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于周太祖

A+A-

    周太祖对历代的进贡制度作了改变。

    此前各藩镇包括边远的异族,如回鹘、高丽等都有进贡“宝物”的“惯例”,到了郭威这里全都免了。

    同时他下了一篇专门减免进贡的诏书,大约意思就是:

    天下百姓还没有过上好生活,我哪里能过分奉养自己。

    与其耗费奢靡而让人辛苦劳作,不如我自己克制欲望过节约生活。

    宫中日用所需,一律减损。

    四方贡献的珍巧奇物,一律终止。

    这些可能有点老生常谈,属于明君标配。

    真正让他跟其他明君同样节俭诏令区分开的是下一条。

    下令天下州府藩镇,停止贡献奇珍美食。

    天幕上,伴随诏令的是一份长长的十分细致的进贡美食名单。

    大唐。

    李世民捻着胡须,看着那份长长的列表不由真心感叹道:

    “此等之物,虽都出于土产,但也都是从百姓家里所取,未免劳烦当地之人。”

    “而且还都不便宜,再加上劳役负担,远途运输,运到京师之后,还要囤积在有司,甚为无用之物!”

    “这周太祖郭威能从这些不算大的事件中看出其中可能调用的民力,这个就是圣贤之心!”

    “朕不如也。”

    “下诏!天下州府停止进贡奇珍美味!”

    同时,他真的大爱天下百姓。

    公元952年,契丹辖地瀛州、莫州、幽州涝灾,发大水,流民进入边塞,散居在河北各地,总数有数十万人。

    契丹无力拯救这些受灾人,各州、县也不加禁止,任凭难民南下。

    周太祖听到消息后下诏:有关各州、县必须救济接待流民。

    经此一事,此前被抢掠或逃亡到契丹去的中原百姓回来了一大半。

    公元953年七月,南唐旱灾。淮南一带的井水、泉水,都已干涸。淮河干得露出河底,可徒步走过。

    饥民们渡淮河北上,人流接连不断。

    但南唐濠州、寿州发兵阻止不许百姓逃亡。

    百姓与士兵争斗后,有幸运的,就朝后周奔来。

    因为这样要消耗属于后周的粮食,有人就提出要阻止南唐流民北上。

    周太祖言:“他们的百姓和我们的百姓是一样的人。让他们自由买粮回去好了。”

    南唐人却因此盖了许多仓库,大量地买米,以供军队的需要。

    八月,周太祖不得不下诏:“准许南边的百姓用人力和牲口拉粮食。但用船只、车辆运粮的不准卖给他。”

    大秦。

    嬴政突然想起一事。

    当时秦、晋两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穆公之时,晋国粮荒求助穆公,秦借粮于晋。

    第二年秦国灾荒,晋国丰收,穆公求助于晋惠公,晋惠公却不援助粮食。

    最后秦国人人同仇敌忾,大败晋国。

    若当时晋国同样借粮

    两家秦晋之好或许会更久远一点?

    大汉。

    “这子想对南唐用兵啊”

    刘邦盘算着一阵突然开口道。

    吕雉微微皱眉,点点头,又摇摇头道:

    “此人颇有心怀天下万民的仁心,但还是受制几分眼界。”

    挠了挠头,刘邦伸了伸腰道:

    “也没办法。这都分裂多少年了,快断了两代人了。”

    “虽若救粮于南唐兵将对南唐的百姓也是一种纾解,不会让这些兵将去抢百姓粮食。”

    “但这些兵将能否领情也是两。”

    刘邦揣着袖口想了想道:

    “就看这些藩镇处处翻脸不认人的模样。”

    “吃肚子里然后不认账的可能更大。”

    大汉武帝时期

    “唯保天下者可以有天下。”

    刘彻看着天幕里发善心的周太祖略有几分感慨。

    易地处之,非我子民,管你如何!

    朕得钱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那是大父阿父留给朕打匈奴的!

    不过若是大父

    刘彻咂了咂嘴。

    想不出来,大父这人摸不透估计做的比这周太祖还绝。

    弄不好这南唐当年就得举国来投。

    唐末以来,中原大量驻军,各大藩镇所在之处都寻找无主之田地设置所谓的“营田”,然后招募富裕的农户耕种,交租。

    地方如此,中央户部也另外设置相关构,总管天下“营田”。这个构所得租税上缴国库,不隶属于地方州县。

    这样一来,造成两种情形:一方面,有许多青年想耕田却没田可耕,一方面又收容了奸盗不法之徒,使他们得到了庇护,州县没有权力过问。

    后周之初,百姓弄不清这些营田究竟归属于谁,所以也不敢在所属营田之上投资盖房种树等。

    同时,因为当年朱温与淮南王杨行密大战,从淮南抢回几十万头耕牛。这些牛被分配给了农户,农户每年向朝廷交点牛租。

    但梁亡之后,“自是历数十年,牛死而租不除,民甚苦之”

    这两个烂摊子叠加在一起扔到了周太祖里。

    天幕上。

    一道道身影自京师向各州、县奔去。

    一张张白纸墨字的诏令贴于墙头。

    百姓们交谈接耳,随后高呼万岁!

    一转眼,

    那一处处无人敢动的荒田立起了一座座草房木屋。

    耕牛在田中,桑树植于两旁。

    这副画面又化作一封奏疏,呈于皇帝中。

    朝堂上。

    郭威执着奏疏,对一众大臣喜颜笑谈。

    突然一人出列,目藏贪婪。

    “陛下,过去留下了那么多营田,其中不少是肥沃富饶的,不如都收归国有,然后将它们卖掉。”

    “如此,至少可以得到几十万贯钱财来充实国库。”

    郭威的微笑僵在脸上,随即缓缓收敛笑容,沉声道:

    “利在于民,犹在国也。”

    “朕用此钱何为!”

    当时有大臣提出各地方可以“便宜行事”,撤销营田。

    周太祖不同意。撤销营田,那些已经耕种了几十年土地的百姓怎么办?

    随即下了一道敕令,从此以后,取消户部管理的营田事务,将耕种营田的农民,划归地方州、县。

    他们现在的田地、庐舍、耕牛、农具,同时一并赐给现在的耕种者作为永久产业!

    以前规定的牛租,从此以后,全部蠲免。

    “是岁,户部增三万余户,民既得为永业,始敢葺屋植树,获地利数倍”

    大汉文帝时期

    “治国有道,天下清明之气初见端倪。”

    刘恒敏锐的感觉到了时代再次开始发生变化。

    “但前代积重难返的弊政,想要移风易俗而整饬天下,使万民得以复苏,不是容易那么容易的。”

    这些消除损害百姓弊端的善政是匡救时局的好办法。

    但天下想要得到治理只有善政是不够的。

    人亡政息。

    五代的问题是君王更替变化频繁,没有一条可以持之以恒的法令来修补弊政。

    必须要有一个能制定法令的君王,将种种弊端堵上。

    即使这個君王做得不够好,也总比没有法令的局面强。

    一如汉承秦制,而对其加以损益。

    后唐明宗时期

    李嗣源怔怔的看着那句话,嘴里念叨着:

    “利在于民,犹在国也。”

    “利在于民犹在国也”

    还有这个人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

    李嗣源皱着眉头苦思冥想着。

    他一定是在哪里见过

    哪里呢哪里

    顺州刺史

    等等!

    李嗣源突然想起来了!

    当年刘仁恭割据幽州,杀顺州刺史!

    庄宗破刘仁恭后纳寻郭简之子入亲军!

    然后!

    亲军被朕解散了

    再等等!

    刘知远!这人投奔了石敬瑭?!

    也就他还在京师!

    “砰!”

    “来人!下榜!诏庄宗亲军从马直郭威进宫!”

    “朕要封赏他!”

    周太祖还有其他种种善政。

    例如不得再征收“鼠雀耗”与“省耗”。

    后汉之时,盗窃一文钱就要处死,不是重罪的人经常株连亲族,周太祖规定,不是谋反和杀害亲属之类的大逆不道的重罪,就不再株连亲族。

    后汉对贩私盐打击也极为严酷。只要有私造盐者被抓,无论多少都要死,哪怕是怀疑你中的盐是私盐也要死。

    周太祖下诏规定私制食盐超过五斤者才论死。

    当时牛皮禁止买卖,只能由输官直收。

    唐明宗还以盐补偿,后汉是直接“私犯牛皮一寸抵死,然民间日用实不可无。”

    周太祖收纳李穀的建议,约每岁民间所输牛皮,三分减二;计田十顷,税取一皮,余听民自用及卖买,惟禁卖于敌国。

    历尽苦难的中原百姓终于有幸经历消失多年的仁义和被遗忘已久的人性。

    大明。

    朱元璋拿着大饼,一边啃着一边感叹。

    “周太祖郭威没有飞腾之前,也没有听有什么声誉。”

    “但观其所做,南宋遗民陈栎称赞五代之君“周世宗第一,唐明宗第二,周太祖第三”,不是没有道理的。”

    马皇后揉着面团叹声道:

    “这周太祖一辈子也不容易,早年丧父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人生三大不幸,一个也不少。”

    朱元璋闻言也是心里不得劲,但缓了口气也就过去了。

    “幸好,咱也就是过了一个大不幸。”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

    但终究没怼他一句,毕竟死生之事还是有点犯忌讳的。

    公元954年正月十七日,五十一岁的周太祖于汴梁滋德殿病故,谥号“武孝皇帝”,死后葬于嵩陵。

    留下的遗言是:务必薄葬,不要强征民力,不要伤人性命,不要陪葬宫人,不要石马石人,只需立一石碑,上面镌刻这样一行字。

    “大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衣葬。”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