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宅基地,邓老师果然回来了

A+A-

    过完年能吃的菜就是地里的油菜了。



    绿油油的炒一大盘,纯天然绿色蔬菜,喜欢的人爱的不行,不喜欢的就只能捏着鼻子。



    要不就是地里的萝卜,清甜清甜的,可口的很。



    中午就他们几个人,炒了油菜,又炖了萝卜排骨汤,还炒了一盘河虾。



    大冷天的也难为阿进去河里摸这个了。



    三个孩子们不在家吃,他们去三婶家吃去了,毕竟哥哥姐姐还有弟弟都在那边,六个孩子三婶给他们炸鸡腿呢,于知夏他们自然没管。



    反正回到乡下,无论去谁家都不会饿着肚子。



    “我还想吃”



    “隔壁大黄拉的屎你吃不吃?你别折腾了,让人家阿进吃点东西吧。”



    也就于知冬的师父这么直接。



    于大海在一旁憨笑,能让老四这么吃瘪他看着挺解气。



    于知冬不乐意了,一脸委屈:



    “师父!”



    “喊我祖宗都不行,安安静静的吃饭,要是饿着我大孙子看我不好好收拾你。”



    “爸,你就让人这么欺负你姑娘?”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顶多算是你二爹,你亲爹你,我不敢开口。”



    老于同志的话让于知冬的师父那是相当满意啊。



    “老铁走一个。”



    “嗯,走一个老铁!”



    “拜托,老铁?你们真是无语!”



    “师父,金叔,我没啥的,知冬害口呢,想吃啥都行,知冬,你想吃啥?”



    于知夏看着两位老人那警告的眼神想吃的东西终究吞了下去。



    “吃泡菜总行吧?”



    “行,我去拿,今儿才捞起来的。”



    “要淋辣椒油。”



    “这么喜欢吃辣椒莫不是姑娘?”



    “姑娘好啊,姑娘贴心。”



    “二娃,你给把把脉看看男孩还是女孩。”



    老于可好奇了。



    于知冬的师父也是一脸好奇。



    可于知冬则把捂住。



    “不行,等出来才知道,现在要保持神秘感。



    姐,你可不能出卖我。”



    “傻丫头,二姐每天给你把脉估计早就知道男女了,你还躲什么。”



    到底是于知秋聪明呢。



    于知夏的确早就知道了,可没人问她自然也没。



    这会儿她对着于知冬那恳求的眼神自然道:



    “爸,叔你们放心,孩子只要健康就行,至于男女都可以。”



    “不就不,有什么了不起的。”



    果然是老孩呢。



    一家人正吃着高兴,老村支书来了。



    “哟,你怎么来了,吃饭了么?”



    “吃了,吃了,我来是和你们个事儿,别忙乎了,我完就得回去呢。”



    “啥事儿啊,还要你亲自来一趟。”



    “年轻的支书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所以得我来一趟。



    咱们村儿以前的知青你们还记得不?那个邓老师,就是那个苦命人后来失踪那个?”



    邓老师谁不知道啊,他们家就更知道了啊。



    “怎么了?他有啥事儿?”



    “他失踪这么多年咱们一直以为当年的变故他受不了打击出了意外。



    如今才晓得是去了国外,做生意还发财了。



    他想回来祭拜一下,顺带感激咱们村儿这么多年的照顾。



    还要给咱们村儿捐个学校。”



    “那他必然不知道咱们村儿如今的情况。”



    “谁不是呢。”



    老支书抽了一支烟一脸的与有荣焉。



    “咱们村儿如今可家家户户都是万元户不差钱的。



    学校还真不需要,真要有那个心就捐给山区吧。”



    是这个道理。



    可老支书这么找来必然有事。



    “那您来和咱们这些是”



    “哦,是这样的,他还有个事儿呢,是想把早年间他住过的知青点儿给买下来盖一套房子。



    按理他不是我们的村儿的人是没资格享用宅基地的。



    可您忘记了?他去了的媳妇当时是咱们村儿的,他那两个孩子当时是有资格分宅基地的,孩子没了,按理他是能继承的。



    虽然他前头媳妇他们家当时就迁出了村儿,可这地儿还的给。



    但村里如今把知青点修成了村办公楼,这不,需要大家伙儿一起出个主意,到底是重新批地呢,还是按照市价把地钱折算给他。”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老于啊,你是一家之主,你们家就你去,每家每户得去个代表。”



    结果老支书完,于大海就道:



    “我们家现在二娃做主,她去,以后家里的事儿都她做主!我一会儿和二娃一起去,顺便和大家都一声,以后有事儿找我家二娃。”



    老支书笑了笑:



    “行,也就你老于有这魄力,不过你们家二娃也当得起。”



    “那是,我二娃可是我的主心骨,我们都听她的。”



    老支书完就走了。



    



    于知夏则看了一眼于知秋,几乎是下意识的。



    然后于知秋就了。



    “二姐,我没事啊,你不用顾忌我,他如今要回来祭祖可能也和自己的病情有关系。”



    “那你”



    “我不回避,我又没做错事儿,再了,即便有什么那也是他的问题,我总不能因为他连自己的家都不待了吧?”



    这话得对。



    总不能因为他自己的日子都不过了吧。



    下午于知夏和于大海一起去参加了村上的会议。



    不记名投票,大家都觉得等价将地皮钱给对方最好。



    当然,如果对方不买账非要闹,那这事儿就有的闹。



    这事儿没法追溯,因为已经修成了村委大楼,总不能因为你告我,我就把办公楼拆迁了,这事儿闹到最后也会以赔钱了事。



    即便被人仗势欺人也没法,你又不是村里原住民,又过了这么多年了,要告就告,他们还真不怕。



    所以全票通过就给钱。



    不过村支书也了,即便将来打官司即便闹到最后非要赔地皮那也在村外头批一块地,毕竟他们这里是特殊部门管辖了,你有海外关系还要住进来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邓老师要么拿钱走人,想要住在村里?那就是不行。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回去后于知夏和于知秋起这事儿于知秋也觉得即便将来闹,邓老师想要住回村里也不可能。



    不过让于知秋没想到的是,同学聚会居然通知了她。



    “你不去?”



    “去啊,我为什么不去,我也正好见见那些老同学啊,会难得呢,再了,好些当年考上了中专或者大专大学的,大家都是各奔前程,十多年过去了也该聚聚了吧。”



    “那邓老师?”



    “不是还没回来吗?他就算回来也没啥啊,叫他一声老师呢,他就是老师。



    而且他当年的事儿没人不知道,所以即便他真要对我做什么,同学们也不是傻子啊。



    哎哟,我的好二姐,我真没事,我也不害怕。



    人格分裂可也是那个人啊。



    法治社会,这可是大国,他真做不了什么。”



    行吧。



    “但晚上我去接你,你不许自己回来。”



    还真当她是孩呢?



    “行了,就这么定了。”



    行吧,于知秋换上了一身藏青色的长款连帽双面呢大衣,里面是一件白色的高领毛衣配一条阔腿裤和白鞋。



    这打扮成熟中又带着一抹青春。



    于知秋戴着一副金丝框眼镜她是家里书读的最多的人,在这个时代研究生也是很少见的。



    所以,当于知秋收拾好坐上强回城的车时,她也跟去了。



    “老三参加那个什么同学聚会他们那些同学有没有单身的?”



    听蒋春花这么八卦,于知夏笑了笑:



    “妈,这个年纪即便单身估计也是离异更多一些!”



    “哎,也是,老三可都三十多了,这将来得找个什么样的呢?”



    见蒋春花发愁,于知夏只能宽慰:



    “其实”



    “行了,我知道你要什么,无非是其实单身也好对吧?”



    “呵呵,本来就是。”



    “我不和你,你和老三是穿一条裤子的。



    单身的确舒服,可是那年轻的时候,这要是年纪大了呢?你们都有自己的家庭,那万家灯火谁给她留啊?”



    “我留啊!”



    “你留个屁,她看你们两口子恩恩爱爱的,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那不是更难受?”



    这老太太一天天的一会儿一个样。



    “那您给介绍一个吧。”



    “真的?”



    还当真啊?



    “嗯,如果她看得上就行。”



    “哼,你就是不靠谱,我来就我来,你给我瞧好了。”



    见老太太真去打电话了,于知夏无语一笑,但还是给于知秋通了气。



    而另一头,并不知道又要相亲的于知秋来到了县最大的酒楼。



    他们县其实是发展的极好的,因为有飞行学院和医学院以及药厂这三个重要单位,这就导致场啊、交通啊极其便利,所以发展迅猛,堪比一些二线城市了。



    这酒楼是县里最好的酒楼,装修的并不逊色省城星级酒店。



    于知秋到的时候已经来了好些同学了。



    多年不见好些人已经快要不认识了。



    “大美人,我们的大美人来了。



    我的天啊,十多年不见你是一点没变啊,不仅没变还越来越漂亮了。”



    “就是啊,知秋啊,你真是越来越好看越来越有气质了呢。”



    一看到于知秋所有同学都围了上来。



    和他们不同的是于知秋身上永远都有一股书卷味儿。



    和大家身上难免有的烟火气儿到底不同。



    于知秋看到大家也很高兴。



    “知秋,你现在在哪里高就?只知道你当时考去了北京,现在呢?”



    “就是外交部的普通公职。”



    “外交部?我的天啊,知秋你可太厉害了。”



    “对啊,我们高中的同学可真不得了啊,知秋在外交部,刘洋如今也是县长了,哦,还有几个同学也在政府部门,还有海关,对,我们还有同学在海关。”



    “岂止是同学啊,你们知不知道咱们的老师,就是邓老师他也回来了,他如今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百货业大亨呢。”



    “邓老师?他之前不是出事儿了吗?”



    “对,就是出事儿了一走数年,哦,今天他也要来呢。”



    果然,邓老师也要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