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统计人数

A+A-

    至于原本因为政策原因停滞下来的砖瓦厂和水泥厂的大量农民,当得知了他们不仅不会被辞退,反而得到了工人编制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忍不住大声的欢呼起来。



    就连一些有些惴惴不安的家属,也是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毕竟当初他们在知道,因为雇佣他们工作的几个分厂领导被上面的领导给责骂了一顿后,都在担心自己是不是要失业了。



    他们本身是农民,没有啥一技之长,也是因为听进城打工赚得多,所以才来了昌平区,谁想到,正好赶上政策的原因,导致不少的农民被大批量的遣返。



    他们以为自己也躲不过去,可谁想他们竟然迎来了命运的转转。



    “大家让一让!”



    这天,在距离昌平郊区边缘不远的一处略显狭窄的山上,几千座临时搭建的木屋凌乱地矗立着,这里便是砖瓦厂和水泥厂的农民们临时的栖息之所。



    几个身着街道办制服的工作人员,一边艰难地前行,一边对着两旁正在洗衣服的家属们喊道。



    此地紧邻山坡,脚下皆是土路,加之房屋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本就狭窄的街道更显逼仄。不少家属在门口洗衣,使得道路泥泞愈发难行。



    “你们是谁?”



    一众正在洗衣服的妇女看着这几个人,不由大胆的问道。



    “大婶,我们是街道办的人,这不是上面已经决定将水泥厂和砖瓦厂划入研究院了嘛,你们的男人也就成了正式工,所以需要你们家里的男人进行登记一下!”



    “这样好让我们街道办统计人数,同时也好给你们分发户口本和粮本吗?”



    一个街道办明显是领导的女同志对着其中提问的那个大婶温和的道。



    “户口本、粮本?”



    随着街道办女同志此话一出,这些妇女的脸上霎时露出了惊喜与担忧,惊喜的是,要是他们的男人真的成了城市户口,以后她们的生活无疑就要好过许多。



    担心的则是怕是自己出现了幻听。



    “这位同志,你的是真的,真的登记了,我们就成为城里人了?”



    一个妇女不由用身上的衣服擦了擦,站起来怀疑的问道。



    “当然是真的了,想必你们的男人也知道这件事,难道他们没和你们吗?”



    “了了,就是俺们不敢相信!”



    另一个妇女瞬间激动的道,当初她们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曾幻想过,可到底在事实没有落地之前,她们还是心里不踏实。



    “了就好,那现在大家各自回去通知自家的男人,凡是砖瓦厂和水泥厂的上过工的全部过来登记,同志,我们借用一下您的屋子,您看可以吗?”



    女同志先是对着一众大婶吩咐道,然后才看向其中就近一个大婶问道。



    “可以,怎么不可以,俺们欢迎还来不及呢,几位同志您请!”



    大婶立刻站了起来,将门口的盆给端起来,热情的欢迎道,至于周围的大婶听到街道办的同志这么,纷纷也不顾不得管正在洗的衣服,各自向着自己家里跑去。



    不一会儿,一众得到消息的男男女女便朝着大婶的屋子走去。



    几个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走进大婶的屋子,只见这木屋面积狭,仅有十几平米。屋内摆着两张用木板搭建的简易床,一张破旧不堪的桌子,一个水盆和一个热水壶。



    窗户是用一张张报纸糊起来的,屋内光线昏暗,弥漫着潮湿的气息,这让进来的工作人员们面面相觑



    



    “大婶,那我们就在门口登记吧!”



    看到大婶家里的情况,街道办的女同志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打扰对方了,直接道,毕竟屋里这么暗,确实也不是什么好登记的地方。



    “同志,都可以,俺给您搬桌子!”



    大婶闻言,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着,放下水盆,上前吃力的将将屋里的桌子给搬出去,放在门口。



    而此时大婶的屋外,一群男男女女也早就等候多时了,各自兴奋的述着彼此所听到的消息,等看到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走了出来,大家瞬间安静下来。



    街道办毕竟代表着政府的威信,百姓还是很信服的。



    “好了,大家看看还有没有谁没有通知到的,大家继续通知一下!”



    坐在桌子前,街道办的女同志立刻朝着众人大声喊道。



    “同志,大家都通知到了!”



    就在这时,人群里响起了一个声音,紧接着大家都纷纷人都已经到齐了。



    “好,既然大家都到齐了,那么我们就开始吧!”



    女同志看了一眼身旁的几个人员,他们会意的将两个本子给掏出来,放在桌子上,拿出笔递给了女同志。



    女同志点了点头,便向着外面道:“谁第一个上来?”



    谁知女同志喊了几声,众人都有些沉默,这让她不由有些无语,她知道,这恐怕是这些人都有些不确定或者是害怕,无奈她看了一旁的工作人员道:“刘,你按照名单喊,我来登记!”



    “好的,主任!”



    刘应了一声,拿起桌子上的名单开始喊道:“张铁柱,谁是张铁柱?”



    “我是!”



    听到人群中响起了自己的名字,一个身形瘦的中年人立刻分开人群一边走,一边高声道。



    来到桌子前,他对着正在登记的女同志讪笑道:“同志,俺就是张铁柱!”



    主任看了对方一眼,然后道:“同志,家里几口人,籍贯是哪儿人啊?”



    “同志,俺家六口人,籍贯是昌平张家庄人,俺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还有俺媳妇!”



    虽然张铁柱并不理解籍贯的意思,可是当初他在进砖瓦厂的时候,里面的同志也这样问过他,所以他回答的很熟练。



    “那你家几个人在砖瓦厂上班?”



    “就俺和俺大儿子,儿子在水泥厂上班!”



    “都叫什么名字?”



    主任一边登记着,一边问道,不过听到这张铁柱家里的儿子都在砖瓦厂和水泥厂上班,哪怕是她身为上面派来的街道办主任,也不由心里羡慕这张铁柱家里的情况。



    她可是知道,如果上面并没有将砖瓦厂和水泥厂归入研究院,那他们最终也只是只能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可现在既然这两个厂子都归了研究院,那这张铁柱一家可算是起来了。



    尤其是研究院无论哪个工厂的福利都不低,甚至还可能分到房子,有时候她甚至想让自家的两个子也去水泥厂了,可惜的是,自家的两个子岁数还太!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