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0章 贾诩悟了

A+A-

    若不是眼前这人是段攸,换做任何一个其他人,贾诩恐怕早就暴跳如雷。



    甚至忍不住要动,教训一番了。



    “我正和陛下商讨,关乎生死存亡的军国大事,他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简直像是在,故意消遣我!”



    贾诩的内心,在愤怒地呐喊。



    “春秋?”



    “难不成,是关羽整日爱不释的那本?”



    “虽我平日里,偶尔也会读些桃色杂谈解解闷!”



    “但现在这局势,敌寇压境,危四伏。”



    “哪还有一丝一毫的闲情逸致,去琢磨什么春秋!”



    尽管满心都是烦躁与不解,贾诩还是强忍着情绪,极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波澜。



    神色无奈,带着几分敷衍,硬着头皮回应段攸的询问。



    “陛下,老臣早年确实对那本书稍有涉猎。”



    他话语一顿,脸上写满了苦涩,语气中满是疲惫与无奈。



    “不过如今,实在是没那份心思,再去细细品味书中的深意了。”



    段攸听到回答,轻轻摇了摇头。



    整个人都沉浸在,找到传授时空感悟方法的巨大喜悦之中、



    以至于对贾诩脸上那些,丰富而微妙的表情毫无察觉。



    此刻,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坚定的念头。



    得赶紧去让柔儿,尝试自己想出的这个办法。



    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与死神赛跑,容不得半点耽搁。



    这般想着,段攸心急如焚。



    他迫不及待地摆了摆,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语气轻快得,如同春日里拂面的微风,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笃定。



    “文和,开卷有益,这个道理你自然是明白的。”



    他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贾诩领悟时空奥秘后的场景。



    “回头,你务必静下心来好好研读这本书。”



    “我坚信,等你熟读通透之后,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好处。”



    话音刚落,他再不做丝毫停留,转身大步迈向帅帐。



    脚步急促而有力,带起一阵轻微的风声,仿佛身后有什么在紧紧追赶。



    贾诩呆立在原地,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



    目光直直地盯着段攸离去的背影,许久都无法挪动分毫,那眼神中满是困惑与迷茫。



    段攸匆匆的脚步,让他心中的疑惑,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



    好奇心,也被彻底勾了起来。



    他嘴唇微微张开,喉咙动了动,差点就脱口而出。



    “陛下,您的那书,是云长的孤本吗?”



    可话到嘴边,又被他生生咽了回去。



    他狠狠地摇了摇头,像是要把脑海中,那些荒诞离奇的想法都甩出去。



    “不,这绝不可能!”



    “在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陛下怎么可能,脑子里想的都是男欢女爱,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一定另有深意。”



    寒风依旧呼啸着,如刀子般割在脸上。



    贾诩下意识地裹紧身上的披风,可心中的谜团却愈发浓重,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他带着满心的困惑,缓缓转身,身影渐渐融入了无边的夜色之中。



    唯有地上那被拉长的影子,还在诉着他此刻的迷茫与不解。



    刺骨的冷风刀子般割过脸颊,贾诩下意识瑟缩了一下。



    裹紧身上的披风,那粗粝的触感让他稍微回了回神。



    他的思绪像被搅乱的丝线,却在心底某个角落逐渐理出一条明晰的脉络。



    “陛下绝不是沉迷于儿女情长之人,就算平时为人洒脱。”



    “可在这火烧眉毛的危局之下,怎会有心思陷在风月之事里?”



    “就我自己,平日里虽贪恋美色。”



    “可如今满脑子只剩破局之法,哪还有功夫去想那些风花雪月。”



    “这么看来,陛下提到的春秋,肯定藏着更深的意思,想来是那本记录历史的正经史书。”



    他眯起双眼,目光锐利如鹰,沉浸在思索之中,周身仿佛散发着拒人千里的气场。



    如水的月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营帐上,给这片营地蒙上一层银纱。



    远处的篝火在夜风中明灭不定,偶尔传来战马的嘶鸣。



    声音在寂静旷野上悠悠飘荡,更衬出夜的深沉。



    贾诩缓缓踱步,脚下的土地覆着寒霜。



    每一步都发出细微的“嘎吱”声,像是在为他的思考打着节拍。



    “陛下特意强调时空,而非单纯的空间,这里面定有玄。”



    “把时空拆开来看,就是时间与空间的理解。”



    “而那本正经的春秋,记载的是春秋战国长达七八百年的历史。”



    “其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尽在书页之中。”



    他低声自语,声音虽轻,却充满不容置疑的力量。



    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叩问历史与时空的奥秘。



    他的脚步停住,目光缓缓扫过四周。



    眼前的景象,似乎都成了历史的注脚。



    “人的寿命不过短短百余年,能经历的时光实在有限。”



    “可春秋中,却浓缩了数百年间无数人的人生百态。”



    贾诩闭上眼睛,脑海中走马灯般浮现出一幅幅历史画面。



    诸侯会盟时的剑拔弩张、战场上的金戈铁马、百家争鸣时的唇枪舌剑



    那些鲜活的身影,在时光洪流里或闪耀、或消逝,演绎着各自的传奇。



    “历史的长河与时间的长河,本质上究竟有什么不同?”



    他喃喃着,双眼猛地睁开。



    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触碰到了那层神秘的真相。



    “一代代人在岁月中凋零,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



    “却总有新的英雄豪杰崛起,接过前人的使命,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续写传奇。”



    贾诩转身,脑海中浮现出,古老的城墙。



    历经风雨侵蚀,城墙的砖石布满斑驳的痕迹。



    每一道裂痕、每一处凹陷,都像是岁月刻下的印章。



    画面中的他,缓缓的向前走,抬轻轻抚上那粗糙的墙面。



    指尖摩挲着砖石上的纹路,像是在与历史对话。



    “也许这些砖瓦上的痕迹,藏着数不清的故事。”



    “承载着时间的厚重,见证着朝代的更替、岁月的流转。”



    “陛下让我研读春秋,难道是想让我从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领悟时间的奥秘,进而理解时空的真谛?”



    想到这里,贾诩的心跳陡然加快。



    一种拨云见日的兴奋涌上心头,在黑暗中摸索许久的他,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