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要人

A+A-

    片刻后,徐安忽然开口,凝视着元康帝:“老混蛋,现在祖承恩还好吗。”



    “看来你的确,很看好他啊。”



    元康帝微微一笑,似是而非的道:“我大乾之地,泱泱上国,少了他一个,也没什么问题吧。”



    “话可不是这样的。”



    徐安虽然没有讲很多,但他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确。



    凝视着他片刻,元康帝忽然一笑:“好了,他自然是完好无损,朕可以将他还给你,但只有这一次。”



    徐安在得知祖承恩安然无恙后,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



    他没有继续追问,元康帝关于此事的更多细节,因为他知道,有些事情,皇帝不愿意,他便不能多问。



    于是,他转而向陈貂寺询问了祖承恩的下落,并表达了希望尽快与他会合的愿望。



    陈貂寺站在一旁,神色平静,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徐安。



    那一刻,徐安从陈貂寺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丝深意,似乎是在告诉他,有些事情,不必多问,也不必多,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元康帝见状,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徐安的宽慰,也有对陈貂寺的信任。



    他缓缓开口道:“徐爱卿,你放心,祖承恩现在很好。”



    “朕已经命人妥善安置了他,稍后自会让他返回沧海道。不过,此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切不可泄露出去。”



    徐安闻言,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元康帝的用意。



    躬身行礼,徐安道:“老混蛋你放心,这种丢人的事,我才不会呢。”



    完,他抬头看了元康帝一眼,那眼神中,满是忠诚。



    随后,徐安在陈貂寺的引领下,离开了御书房。



    他没有回头,但心中却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这次事件的真相,皇帝的做法自然无措,但徐安想知道,到底是谁在帮助皇帝,执行此事。



    虽然他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估计就是陈貂寺的部下,但他仍然需要一个肯定的答案。



    



    回到沧海道衙门后,徐安立刻召集了下官员,将祖承恩的情况告知了他们。



    官员们闻言,纷纷表示关切和愤慨。



    他们知道,祖承恩是徐安的亲信,也是沧海道衙门的中流砥柱,他的安危,直接关系到整个衙门的稳定和发展。



    徐安安抚了官员们的情绪后,与祖承恩重新会合。



    他们彼此对视一眼,无需多言,便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徐安拍了拍祖承恩的肩膀,道:“承恩,你辛苦了。这段时间你受苦了,但请相信,此事我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祖承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徐安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他的话从来都不是空谈。



    于是,他躬身行礼道:“大人,卑职相信您。只要您一声令下,卑职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接下来的几天里,徐安和祖承恩,如常处理着沧海道的公务。



    然而,他们心中都清楚,这次事件并未真正结束。



    



    他们都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



    三天后,徐安接到了元康帝的旨意,命他前往王畿驻军进行寻阅。



    这是一项重要的军事任务,也是对徐安能力的一次考验。



    徐安没有多想,立刻率领仪仗队和随行官员前往王畿。



    一路上,徐安乘坐着华丽的马车,仪仗队前呼后拥,声势浩大。



    然而,他并没有注意到。那些仪仗器物上的细微差异。



    那些器物看似与往常无异,实则却暗藏玄。



    鸿胪寺在制作这些仪仗时,故意用了一些违制的东西,企图在将来给徐安扣上一顶僭越的帽子。



    到达王畿驻军后,徐安亲自检阅了驻军的威风。



    他站在检阅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整齐划一的军阵。



    士兵们士气高昂,口号震天,展现出了大乾王朝的军威。



    徐安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感。他知道,这些士兵是他大乾的脊梁,是他们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和繁荣。



    检阅结束后,徐安对随行官员道:“我大乾将士果然英勇无畏,此等军威,何愁天下不定!”



    随行官员纷纷附和,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氛围中,却暗藏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寻阅结束后,徐安率领仪仗队返回沧海道。



    然而,他并不知道,这次寻阅之行。已经被鸿胪寺卿汪本东盯上了。



    汪本东一直对徐安心怀不满,认为他年轻气盛,目中无人。



    这次,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打击徐安的会。



    汪本东立刻。找到了左督总宪魏刚,将徐安寻阅驻军时。使用违制仪仗的事情告诉了他。



    魏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他知道,这是一个可以借打击徐安的好会。



    于是,他欣然接受了汪本东的提议,并联合了其他对徐安不满的官员,一起上奏弹劾徐安僭越之罪。



    奏疏中言辞激烈,指责徐安擅自使用违制仪仗,目无法度,请求元康帝严惩不贷。



    这些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向御书房,一时间,朝廷上下议论纷纷,都对徐安的遭遇表示关切和担忧。



    元康帝在御书房中看着这些奏疏,心中很是不爽。



    他一眼就看出了。这是有人在故意陷害徐安,但他还不确定。到底是魏刚还是鸿胪寺那帮人。



    他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元康帝非常清楚,这件事情处理不好,不仅会损害徐安的声誉和前途,还会动摇朝廷的根基和稳定。



    大总管陈貂寺见状,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此事必有蹊跷。”



    “徐公爷,一向忠诚勤勉,为人正直无私,断不会做出如此僭越之事。臣以为,不如让臣亲自前去调查一番,定能水落石出。”



    元康帝闻言,微微点头,道:“好,就依你所言。你务必心行事,不可打草惊蛇。同时,你也要暗中调查一下魏刚和鸿胪寺那帮人,看看他们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