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七月,高考

A+A-

    以前在柳城的时候,和身边的人相比,可能还显得比较突出。



    到了京城之后,老徐终于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身边的每个人都很优秀。



    他的文化程度也确确实实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短板。



    如果不是有周参谋在旁边指点,他可能很多工作都干不好。



    如此一来,老徐就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像媳妇那样拼命学习。



    有好几次路过军校的时候,老徐都情不自禁地站在门口多看几眼。



    徐大刚看在眼里,也明白了父亲的执念。



    父亲没有完成的梦想,他可以替父亲实现。



    当然了,徐大刚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意向。



    以前,他也觉得像妈妈这样做生意挺好的,有钱了之后,方方面面都很便利,时间宽裕的时候还能到处去玩。



    可是后来他觉得,人生不仅仅是吃喝玩乐,也有责任。



    他曾经听周叔叔跟上级领导打电话,提到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国外的差别,他当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要成为改变这一现状的一员。



    改革开放腾飞的年代,他这样的理想在很多人眼里看起来很可笑,但每个年代应该都需要这种可笑的人吧。



    这是徐大刚后来在高考作文上写的话。



    可能也是因为这段话,徐大刚的语文高考成绩比平时模拟考最高的分数高了整整0分。



    七月底,高考分数公布的当天,程大姐紧张得不行。



    老徐也很紧张,不过他能稳得住。



    “要不这样吧,我跟大刚去学校看分数,月月你在家里陪妈妈。”



    程大姐深呼吸,站起来,:“不行不行,我可不能在家里呆着。在家里呆着简直要度秒如年,咱们都去,一起去。”



    本来打算是骑两辆自行车,老徐骑车带着媳妇,大刚骑车带着妹妹。



    但是老徐扶着自行车的都在发抖。



    再看儿子这个当事人,倒是比所有人都淡定。



    程大姐:“算了,也别骑车了,直接打车吧。”



    徐大刚声地跟妹妹:“我怎么现在才发现,妈妈的心理素质其实也不算太好。”



    徐诗月:“因为你是亲儿子呀。”



    徐大刚:“”



    到了学校之后,才发现学校里人山人海,家长和孩子都来了。



    徐大刚:“爸妈,里面人太多,你们就不要往里挤了。我自己去看,看完之后,后来告诉你们。”



    “好好,你赶紧去。”



    儿子钻进人群里,十几分钟之后都没出来。



    程大姐有些焦虑,她对女儿:“月月,你哥不会是看完成绩之后发现自己考得不理想,不知道怎么面对我们,躲到哪里去了吧?”



    徐诗月:“不会的妈妈,我哥现在挺懂事儿的,绝对不会这样。再了,考不好也没关系,不是还可以复读吗?”



    老徐叹气:“复读的话就不能考军校了。”



    程大姐瞪他,“孩子又不是只能考军校才能有未来。你不要老是给孩子施加压力,万一孩子真的没考好,回来看到你唉声叹气的样子,他心里不是更难受?”



    正着,徐诗月看到了哥哥的同班同学,她立刻招问:“师兄,你有看到我哥吗?”



    “看到了,他被老师叫过去了。”



    



    “啊?为什么呀?是不是没考好?”



    师兄笑着:“不是,你哥他考得挺好的,算是超水平发挥。老师把你哥叫过去,就是问问他高考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技巧,准备给暑假里高二升高三的补课的学生们好好传授一下经验。”



    程大姐一下子站起来,“大刚他考得挺好的?”



    老徐也有些不敢相信,“真的吗?”



    “千真万确,特别是语文,比他模拟考的时候最好的分数还高了整整0分!反正老师,他上第一志愿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半个时后,远在竹城的叶舟接到了程大姐打来的报喜电话。



    隔着电话线,叶舟都能感受到程大姐的喜悦。



    “真是没有想到呀!



    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争气呢!



    一年前,他差点被人给赖上那件事儿,让我对这孩子都有些失望了。



    没想到,他用了一年的时间,不仅长大了,还脱胎换骨了。



    叶老师,你知道我现在是什么感觉吗?



    我就是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特别棒。



    我居然生了一个大学生!



    我以前在家的时候是个不识字的人,一天学都没有上过。



    曾经我还有一个特别讨厌的名字,程盼睇。



    现在我叫程梦华!我是一个大学生的妈妈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呀!”



    叶舟被程大姐兴奋的情绪感染了,她:“大姐,你本来就很厉害呀!



    以前我刚去柳城的时候,咱们俩第一次接触,我就觉得你特别优秀。



    要不然我哪敢把做衣服的事情交给你。”



    程大姐有些不敢相信地问:“真的吗?叶老师,你当初在柳城见到我的时候就觉得我是一个可以培养的人?”



    “当然是这样啦!事实也证明,我的眼光确实不错。”



    “对了,也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连长。他现在是不是不在家呀?”



    “忙着呢。去外地的训练场了,我们娘仨也好多天没有见到他了。”



    “职务越高,责任越大!哦,对了,叶老师,我想回老家摆酒。你我会不会太嘚瑟了?”



    叶舟:“不会啊!但是你不怕他们跟你借钱吗?”



    程大姐以前一个人在老家带着两个孩子的时候,不管是婆家还是娘家人,都没有善待他们母子母女三个。



    后来,程大姐也非常硬气地没有给两家人多少好处。



    她把持着家里的经济大权,每个月按时给两边的家长寄这个年代法律规定的赡养费。仅此而已。



    老家的亲戚也确实想方设法要他们的地址,想直接找上门来,在柳城的时候能找得到,他们来京城之后,就把地址瞒得死死的。



    程大姐:“钱在我的口袋里,我想借就借不想借就不借。再了,我回去也不仅仅是嘚瑟,就是想要出一口气。让他们看看当年被他们欺负的人,现在多有出息!”



    叶舟:“那就怎么高兴就怎么来。”



    “好,回头我得好好计划一下。毕竟我们家老徐耳根子软,我怕他拖我的后腿。”



    “军校是不是比普通院校早开学?留给你的时间也不多了吧?”



    “对呀!八月上旬就开学了,要提前过去军训。”



    一年又一年,当年穿着满是补丁的裤子的男孩,一眨眼就成了大学生了。



    叶舟也意识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也越来越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