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收挖药材

A+A-

    秦爷爷、秦米、薛东家听罢,都在心里感慨了一句:不愧是当官的,就是会办事啊。



    关书吏也道:“这般确实更为周全,司吏坊没意见。”



    薛东家:“薛家商行没意见。”



    秦爷爷跟秦米:“附议。”



    庾副使笑:“既如此,那秦家作坊就写申请书吧,我往上递。”



    秦米听得嘴角一抽,只觉一股子班味袭来天老爷啊,她都穿越了,还穿第二回了,咋还得干这往上打申请的事儿?



    不行,她腻得想吐,想立马罢工不干!



    “好。”秦爷爷见她一直没应声,只得替她了。



    “好。”庾副使笑。



    秦米听罢,起身要散会,怎知她还得继续上这‘破班’。



    “秦东家莫急,先坐下,还有事情要商议。”庾副使拿出几份文书给他们:“看看,可不可行?”



    “再扩建一二个新染料作坊?”秦米看向庾副使,您努力得让我想爆粗口。



    “如今秘方已经是朝廷的,秦家已经没有秘方谢露的担忧,所以不必劳动秦家,由薛家商行来再建一个新染料就成。”庾副使知道秦米懒,特地了一句。



    秦米:“”



    最讨厌卷王!



    庾副使见秦米黑脸了,又忙加一句:“这只是我的建议,秦薛两家无须真听,若是扩建作坊,也是年后的事儿。”



    能让你过完年后再哦。



    “可以不听?”秦米立马把文书纸给扔了:“那就先不听。等年后,看看供需情况再。免得年后供大于求,作坊能裁员。”



    裁员多不好啊。



    薛东家点头同意:“嗯,秦东家得在理。”



    庾副使也没有坚持,笑道:“好。”



    “好了是吧?那散会!”秦米立马跑了。



    奈何她身边都是努力人,逼着她干活。



    午后,县衙来人了,还是韩卢两位师爷一块来的。



    关书吏带着他们又来找秦米。



    卢师爷笑道:“秦东家,县令大人给雷宝镇、双鹤镇、槐仙镇、峻石镇,还有你们泰丰镇下了文书,要开挖药材了。”



    要是没有细作大案,五镇子早就开始大挖药材了。



    毕竟让乡民们学认药材的事情搞得那么大,总不能学了不挖吧?



    而且



    “泰丰镇的乡民是不缺活计,但其他四镇的乡民是有九成人家都没稳定的进项。”



    所以别懒,赶紧动起来,带领全县发财!



    秦米:“县令大人既然下了命令,司吏坊组织乡亲们开挖药材就是,我家会收药材。”



    “不过不是什么药材都收,我这里有份可收购的药材单子,是无则药行给的,不是单子上的药材,我家跟无则药行不收,乡亲们只能另寻买家。”



    卢师爷笑道:“按单子收购药材,这是早就好的,请秦家与无则药行放心,若是有乡民因此闹事,衙门会出。”



    秦米:“那就好。”



    卢师爷又问:“秦东家,你家还没开建炮制药材坊,能收药材吗?”



    炮制药材坊都没有,你家就敢收药材,不会让大批的药材坏掉,然后秦家血本无归,最后让这药材做不下去吧?



    



    关书吏也担心这事儿,抢在秦米回答前:“若是秦家有难处,可以出来。毕竟秦家是遇上百年细作大案,才耽误了开建药材坊,衙门能理解。”



    秦爷爷笑,不愧是未来女婿,果然会护着自家辈。



    秦爷爷道:“请衙门放心,这事儿我们早就跟米过了,也估算过了,能行,乡亲们尽管挖药材送来便是。”



    第一年,学会认药材的乡亲们本就不多,又入冬了,还能挖到多少药材?



    且又不是所有药材都要立马炮制。



    而秦家有荀老头、肖老嬷嬷、肖白英等一批会医药的下人,腾个宅子来给他们炮制那些需要尽快炮制的药材就成。



    关书吏跟卢师爷都放心了。



    “那就有劳秦家了。”卢师爷道。



    “请衙门放心。”秦爷爷道。



    关书吏是个妥帖人,事情谈完后,就把卢师爷跟韩师爷带走了。



    翌日一早,两位师爷就拿着药材单子赶回县衙。



    关书吏也张贴了文书,再附上药材单子,让吕三胖敲锣喊话,告知全镇各村,想挖药材赚钱的可以去挖了。



    “但是要按照药材单子挖,不是单子上的药材,无则药行不收,你们找秦家也没用!秦家炮制的药材也是要卖给无则药行的!”



    喊一天,回答了一批批乡亲的问话,等下差时,吕三胖嗓子都哑了。



    关书吏给了他一瓶的药丸:“养嗓子的,含服便可。”



    “诶,多谢关书吏。”吕三胖很高兴,赶忙服了一丸,只觉得嗓子凉飕飕的,舒服极了。



    翌日,很多学了认药材的乡民就冒着寒风,去挖药材。



    这活计是真的苦,可只要能赚钱,乡亲们就乐意去做只因其他地方想有这种活计还没有呢!



    他们碰上了,得惜福,哪能嫌弃?



    秦家也在准备着炮制药材的事儿。



    薛家宅铺多,秦家问薛家借了两个宅铺,专门用来给荀老头他们炮制药材。



    薛东家没有二话,立马就借了,还:“秦家要买也成,反正本东家已经大赚,舍两个宅铺给秦家,无所谓。”



    他薛家可是陛下的人了,这是薛家列祖列宗们赚不到的大财,可他因着秦家赚到了。



    他这辈子,不,包括他儿子,是什么也不干都成了。



    秦爷爷自然是婉拒了:“不能一直是我家占薛家便宜,世交之家,没有这么处的。”



    薛东家笑,由衷的道:“成,我听秦叔的。”



    又趁起姜大郎跟秦二叔来:“也不知道他们何时回家,要是腊月才回,我今年怕是见不到他们了。”



    他妻儿都在首府,他得回首府过年。



    去年的时候,他还发过誓,今年一定要多待在首府陪家人。



    怎知一个细作大案,他又得扎根泰丰镇。



    秦爷爷也想到这两年,薛东家几乎把泰丰镇当家,很是过意不去,道:“我家已经站稳脚跟,薛东家不必再担忧我家,可早些回去跟家人团聚。”



    薛东家笑,伸了个懒腰,道:“没事儿,也就忙今年了,明年起,本东家会清闲很多。”



    而秦家还得继续忙活炮制药材坊的事儿。



    光是想想,薛东家都同情秦米她还得继续累死累活啊。



    曲家就没薛东家这么好命了,曲家还没上岸,曲四爷夫妻还得拼。



    得知秦家在忙着准备临时炮制药材的地方后,曲四夫妻请薛东家去秦家合,想带曲家的医婆子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