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乾隆:你懂个球!

A+A-

    前面曾提过,朱厚照满心欢喜的接下“弘治中兴”的摊子,然后被草原朋友给了当头一棒。



    无独有偶,雍正刚一登基也被旁边的朋友给了一棒子。



    雍正元年(23年)八月,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召集各个草原部落的首领,要大家放弃清朝的爵位。



    罗卜藏丹津自称达赖浑台吉,要求统驭各个部落,阴谋割据青海。



    针对这场叛乱,雍正采取了两政策。



    一方面,派人给罗卜藏丹津宣布谕旨,让他罢兵修好,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会惩治。



    另一方面,雍正命令川陕总督年羹尧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出兵平叛。



    罗卜藏丹津对雍正的警告置若罔闻,他假装要罢兵,把雍正派驻在西宁城负责处理边疆事务的侍郎常寿囚禁起来。



    此外,罗卜藏丹津还和塔尔寺大喇嘛察罕诺门联系,希望他能支持自己。



    塔尔寺是格鲁派的圣地,察罕诺门信徒众多,得到他的支持意味着势力的大增。



    察罕诺门选择支持罗卜藏丹津,顿时,归附罗卜藏丹津的人多达二十万。



    得到察罕诺门的支持,罗卜藏丹津如虎添翼,叛乱迅速在青海蔓延,甘肃、四川一带人心也不稳。



    雍正元年(23)十月,罗卜藏丹津大军对西宁府周围的南川申中堡、西川镇海堡和北川新城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虽然没有把西宁攻下,但清朝通往西藏的道路却被切断,沿边震动。



    



    大明武帝时期



    朱厚照摩挲着里的暖炉,一脸莫名其妙。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你爹打了准噶尔,那这边的一定会惶恐不安蠢蠢欲动啊。”



    “这算什么当头一棒,又没输。”



    被叫进宫当陪读少年朱厚熜欲言又止。



    朱厚照眼睛一搭,懒散的拉长声音。



    “有话你就吧。”



    朱厚熜心翼翼道:



    “皇兄,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



    “康熙的其余皇子正等着看笑话呢?”



    朱厚照愣了一下。



    别,还真触及到自己知识盲区了。



    “这么一个当头一棒啊”



    朱厚照的语气明显有些失望。



    还以为多大点事呢。



    不就是兄弟们惦记皇位吗。



    真可惜。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皱着眉头。



    噶尔丹败亡后,察罕托罗海脱离准噶尔汗国的控制,各个部落独立为政,乱糟糟的群龙无首。



    自己遂找固始汗的另一个儿子札什巴图,封他为藩王,做青海各部落的领袖,以对抗西方准噶尔汗国的压力。



    这罗卜藏丹津就是札什巴图的儿子



    “也该分封皇子了。”



    康熙看着中金莲,悠悠道:



    “分拨佐领,也要有属下之人啊。”



    



    警报传到京城,雍正决心用武力平叛,他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延信为平逆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



    雍正谕令边防的大臣、总督、巡抚等全部听从年羹尧的调遣。



    年羹尧接受命令后,立即率军从甘肃来到西宁。



    随后,派兵驻守在永昌和布隆吉河一带,防止叛军作乱。



    又分兵守在巴塘、理塘、黄胜关等地方,截断敌军的进藏通道。



    同时请示雍正让靖逆将军富宁安屯兵吐鲁番,隔断叛军与准噶尔部落的联系。



    



    季汉怀帝时期



    诸葛亮看着天幕里的布防,扭头对刘禅道:



    “陛下可看出这年羹尧是何意?”



    刘禅知道相父又起了考校的心思,顿时紧张起来。



    绷着身子,坐得直直的,磕绊道:



    “是是要四个地方会攻?”



    诸葛亮点点头,笑道:



    “陛下聪慧。”



    “那这会攻可行否?”



    可行否?



    刘禅抬头看了看,皱眉深思。



    然后就想到了萨尔浒。



    “这青海地域辽阔,敌军不下二十万,军力分散,反而会四面受敌。”



    “不如以不动威慑,再另派大将率一支精兵,效骠骑旧事,直捣敌巢。”



    诸葛亮欣慰的笑了。



    果然,陛下只是见识不够,是学识上的问题。



    脑子上没有不可逆转的伤害。



    万幸啊。



    一开始他还挺愁陛下未来怎么办。



    但一观宋元明清,他觉得自己不用愁了。



    



    雍正二年(24)正月,清军以三千的兵力击败上万叛军,叛军纷纷投降清朝,总计有十万余众。



    二月初八,奋威将军岳钟琪率五千人的骑兵,发动突袭,从西宁城向西急行军十二日,于第十三日的黎明,在荒原上捕捉到罗卜藏丹津的主力。



    罗卜藏丹津的部队从梦中惊醒,但战马都没有备鞍,无法迎战,霎时间全军崩溃,四散逃命,罗卜藏丹津急换上女人的衣服溜掉,投奔准噶尔汗国。



    岳钟琪穷追不舍,每天奔驰三百里里,两天后,追到青海西南角桑骆海。



    此地红柳蔽天,渺无人迹,没奈何,岳钟琪才带着他的俘虏,包括罗卜藏丹津的母亲在内,凯旋而回。



    岳钟琪自出发到大获全胜,只用了十五天时间,就把面积约六十万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完全征服,纳入清朝图。



    这是清朝战史上最有名的一役,跟大策零突袭西藏之役媲美。



    雍正这次胜利是十年以来从未经历的奇功。



    遂封年羹尧为一等公,岳钟琪为三等公。



    不久,年羹尧又肃清了叛军的残部,上疏十三条善后建议。



    还提出禁止青海十二事,雍正认为他的建议周密有效,都采纳了。



    平定叛乱,再加上这些善后措施,使得清朝更有效的对青海形成了治理。



    



    {所以雍正的武功也挺有意思,你别管青海这一战役算不算他捡漏,但的确是有开疆拓土之功。}



    {然后就应了那句话,你挣得认知以外的财富,就会在认知以外丢出去。}



    {开疆与失地,莫名其妙的平衡达成了。}



    {岳钟琪,好像也没几个正儿八经讲的?}



    {因为这人属于bff点满了,岳飞后代在清朝,宁远大将军,最后一个不是宗室的大将军。}



    {握川陕甘兵权,八旗听他调遣,文转武,闪电战,驱准保藏,平定青海,杀的搞事喇嘛胆寒称为魔王,在开疆拓土上他有大功,可惜雍正给他的结局不好,斩监候,剥夺一切,重新出山已经是乾隆平定金川了。}



    {十三骑入金川土司大营,恢复威信公爵,然后没几年就去世了,死在平叛胜利的路上,乾隆称他为三朝武臣巨擘,列他为五功臣之一。}



    {而提起岳钟琪,率先提起的就是身为岳飞后人为什么不反清早生个七八十年到还有可能。}



    {早生七八十年那大概就是万历四十年左右正好他长大了,碰上了崇祯}



    



    南宋孝宗时期



    赵眘心里还真琢磨岳飞的后人怎么效力胡主?



    一看早生七八十年摊上崇祯,立刻觉得还是这样比较好。



    “省得再出一个莫须有。”



    



    大明崇祯时期



    



    苦笑。



    朱由检除了苦笑也没别的表情了。



    太祖与成祖替他解决了辽东之事,但这满朝的众正自己还是无法分辨。



    “朕,没有识人之能啊。”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发现自己一点也不生气。



    若是以往,自己肯定要把老四叫来的



    他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里金莲。



    “这就是长生之意吗?”



    他觉得自己现在非常的从容不迫。



    就像一切事都能解决



    因为,他未来有的是时间。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一气之下气了一下。



    虽然自己心眼且较真,但一些事情还是要认的。



    在武功这方面自己确实比不过阿玛。



    不过怎么连弘历都没比过?



    而且



    “就你叫乾隆啊”



    雍正斜睨着弘历。



    按照时间捋,他下一个皇帝就是乾隆。



    那就是弘历咯。



    弘历微微颔首,强压着语气里的骄矜,笑道: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儿子了。”



    好一个不出意外



    雍正轻哼了一声。



    自信之意溢于言表。



    “是啊,不出意外的话,你就是大清高宗了。”



    弘历的笑意僵在脸上。



    他妈的



    别让爷知道是哪个儿子给自己上的高字!



    不然,爷非得活活掐死你!



    



    大清乾隆时期



    “此时正是你玛法信任年羹尧之时。”



    乾隆扇着扇子感叹着。



    年羹尧为官非常清廉,并不像传言那样是个残酷、腐化的大将军。



    但千不该万不该,他将皇帝的宠爱当了真。



    皇帝对臣子,嘴里哪有实话。



    不然汉昭烈帝与诸葛武侯也不会被传唱千年。



    “当皇帝,只一条最重要。”



    “用人。”



    老龙只所以开始对永琰耳提面命,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是因为他心里突然有一种很不妙的念头。



    就依天幕里的言辞,自己正式闭关锁国后,后面一定是出了什么绝无仅有的大变故。



    这让他想起了安史之乱。



    而永琰的才智明显不如唐肃宗、唐代宗啊



    “青海平叛一方面是解决青海蒙古人叛乱的问题,但青海与西藏毗连,稳固了青海,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西藏的治理。”



    “而成功解决青海叛乱问题,固然有年羹尧、岳钟琪等人的大功,但也离不开你玛法的英明决策。”



    “朕问你,秦奋六世之余烈一扫天下,那前面六代君主都做了何事?”



    永琰不明白这话怎么就扯秦国去了,也只能硬着头皮道:



    “为始皇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乾隆:



    你在这搁这搁这呢?



    压下邪火,乾隆硬声道:



    “秦孝公,变法图强,让秦国有了争天下的资本。”



    “秦惠文王,破六国合纵,让秦国有了喘息之。”



    “秦武王,拿下韩国宜阳,让秦国有了兵出函谷的能力。”



    “秦昭襄王,兵出函谷,灭百万之兵,绝六国生。”



    “秦孝文王,在位三天无功无过且不提他。”



    “秦庄襄王,攻灭东周,蚕食三晋。”



    “至秦始皇,才能十年一扫六合。”



    “这明君之后,却是商鞅、张仪、甘茂、白起、吕不韦、李斯等人之力。”



    乾隆真心觉得累,这话已经白的不能再白了。



    他扶额道:



    “你玛法一开始想通过和平段解决问题,可惜行不通,之后便坚决主张武力。”



    “他将大权委任给年羹尧,同时又给岳钟琪充分的自主权。”



    “岳钟琪曾经上奏给你玛法,军情千变万化,请求不必事事先请示年羹尧再行动。”



    “你玛法批复道,西边有年羹尧和你两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如果不是你玛法充分放权,信任年羹尧和岳钟琪这样的人,平叛不可能如此顺利。”



    “懂了吗?!”



    永琰点点头。



    乾隆闭目捏着眉间。



    “若你上位,如何处理和珅。”



    永琰直白道。



    “杀了他。”



    乾隆捏眉的一顿,疲惫叹气。



    “你懂了个球啊”



    



    青海叛乱虽然平定了,但是准噶尔那边又不安分了。



    策妄阿拉布坦死后,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



    噶尔丹策零扬言要送回康熙年间掳走的拉藏汗的两个儿子。



    雍正决定一鼓作气解决准噶尔问题。



    在雍正看来,西藏和准噶尔关系非常密切。



    准噶尔安稳了,西藏这边也不会生事。



    准噶尔如果很不平静,那么西藏这边也会有动荡。



    雍正决心抓住会,趁着西藏平定、策妄阿拉布坦去世这样的好会,出兵准噶尔。



    他让岳钟琪做好准备,兵分两路,准备讨伐准噶尔。



    但准噶尔是游牧民族,擅长骑兵,动性很强,历来讨伐他们就很不容易。



    清军要想跟他们作战,必须有强大的骑兵。



    而对于清朝来,骑兵好找,但如何保障军需是个问题。



    前线跟内地距离太远,又多是荒漠地带,粮食很容易被敌人截击。



    岳钟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提出车战的办法,具体思想是将运输和作战合为一体,并且通过车体作为掩护。



    按岳钟琪的法,战车长五尺,宽两尺,一个人推,四个人保护,大家轮流推。



    一车五人,五车为一伍,五伍为一乘,四乘为一队,十队为一营。



    军需放在车上,驻防时,大家以车作营盘。



    打仗时,两队冲锋陷阵,三队紧跟着,其余五队围绕着营盘环护,堵杀冲入大营的敌军。



    雍正接受了这个建议,下令打造战车,并密令各省督抚选出一些士兵,充作运粮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