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兵报道,来自昆仑军区的大礼

A+A-

    王志国点了点头,将中的资料递给陈栋:“首长放心吧,昆仑军区的接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目前报导的部队总人数已经达到一万八千人,还有部分未到部队。”



    陈栋看着中的详细资料记录,满意地点了点头。



    如今的昆仑军区已今非昔比,从原先的警备区发展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军区,并且直属战区和军部领导,这在全国军区中是前所未有的。



    按照军部和战区的共同决策,此次扩编计划要使昆仑军区包括所有军种编制内人数达到三万人,相当于三个师的编制。



    这将使昆仑军区的规模甚至超过一些普通的省军区,凸显其重要性。



    当然,这离不开战区在军部方面的努力以及最高领导的指示。



    将文件还给王志国后,陈栋环顾四周,未见赵启的身影,便疑惑地问道:“赵司令呢?怎么没看到他?”



    王志国叹了口气:“赵司令上次事件后一直没完全恢复。现在他主要把握大局,这些琐事我不想打扰他。”



    陈栋闻言拍了拍王志国的肩膀:“辛苦了,我去看看他。”着便朝办公楼走去。



    没走多远,陈栋看到一队士兵正在将一尊泥塑搬上车,他感到十分疑惑:“王政委,这是怎么回事?”



    王志国苦笑道:“首长,这事您还是问赵司令吧,我也不清楚。”



    陈栋好奇地点了点头,加快了脚步。很快便来到了赵启的办公室前。办公室的门开着,陈栋一眼就看到伏案工作的赵启。



    “咚咚咚”陈栋敲门后带着笑意:“赵司令,架子不啊。”



    赵启抬头起身敬礼:“首长,您怎么来了?”



    陈栋摆了摆,毫不客气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别叫我首长了,没外人。照你的发展速度,不定哪天我得叫你首长呢。”



    赵启笑了笑:“首长笑了,昆仑军区能有今天多亏了首长的运作。”



    “好了,别客气。没人的时候就叫你老楚了。”陈栋道。



    赵启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按年龄他该叫陈栋一声哥,现在却成了平辈。



    “老楚,你看起来有些憔悴啊,怎么了?有什么麻烦吗?”陈栋看着赵启担心地问道。



    赵启坐下来叹了口气:“上次战区军演,我和勘探队遇到了些麻烦。虽然麻烦解决了,但留下了些后遗症。不过不太要紧,过段时间就好了。”



    看出陈栋的疑惑,赵启便把龙族的事情简要地了一下。



    陈栋听后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昆仑山的方向:“老楚,你是这山里藏着龙,还不止一条?”



    赵启点了点头:“是啊,龙族是非常古老的存在,一直在天池秘境里沉睡。营口坠龙事件导致龙族意外苏醒,才有了后来的麻烦事。”



    陈栋一听,想起了之前一直耿耿于怀的疑惑:“老楚,营口那条龙真就被锁在井里了?”



    这个疑惑一直困扰着陈栋,后来他确实派人将那里化为禁区,但对此事仍感到十分疑惑。



    赵启意味深长地对陈栋点了点头:



    “没错,那口井里锁着的正是那条蛟龙。等正法时代一到,那地方就困不住它了。不过这是很久以后的事,现在不用操心太多。”



    陈栋点了点头,此刻的他像个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孩子。



    “那我刚才进来时,看到士兵在搬一尊泥塑,那是什么玩意儿?”



    “那可不是普通的泥塑,里面藏着一个人的灵识。百年前有个金丹派,他们的大弟子叫墨无峰。后来我们意外发现了墨无峰的灵识残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就让他借着泥塑靠香火修行。军区里放尊泥塑不太合适,所以就放在山下了,上山的人都能看到。而且,山下居民的香火供奉也能给墨无峰提供更多修行的会。”



    赵启平静地讲述着,陈栋却听得目瞪口呆。要不是赵启的,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



    愣了半天,陈栋才苦笑起来:



    “每次来昆仑军区,都能让我大开眼界。之前还听昆仑军区上空阴云不散,几个月都没见过太阳了。今天一看,还真是这样。这没什么问题吧?”



    赵启闻言,深意地望了窗外的天空一眼:



    “拖不了多久了,等一切准备就绪,这场雨就该下了”



    陈栋不明白赵启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沉重。



    他意识到这可能是赵启不愿多谈的事,于是迅速转了话题:



    “老楚,九月份新兵就要报道了,我已经把昆仑军区的空编上报了。过几天新兵就要陆续来了,这边接收工作没问题吧?”



    “放心吧老陈,接收工作都准备好了。新兵的事你不用担心,我更关心的是空军编制怎么样了。”



    陈栋笑着拿出一份文件递给赵启:



    “我这次来,另一个目的就是处理空军编制的事。现在正在从其他战区抽调空军入编昆仑军区,这份文件需要你签个字。毕竟涉及其他战区,这些事不是咱们一句话就能定的。”



    赵启看了看文件,然后签了字还给陈栋。



    正事办完,陈栋也不急着走,赵启便叫来王志国:



    “跟炊事班一声,今晚做几个好菜,招待一下陈司令!”



    陈栋也没拒绝,他早就想和赵启坐坐了,只是一直没会。



    “对了老楚,勘探队的队员们呢?怎么一个也没看到?”



    王志国无奈地先开了口:



    “首长,别您了,我这个政委也几个月没看到他们了。都在后山闭关修炼呢,咱也不懂这些事,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出关。”



    陈栋闻言诧异地看向赵启:



    “老楚,这能行吗?几个月不吃不喝?”



    赵启笑着点了点头:



    



    “别担心,他们进入了辟谷状态,不会有事的。”



    陈栋这才放下心来,他这堂堂战区司令,在昆仑军区里却像个好奇的孩子,问这问那。



    到了晚上,炊事班果然做了好菜,士兵们都在新扩建返修的食堂里就坐。他们很少有会和赵启共餐,所以每个士兵都非常激动。



    对士兵们来,这一夜是个难得的会,不仅能和赵启共餐,还能见到战区司令。



    吃过饭,赵启和陈栋在办公室里又聊了很久。



    面前泡着热茶,外面寒风阵阵,倒也惬意。



    陈栋和赵启重点聊了昆仑军区的未来发展,陈栋甚至直言,他希望有一天昆仑军区能成为能媲美战区的独立存在。



    从陈栋的话语中,赵启不难听出他对勘探队的发展非常认可,也认为特别办事处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不过目前与政府方面的交涉还无法全面展开,毕竟勘探队还需要继续发展,才能有足够的话语权与政府交涉。



    这一聊就聊到了天边见亮。



    陈栋毫无倦意地看了看窗外,无奈地笑了笑:



    “老楚,跟你聊天收获很多,要不是还有很多事要做,我真想在这多待几天。等有会吧,咱再好好聊聊!”



    赵启站起身来点了点头:



    “随时欢迎,有会我也会去战区的!”



    赵启一直把陈栋送上了车,目送车辆远去。



    别看现在天刚亮,士兵们已经开始日常训练了。



    看着日益壮大的昆仑军区,赵启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沿着军区内的路溜达,不知不觉走到了灵宝阁附近。



    陈瞎子不知道在研究什么,背对着赵启,里一直摇着龟壳。



    赵启饶有兴趣地走到陈瞎子旁边看了很久,陈瞎子都没察觉。



    “陈瞎子,算什么呢?”



    赵启一话,陈瞎子吓了一跳,赵启从没见过陈瞎子这么失态。



    陈瞎子把几枚铜钱握在里,站起身来,轻轻叹了口气:



    “赵司令,我试着算了算昆仑军区的命运,未来的发展确实会越来越好。可为什么算到你和勘探队的时候,一切都是未知的。甚至有一股力量总在阻止我窥探,要不是有烧饼歌的力量加持,恐怕我还会受到严重的反噬。”



    赵启闻言,沉默片刻后开口道:



    “陈瞎子,别去担心我和勘探队了,命数已定,万难更改。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充分准备,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陈瞎子从未听赵启过这样的话。



    在他心目中,赵启一直是那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



    然而,实际上赵启心里明白,天道难以违抗,万事皆有定数。人虽能与天抗争,却无法左右天道运行的轨迹。



    留下这句话后,赵启便转身离去。陈瞎子虽然看不见,但从赵启的脚步声中,他听出了一种沉重感。每一步都像是敲在他的心上,让人难以释怀。



    赵启独自来到后山,这里是士兵们的禁地。



    在这里,他能感受到多股力量在不断增强,这是队员们闭关修炼的最好证明。



    赵启站在那里,沉默不语,无人知晓他心中所想。这段时间,他一直心存担忧,脑海中浮现过无数种可能,却始终无法预见到那生死大劫究竟是什么。



    无法预知,才是最让人不安的。但赵启从未将这份不安表露出来。在他眼中,这些队员就如同家人一般。



    因此,他竭尽全力想要帮助队员们度过这场劫难。然而,这生死大劫乃是天命所归,根本无法预测。就连赵启也不知道它何时会降临,以何种方式出现。



    天道无情,尤其是在这末法时代。修行之路本就是逆天而行,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



    赵启每天都会来到这里,感受队员们的力量变化。队员们的实力与日俱增,就连那个胖子如今也已踏入了军武入道的门槛。



    此刻,赵启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他只能让队员们尽可能地提升实力,以便在生死大劫来临时,多一份生存的希望。



    当然,赵启心中早已暗暗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哪怕是要逆天改命,他也要拼尽全力保护队员们的安全。



    这一切,队员们都毫不知情。此时,他们正各自在训练室内盘坐修炼,心无旁骛。



    他们不知道时间究竟过去了多久,在这个状态下,时间已经失去了意义。而当他们再次出关时,定会因昆仑军区的巨大变化而惊叹不已



    九月,对于整个华夏来,是个热闹非凡且意义重大的月份。随着征兵季的落幕,九月里,所有新入伍的士兵都将踏上前往各军区的报到之旅。



    昆仑军区早已做好万全之准备,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从各战区抽调的空军力量已全部整编入列,这意味着昆仑军区如今已正式具备了空中作战的能力。



    在后期扩建的空军区域里,雷达已矗立,空军作战指挥中心也已建成。这个作战指挥中心与战区紧密相连,能够迅速接收命令,执行空军巡逻或拦截任务。要知道,目前大多数省军区还并不具备空军作战指挥中心,更别提与战区作战络的直接连接了。



    此刻的昆仑军区,虽然名义上仍隶属于西部战区,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与战区平起平坐的实力。不过,要让昆仑军区真正独立,并非易事。对于赵启和王志国来,他们并不着急,因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迎接九月初的新兵。



    会议室里,赵启难得露面。王志国和各位新兵指导员已悉数就位,静待赵启的进一步指示。



    赵启环视在场众人,缓缓开口:“各位同志,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昆仑军区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这离不开大家的付出和努力。后天就是新兵报到的日子,这对昆仑军区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我想,我们应该给这些新兵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庆祝他们在昆仑军区开启他们的义务兵生涯。”



    王志国闻言,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他显然已经猜到了赵启的心思:“赵司令的意思是,给这群新兵蛋子展示展示我们的实力?”



    赵启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没错,这将是昆仑军区扩建后的首次亮相,也是时候让这些新兵意识到他们加入了一支怎样的军队。希望各位指导员能够积极准备,在王志国政委的带领下,准备一份厚礼,在后天给他们一个惊喜。”



    在场的新兵指导员纷纷起身,向赵启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异口同声地坚定道:“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