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洪水旧恨(二十七)

A+A-

    曹义中的酒杯瞬间掉在了地上,“此话可当真?”



    “守城门的人亲眼看到的,绝不会有假!”



    曹义站起身,走到了周捕头跟前,“包大人去了哪里?”



    “驿馆。”



    “驿馆?”曹义这才相信来的人真是包公,“看来真是包大人来了,若是其他官员,早就直奔县衙了。”



    他思索了片刻,吩咐道,“周捕头,陪我去一趟驿馆!”



    “天色已晚,大人确定要现在过去?”



    曹义意味不明地回道,“包大人来了尉氏,本县这个父母官总得露个面才是。”



    于是曹义便带着周捕头直奔驿馆。



    驿馆,花厅。



    包公等人刚用完晚饭,正在商议白日里赖二所状告之事,忽见张龙进来报,“启禀大人,尉氏县令曹义曹大人求见。”



    包公闻言略有些惊讶,“他的消息倒是灵通!”



    “估计是守城门的人报的信。”展昭分析道。



    包公点了点头,“让他进来!”



    “是!”



    少顷,便见曹义和周捕头半垂着头走了进来。



    “尉氏县令曹义,叩见包大人!”



    “尉氏县衙捕头周达叩见包大人!”



    包公的脸上面无表情,“起来吧!”



    “谢包大人!”



    二人垂站在一旁,却是无话,包公也是无言,氛围一时有些尴尬。



    在这样的环境里,曹义极为不安,他率先打破了这一僵局,“不知包大人来到尉氏县,未曾远迎,还望您见谅。”



    “是本府有意没有提前告知,与你无关。”



    曹义抬头看了一眼包公,心翼翼地问,“包大人何不移驾县衙?那里的条件要比这里好一些。”



    “不必了。本府还是觉得住在驿馆比较自在。”



    曹义腆着脸,笑道,“那包大人如果有任何需要,还请告知下官。”



    包公“嗯”了一声,不再话。



    等了有一会子,曹义和周捕头还是不走,包公有些不耐烦,“曹大人可还有事?”



    曹义讪讪地笑了笑,“下官告退。”



    罢便和周捕头一起离开了。



    



    包公看着二人的背影,厌恶地“哼”了一声。



    “大人,学生怎么觉得这曹大人有些怪怪的?”



    “他那是心里有鬼!”包公气道,“没有找到安悦的下落,就仓促定了四人的死罪,若他心中没鬼,本府可不信!”



    公孙策见包公怒气如此之盛,劝解道,“大人切莫动怒,明日学生去一趟县衙,以检查刑狱为名将所有的卷宗带回来,我们可以借此会查看此案的卷宗。”



    包公点头道,“如此,便有劳公孙先生了。”



    又向众人道,“时候不早了,都回去歇息吧。”



    次日一大早,用完早饭,公孙策便带着王朝和马汉赶往县衙。



    曹义正用着早饭呢,忽听周捕头报公孙策来访,忙迎了出去。



    “公孙先生。”



    “曹大人。”



    曹义将公孙策往花厅让,却被他拒绝了,“不必麻烦了。包大人要检查尉氏县的刑狱,特命我来取历年来的卷宗。”



    曹义心中大惊。



    包大人一上来就要查刑狱?



    那赵铭的卷宗还要交给他吗?



    公孙策见他有些愣神,忙又提醒道,“曹大人?”



    “本县这就派人去取。”曹义一挥,周捕头立刻走了上来,“你去一趟架阁库,将有关刑狱的卷宗全都拿过来,交给公孙先生。”



    “是。”



    曹义是个心细之人,卷宗摆放得的是非常齐整,没多久,周捕头便抱着一大摞卷宗走了过来。



    王朝马汉忙伸接了过去。



    “有劳曹大人了。”公孙策话锋忽地一转,“不知这里面可否有李村一案的卷宗?”



    曹义闻言身体一震。



    幸亏他将卷宗放进去了,否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李村一案的卷宗当然在里面。”曹义笑着反问了一句,“公孙先生初来尉氏,怎会知道李村的案子?”



    公孙策的脸色却是丝毫未变,“来县衙的途中,百姓们都在议论这件事。听两日后,赵铭四人就要被问斩?”



    曹义点头道,“确是如此。”



    公孙策不想再多此事,他还要回驿馆,和包公等人研究此案,“告辞。”



    “公孙先生慢走。”



    目送公孙策离开后,曹义脸上的笑容尽数散去,他心中忽地升腾起一股恨意。



    这个包大人,来的真不是时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