是不行?



    闻听此言,李宣心中哑然失笑。



    赵彻刚一脱离险境,便立马对他究根问底,还扬言要报答他,大有条件任提的意思,乃至连将自家女儿嫁出去这样的话都可以出口,属实让人颇感意外。



    但无可厚非,古人重情义,讲颜面。



    正如赵彻自己所,救命之恩,恩同再造。



    在古代,你若真对一位大人物有救命之恩,对方还真有可能以身相许,或者以女相报。



    但如此作风,又似乎与他从流言中听来的“柳学士”形象有些大相径庭。



    柳风阳乃当代大学士,学富五车,门徒众多。



    前朝之时,便已有声名。



    像他这样的人学识广,规矩也多,忌讳就更多。



    虽归根结底,李宣出相助,确有救命之实,但两方初次相见,并无了解。



    李宣是好是坏,都只是个表象而已,大学士就这么轻易拿自己的女儿出来做“筹码”报恩?



    如此贸然之举,却也不像是一个严谨的大儒作风啊



    顿了顿,李宣目光流转,并没有立即回应,深觉赵彻此话潜藏着某种猫腻。



    柳风阳同样深感震惊,倒不听见赵彻立马要对李宣报恩而感到诧异。



    他与赵彻君臣多年,早已摸透对方的脾性。



    赵彻戎马出身,最讲哥儿们义气和感情。



    二十年前,苏星昊为他挡过箭,在明知对方品行低劣的情况下,仍执意将一县之权交予其,只为报恩。



    如今,李宣在同一个地方也救了他一命,他又怎能不报这个恩?



    因此,柳风阳觉得赵彻此话并非儿戏,是真的会做出来的。



    但报恩为何要拿他柳家的女儿去做筹码?



    大学士还想着为柳栖凤招一门赘婿,日后为他柳氏嫡系一脉开枝散叶。



    这要是被皇帝把女儿“赠予”了恩人,那如何得了?



    想到这,柳风阳有些急了,也不顾现在自己只是个管家的身份,就硬着头发开口道:“家主,属下觉得”



    但他没能把话完,就被赵彻一个冷冽的眼神给压下。



    李宣心中却是另外一番想法,暗道:这个老岳丈的意思估计是在试探啊!我若轻易跟他提条件,或者贸然接受阿狸,那在他心中就必是一个喜好攀附权贵,贪图美色之徒,形象难免大打折扣。



    虽赶巧遇上逆贼行刺,救了他一命借此与柳家攀上关系,有助日后虎威军在京都立足。‘



    但这样做,目的性太过明显。纵然能绑定柳家,关系也不会太稳固,冒进必失。



    其次,我顶着魏王之名,即使与柳氏结交,亦不能久留京都,无法彻查当年之事。唯有成为赵紫薇的驸马,才能名正言顺留下!



    我与赵紫薇之间还要做一段时间的假夫妻,此时要是表露出对阿狸有想法那便是三心二意,试图一脚踏两船的花心之贼,恐怕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只有在查明虎威军事件的真相,与赵紫薇和离之后,才能真正绑定柳氏。在此之前,与他们保持单纯的盟友关系为宜。



    否则,得不偿失。



    再者,他询问我的来历



    我若对他如实相告,估计他会立马翻脸!



    虎威军虽被招安,但近十余年的骂名,岂是区区一道圣旨就可以抹除的?



    



    尤其是像柳风阳这样的朝廷权贵,一旦在心中对某些人形成了固有印象,便很难轻易改观。



    现在就让他知道我是秋神山的大当家,曾经的反贼只怕他柳风阳会立马对我拔刀。



    不行!



    眼下这情况,是既不能乱提要求,也不能表露身份,而是要展现“高风亮节”之时!



    李大当家心有所思,幽幽想到。



    见他沉默不语,赵彻却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再次开口道:“李兄弟不话,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李宣这才笑道:“那倒也不全是难言之隐!起来,在下还真有个的要求。”



    赵彻瞳孔一眯,道:“哦,你。”



    “请柳公为我泡一杯茶。”



    着,李宣指了指面前车中案上的茶具。



    赵彻听了,却顿时眉头大皱,他原以为李宣会提出要钱财,或者有什么需要柳氏帮忙的地方,殊不知竟是泡茶不由有些纳闷起来。



    柳风阳却蓦然脸色一沉,向李宣投去一眼微妙的目光,而后道:“泡茶这种事,不劳家主动,让我来。”



    无形之间,似乎对李宣提出的这个要求有些失望。



    且不面前之人的真正身份是皇帝,就算只是他柳风阳,那也算是他李惊才的长辈。



    一个晚辈,让前辈为你泡茶,成何体统?



    柳大学士暗暗不满,感觉李宣不太礼貌,不谙规矩。



    赵彻寻思了几秒后,却拦道:“不必,李兄弟既是老夫的恩人,有此要求无可厚非,我泡!”



    完,还真的亲自动泡茶,为李宣倒了半杯。



    俗话有云,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茶道之中,半杯茶才是敬人的意思。



    李宣端起温热的茶杯,稍稍吹凉后,一饮而尽,而后道:“好了。方才柳公问我,救你一命,想要什么赏赐。我看也不必多言了,你已还了在下的救命之恩。此后,你我二人只有相识之情。”



    此话一出,赵、柳二人为之一愣,终于是明白李宣要求长辈泡茶的原因是什么了。



    赵彻怔道:“什么意思?你的要求就是让老夫为你泡一杯茶,就算还了救命之恩?”



    李宣淡然之色,轻笑:“那不然呢?难道我非得向柳公求个一官半职,或者黄金万两,才算正常?且不君子之交淡如水,相逢已是缘分,何谈其他?再了,我出相助,本是见义而为之举,不求回报。”



    “即便当时刺客杀的不是柳公,而是普通人,在下亦会出。加上我与阿狸本就是朋友,相助柳公怎可妄求恩赏?就这么算了吧,恩情之事,柳公莫要再提。”



    赵彻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尽是难以置信之色,俨然想不到面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子,居然会如此拒绝“柳氏”的报答。



    “你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还能有假?柳公放心,在下虽不才,但日后决计不会顶着曾救助柳公之事,上门讨赏。”



    “兄弟如此淡薄名利吗?又或者你没有真正了解老夫,低估了柳家能给出的条件?”



    “淡泊名利不敢讲,只是有些东西喜欢自己去创造罢了。”



    他脸不红心不跳地胡诌道,一副大义之色。



    令赵彻恍然间看不懂了,眉头皱得更深。



    这子年纪轻轻,看着刚是弱冠出头,正是对权势最渴望的时候。



    眼前摆着京城第一大世家这么一棵大树,他不去攀附,反倒一脸淡然,无欲无求的样子?



    如此年纪,如此身,如此淡然气节,似乎是个可塑之才啊。



    江山虽已大定,但朝中各业仍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此子若是个可造之才,又与之颇有缘分,倒是可以观察观察



    赵彻心思微妙地想到,继而笑道:“哈哈,兄弟此言,令老夫有意外啊。好,这个态度不错。但你还没你是哪里人士,作何营生,身上可有功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