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跪拜大礼
朱翊钧微微一笑,道:“爱妃只管在宫中享乐,外面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吧。现在最紧要的,是咱们赶紧折腾出一个皇子公主出来,要不然,母后那边又得絮叨了”
江玉燕的脸色变得白里透红,明媚的桃花眸轻柔的在朱翊钧身上扫过,轻声道:“嗯,臣妾听陛下的。”
卯时刚过。
文武大臣泾渭分明,依次进入了金銮殿。
今天不是大朝会的日子,但是因为宣德皇帝朱翊钧御驾亲征,得胜归朝,所以要在金銮殿接受百官朝贺。
所以今天的大朝会人数很多,在京城的七品以上官员都得参加。
浩浩荡荡,差不多能有七八百人。
这么多人,金銮殿自然站不下。
所以按照官职和品秩,依次从金銮殿大殿内延伸到广场上。
这么多文武大臣,气势颇为壮观。
百官进了金銮殿之后,就见到雨化田上前一步,
捏着鸭公嗓道:“陛下驾到,百官跪迎。”
站在金銮殿大殿门口的大汉将军(明代殿廷卫士的称号,不是真的将军,而是仪仗。)声音洪亮,“陛下驾到,百官跪迎。”
文武百官在内阁首辅徐阶的率领下,立即朝着龙椅方向行跪拜礼。
朱翊钧也没有让百官多等,雨化田的声音才落,他就从后堂来到了大殿之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内,百官山呼万岁。
声音传到大殿之外,数百文武百官也纷纷行三拜九叩之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之大,就算是在紫禁城外,也能够听得一清二楚。
金銮殿偏殿。
宋廷使节李纲又是艳羡又是忧虑。
他从宋廷都城临安出发,进入明廷境内之后,不管是富庶的江南地区,还是多山地丘陵的齐鲁大地,又或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大乾给他的印象都是富庶不亚于宋廷,而且民风彪悍,武备齐全,远不是宋廷能比。
进入京师之后,大乾都城顺天府虽然地处燕山要塞,但是依然繁华依旧。
这座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秩序井然,甚至连一向桀骜不驯的江湖人士进城之后也都收起来骄横的脾气。
而城中维持秩序的金吾卫更是随处可见。由此可见,大乾的武备之盛,名不虚传。
怪不得大乾能够以极的代价打赢了漠西之战,不但损失几乎忽略不计,而且收益更是让人艳羡。
漠西草原自此之后将成为大乾的养马之地,数十万蛮族更是沦为大乾的马前卒。
可以预见,最多数年时间,大乾的骑兵必将纵横整个中原。到时候不管是宋廷,还是大元、大唐、大秦,没有哪一个皇朝能够抵挡大乾的兵锋。
唉!
一想到宋廷上至君王,下至文武百官,全都是颓废、老迈之徒,得过且过,反观大乾,各行各业朝气蓬勃。
同样是数百年的皇朝,为什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看到大乾的强盛,李纲又是欣喜又是担忧。
欣喜是大乾如果答应驰援宋廷,那么大元必然不敢压迫过甚,宋廷就能够得到喘息之。
担忧则是如果大乾也起了吞并宋廷之心呢?!
以大乾的强盛,宋廷几乎没有还之力啊。
唉!
得过且过吧。
他看了一眼坐在自己旁边的延庆公主,心里又是微微一叹。
朝中大臣真的是短视,居然想出了这么一记昏招。
请求大乾出兵驰援大宋,用金银或者米粮都行,为何要用‘和亲”这一招呢?若是大乾真的有吞并宋廷之心,和亲岂不是正中人家的下怀?!
到时候吞并了宋廷,天下之人都无话可。
女婿继承老丈人的家业虽然有些无耻,但是法理上得过去啊。不像现在大元入侵宋廷,几乎是群情激奋,襄阳前线更是有无数江湖人士助阵。但若是大乾和宋廷结亲成功,大乾攻占宋廷之后,遇到的抵抗绝对不像现在这么强烈。
但是事已至此,自己又还能什么呢?!
“李大人。”
这时候,一个轻柔的声音突然在李纲的耳边响起。
李纲侧目,随意的拱拱道:“长公主殿下有何事垂询微臣?”
延庆公主明显有些紧张,脸色煞白,足无措,甚至声音都有一些颤抖,“老大人可曾见过大乾皇朝当今圣上?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呐?”
李纲摇摇头,道:“老臣也是在数年之前见过大乾陛下,长得确实很清秀,不过公主殿下大可放心,大乾皇帝英明神武,要不然也不可能一战定乾坤,而且也不是好色之徒,后宫之中受宠的也只是一个江湖女子而已。待会儿太后娘娘会召见公主,殿下只需伺候、奉承好太后娘娘即可。”
延庆公主咬着嘴唇,微微点头。
想了想,她又问道:“那本宫要在太后娘娘的面前请求大乾出兵援救大宋吗?!”
“不可!”李纲立即道,“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大乾的祖制。如果殿下贸然提出来了,会让太后娘娘不待见殿下的。”
“出兵之事,就交给老臣吧。若是此次和亲能成,殿下就是大乾的皇后了,切不可为了母国而损伤大乾的利益,因为殿下能稳固后宫之位,对大宋就是最好的帮助。”
延庆公主似懂非懂。
但是她已经将李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了。
这时候,一个年老的嬷嬷来到偏殿,先朝李纲和延庆公主行了一礼,才道:“延庆长公主殿下,太后娘娘听闻殿下已经进宫了,特意派遣奴婢前来相请,请殿下前往慈宁宫坐。”
延庆公主赶紧站起来,对嬷嬷道:“烦恼嬷嬷了。”
嬷嬷微微点头。
不愧是宋廷长公主殿下,模样、教养丝毫不差。
想来太后老人家应该也会满意吧。
朝李纲又行了一礼,这才领着延庆公主朝后宫而去。
李纲回礼。
目送延庆公主走出了偏殿。
微微叹了一口气之后,正要坐下。
这时候,一个太监匆匆而来,对李纲道:“敢问大人乃是宋廷使节李纲李老大人?!”
“正是本官。”
“陛下召见,还请大人随奴婢一起前往金銮殿陛见。”
“辛苦公公了,还请公公前面带路。”
“李老大人,请。”
“宣——宋国使节进殿——”
大汉将军铜锣一般的嗓子在金銮殿外大声喊道。
李纲在太监的带领下,昂首挺胸,从偏殿内走了出来。
大乾文武百官纷纷侧目。。
中原五大皇朝除了大元是异族入侵中原建立的国度,其他大皇朝都是汉家苗裔,算是同宗同源。
所以4大皇朝偶尔也会互派使节,互通有无。干刀封宋廷因为偏安江南两广,军事实力比其他大皇朝更弱一些,所以派遣使节就更多一些。
原因很简单,礼多人不怪嘛。
多多派遣使节交好,人家打你的时候或许会顾及一些颜面。
所以大乾的文武百官对宋廷使节并不陌生。
他们好奇的是,此次宋廷派出的使节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李纲。
此人不但性子忠义,是非分明,而且通晓古今,乃是当代大儒。
李纲也在暗暗打量大乾的文武百官。
心里不由得默默点头。
确实有大国风范呐。
走进金銮殿,李纲立即三拜九叩,行跪拜大礼,“宋廷使节李纲,拜见大乾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立即道:“李卿家不必多礼,快快平身吧”
但是李纲依旧执拗的完成跪拜大礼之后,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
接着道:“大乾与我大宋世代交好,听闻大乾陛下御驾亲征,远征漠西蛮荒之地,一战定乾坤,不但尽收漠西之地,更是俘获数十万蛮族,我主特意派遣老臣前来为陛下贺,为大乾贺”
朱翊钧微微颔首,道:“贵国主客气了。”
完客气话之后,李纲才开口道:
“陛下,宋明两国世代交好,互通有无,同为汉家苗裔,皆是礼仪之邦,大乾兵威赫赫,为中原百姓镇守边疆,让蛮族不敢跨山海关半步,此乃仁义之师耶,但如今元蒙蛮族入侵中原,建立国度,更是得陇望蜀,进犯我国,只可惜我国兵微将寡,不能与元廷决一死战,致使国中百姓惨遭屠戮,悲哉痛哉,现如今我国虽御敌与襄阳城外,但元蒙蛮族来势汹汹,襄阳城危在旦夕,我主深知大乾圣天子心怀天下万民,必不忍中原百姓遭此恶运。”
“是以请求大乾圣天子出兵相助,宋明两朝若能同时用力,内外夹击,元蒙蛮子必将仓惶逃窜,俱时你我二国发兵元蒙,所得元蒙天下俱为大乾所有”李纲的年纪有些大了。
完这番话,整个人气喘吁吁。
朱翊钧赶紧对雨化田道,“还愣着作甚,还不赶紧给李老大人搬一个锦墩来?!”
不过,他对李纲的这番辞不置可否。
大宋和大乾同为汉家苗裔不假,但是毕竟大乾是大乾,大宋是大宋。
你们大宋君臣不能抵挡元廷兵锋是你们的失职,管我大乾屁事?!
别把帽子盖的那么高,没有一点真心诚意就像哄骗我大乾替你们打仗?
门也没有。
不过他的这番话言辞诚恳,所讲也俱都属实,加之李纲乃是当世大儒,所以朝中很多大臣听了之后频频点头。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